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百年曆史的書店,經歷了二戰,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標

擁有百年曆史的書店,經歷了二戰,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標

#123狂歡節#

來源丨喜馬拉雅APP喜馬講書的精品課《喜馬講書》

編輯丨田瀟湘

今天介紹一本書叫《莎士比亞書店》,這本書的作者是莎士比亞書店的創始人西爾維亞•畢奇,這是她於1956年寫下的回憶錄作品。

擁有百年曆史的書店,經歷了二戰,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標

作者以時間順序介紹了莎士比亞書店的建立與發展,描述了巴黎左岸文人墨客在書店的趣聞軼事,並重點記錄了為喬伊斯出版《尤利西斯》的傳奇過程。

關於作者和莎士比亞書店

西爾維婭·畢奇出生於1887年,是一位來自美國的書商和圖書管理員。1919年,她在法國巴黎左岸開了一家自己的書店——莎士比亞書店。

隨著大批美國文學青年來巴黎尋夢,莎士比亞書店逐漸熱鬧起來,高朋滿座,成為英法文學交流碰撞的據點和紐帶。

比如當時在巴黎的海明威,以及《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費茨傑拉德等人。而他們,都是這家書店的座上客。

擁有百年曆史的書店,經歷了二戰,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標

二戰期間,書店被迫關閉,畢奇也被關進集中營。出獄後,她無心繼續經營書店,寫下了這部回憶錄。

1951年,畢奇授權美國人喬治•惠特曼在原址重開莎士比亞書店。

直到今天,莎士比亞書店仍然坐落於巴黎塞納河畔,被看作是巴黎的文化地標,也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書店之一”。不少文藝青年初到巴黎,必要來這裡“朝聖”一番。

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是怎樣誕生的?

喬伊斯是誰?詹姆斯•喬伊斯是愛爾蘭作家、詩人,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喬伊斯這輩子最著名、也最具爭議的一部作品,就是長篇小說《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是關於平凡小人物一生中平凡一天的記錄。由於文中描寫主人公放蕩生活和內心淫穢思想的文字較為露骨,當時不少評論家斥責其內容“粗俗不堪入目”,這本書成為禁書,出版遇到重重阻礙。

出版《尤利西斯》冒著輿論、經濟和經驗等多重風險。

一是經費問題。畢奇並不富裕,對印刷商表示只有收到賣書的訂金才能支付印刷費,幸運的是印刷商最終接受了這樣的條件。

擁有百年曆史的書店,經歷了二戰,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標

二是人手缺乏。對虧了書店會員瑪西尼自願擔任出版助手,為《尤利西斯》的出版工作帶來了很大幫助。

三是排版倉促。喬伊斯修改稿子“貪得無厭”,還加了很多難以辨認的符號,給排版印刷帶來很多麻煩。做第一版時為了趕時間,書中竟出現了兩千多個排版印刷錯誤。

四是輿論和分銷的壓力。《尤利西斯》出版後,在美國仍屬於禁書。為了將書送達美國客戶手中,畢奇的朋友海明威託人把書裝在褲襠裡偷渡過境。

1932年,全球最大的圖書出版集團之一的蘭登書屋希望重新出版此書。隨後,一部更加精美的《尤利西斯》由蘭登書屋出版,這部作品也終於摘掉了“禁書”的帽子。

莎士比亞書店見證了哪些文人墨客的故事?

畢奇的顧客名單就好比是一部文豪列表:海明威、紀德、費茨傑拉德、龐德,艾略特、蕭伯納……等等。

埃茲拉•龐德,著名的美國詩人和文學評論家,漂洋過海來到莎士比亞書店。他們是畢奇的好朋友,龐德親自為畢奇做木工,修香菸盒子和椅子。此外,他廣泛地挖掘年輕作家,為振興美國文學而奔走。

安德烈•紀德,法國著名作家,於194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莎士比亞書店最早的會員之一,也一直是畢奇的朋友和支持者。他心地善良,但又特別喜歡搞一些惡作劇。

海明威,美國著名作家、記者。1921年初到巴黎窮困潦倒,結實了畢奇,並得到慷慨幫助。海明威在回憶錄《流動的盛宴》中讚揚畢奇說“沒有人比她對我更好”。

擁有百年曆史的書店,經歷了二戰,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標

那時候,海明威已經開始寫小說了,並在莎士比亞書店朗讀自己的作品,令畢奇激動不已。《莎士比亞書店》以“海明威解放劇院街”的故事作為結尾。

海明威帶著部下衝上了畢奇的屋頂,去對付納粹狙擊手們。隨著最後一聲槍響,劇院街迎來了解放。

除了店主的魅力和書店的經營特色以外,還有不可或缺的時代因素。二戰之前,巴黎已經成為全球文化中心,在社會思潮發生變動的年代裡,莎士比亞書店孕育了“迷惘的一代”。

戰爭結束後,歐洲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都走向衰落,美國興起,莎士比亞書店的成功便再難以複製。

文學 |《莎士比亞書店》

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11549955/174387271

關於主播和課程:

喜馬講書,忠實傳遞價值,解讀全球好書。讀書,向來是最低成本的高貴。但它的成本,似乎越來越高了。有沒有辦法代替傳統閱讀形式,以最低成本獲取好書精華,拓展認知?

喜馬講書,讓你的讀書成本,趨近於零。各領域專業撰稿人,歷時200小時打磨講書稿,你想讀卻啃不下的書,我們統統幫你讀。

擁有百年曆史的書店,經歷了二戰,如今是巴黎的文化地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