瞭解蜜蜂自然分蜂的行為,理解蜜蜂飛逃的特性,才能愛蜂養好蜂

昨天有個蜂友給我講了件事:他在一個星期前查蜂時,發現有一群蜂數減半,強群變成弱群了,同時蜂群裡還有已經出房的自然王臺。出現這種情況,肯定就是發生自然分蜂飛逃了,可是周圍又沒有發現分蜂團,就以為是已經逃走了。接著一個星期經常下雨,蜜蜂也難以出巢採集。可無意中在一個斜坡的草叢中發現了分蜂團,看蜜蜂的體色可能就是那群蜂分蜂飛逃的。因為在外面停留的時間過長,底下有大量的死蜂,剩下的蜂已經不多了。這位蜂友就很奇怪,為什麼分蜂那麼久了還沒有找到新蜂巢呢?沒有地方去可以再回來啊!怎麼餓死也不回呢?周圍擺放了誘蜂箱可以直接入駐啊!為什麼不要呢?

瞭解蜜蜂自然分蜂的行為,理解蜜蜂飛逃的特性,才能愛蜂養好蜂


這樣的疑問很多朋友可能也有過,蜜蜂自然分蜂的行為太決絕了!自然分蜂發生以後,飛出來的蜂群就不認原來的蜂群,強行合併到原蜂群裡還會發生不打鬥。分蜂團先在附近聚集,找到新的蜂巢以後就會跑得遠遠的,絕不會就近進入準備的誘蜂箱。蜂場擺放的誘蜂箱只能誘別人的逃蜂,誰也沒辦法把自己的分蜂群引領到準備的蜂箱。蜜蜂自然分蜂的這些行為到底是為什麼呢?

下面我們就從這些方面探討一下蜜蜂的自然分蜂行為。

為什麼蜜蜂要自然分蜂面對生死未卜的外面世界?

為什麼分蜂群不選擇就近準備的蜂巢?

為什麼出巢後的分蜂群就不再認自己原來的蜂群?


為什麼蜜蜂要自然分蜂面對生死未卜的外面世界?

如果問蜜蜂為什麼要自然分蜂,大多數人肯定就會說是蜂群發展了,蜂太多蜂王產卵不足,工蜂就會產生分蜂熱情緒。有的人甚至是認為蜂群太強盛了,蜂巢狹小了工蜂就想分家,尋找住的舒坦的地方。可在自然界中野蜂窩的蜂巢空間很大,為什麼也會發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面對的是生死未卜的外面世界,蜜蜂為什麼要冒這麼大的風險呢?

其實自然分蜂的行為對蜜蜂個體來說是沒有任何好處的,無論是蜂王和工蜂都會應對巨大的風險,重建蜂巢所付出的代價很大,逃走的蜂不會得到任何好處。自然分蜂的行為其實是蜜蜂為了讓蜂群能繁衍下去,為族群壯大而無奈的行為。蜜蜂在幾千萬年的進化中,一切的行為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生命不是屬於個體,而是屬於整個族群。

蜜蜂的生存必須依賴於蜜粉源花,可是蜜蜂的採集範圍是有限的,中蜂只能在1公里範圍內採集,意蜂也只能在2公里範圍內。在這有限的採集範圍內蜜粉源花也是有限的,如果蜂群發展起來,消耗的蜜粉就會大大增加,就會因為蜜粉源不足而面臨捱餓的風險。所以在蜂群發展最旺盛的時候,就選擇自然分蜂使原來的蜂群減弱,避免蜜粉不足的危機。分蜂群可以尋找蜜粉充足,適宜的地方再築蜂巢,增加了新的蜂群繁殖速度加倍,活動範圍擴大,族群壯大了!讓蜜蜂能生生不息,遍佈世界各地。

以說自然分蜂的行為對蜜蜂本身來說是無奈之舉,為了族群能夠繁衍壯大,蜜蜂不得不冒險犧牲。在幾千萬年的進化中,蜜蜂的基因密碼裡就安排了根據自然變化而生存的法則,自然分蜂只是蜜蜂本能的行為,該怎麼做並不能自主選擇。

瞭解蜜蜂自然分蜂的行為,理解蜜蜂飛逃的特性,才能愛蜂養好蜂


為什麼分蜂群不選擇就近準備的蜂巢?

明白了自然分蜂的實質,我們再來認真的探討一下,為什麼分蜂團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築巢,寧願在外面呆幾天也不會進入就近準備的蜂巢呢?

自然分蜂的目的是為了開闢新的採集範圍,避免蜂群蜜粉不足而生存不下去。所以分蜂群就會盡量選擇逃遠一點,避免與原來的蜂群爭奪蜜源。自然分蜂發生以後,分蜂團先在附近尋找一個落腳點,聚集在蜂王身旁結團。然後就派出偵察蜂在2公里外適合築巢的地方,只有找到滿意的蜂巢,就會引領分蜂團蜂擁而去,進入新蜂巢後,自然分蜂才真正完成。

在自然分蜂剛開始發生時,衝出蜂巢的工蜂是不會尋找新蜂巢的,新結團再飛逃是自然分蜂的特性。結團以後偵察蜂也不會就近尋找蜂巢,本能告訴偵偵查蜂新蜂巢要越遠越好。這樣做的代價使尋找新蜂巢更難,飛逃時面臨的風險更大。但為了族群,為了下一代,一切犧牲都是值得的。

所以自然分蜂時,如果不能及時的收回結團的分蜂群,等到偵查蜂找到蜂巢以後再逃走,就難以找到收回了。想要在蜂巢裡擺放空蜂箱讓分蜂群入也是不可能的,分蜂群不會在附近選擇蜂巢,只會逃得越遠越好

為什麼出巢後的分蜂群就不再認自己原來的蜂群?

再來說說分蜂群既然沒有尋找到合適的蜂巢,為什麼寧願停留幾天餓死了也不會回到自己的蜂巢裡?

其實自然分蜂發生以後,衝出蜂巢的工蜂就會抹去對自己原來蜂巢的記憶。只要分蜂群裡有蜂王跟隨,工蜂心裡就只有身旁的蜂王,只會記著跟隨蜂王另建新蜂巢。對於剛剛出來的蜂巢就會完全忘卻,哪怕相隔只有幾分鐘,把分蜂群想要強行合併到原來的蜂群裡,工蜂間還會發生打鬥,難以合併成功。這樣的事情養蜂人也應該經歷過,如果分蜂群比較強盛,合併到原來的蜂群裡打鬥厲害損失慘重。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也是為了保證分蜂能夠順利完成。因為分蜂群蜜蜂眾多,如果逃出蜂巢以後對原來的蜂巢還有留戀,只要有一點點不順利,工蜂肯定就會想著回到原來的蜂巢,這樣自然分蜂就難以成功,就會影響蜂群的生活。

分蜂出來以後就不認自己的蜂巢,表面上看是分蜂群的無情,實際上是造化的狠心。這也是蜜蜂為了適應自然環境,更好地繁衍下去,進化出來的特性。

現在氣候適宜,蜂群發展旺盛,也是蜜蜂容易發生自然分蜂的時候,希望大家看到這篇文章能夠對蜜蜂自然分蜂的行為更多些瞭解。其實蜜蜂自然分蜂也是無奈之舉,為了族群的壯大犧牲小我的壯舉。養蜂人要了解,也要理解蜜蜂的自然分蜂的行為,這樣才能愛蜜蜂,才能懂得防止自然分蜂的發生,能真正養好蜂。

瞭解蜜蜂自然分蜂的行為,理解蜜蜂飛逃的特性,才能愛蜂養好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