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商思考,製造反差能讓新媒體傳播有突出效果

新的社交和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的興起,讓不少企業家看到了新的宣傳希望。聖商也和不少企業家溝通了相關內容,聖商發現他們雖然有需求,卻對這方面知之甚少。新媒體確實能幫助企業宣傳和營銷,藉助這些平臺的力量,聖商認為可以讓企業輕鬆獲得宣傳效果。

選好平臺很重要

短短的幾年之間,新媒體的影響力就已經蓋過了傳統媒體,讓不少企業家眼紅。以往他們習慣於在傳統紙媒或者是電視上做廣告,對那套玩法也相對熟悉。可如果是不太接觸新鮮事物和學習的企業家,對新媒體該怎麼營銷還真是有點抓瞎。聖商發現,他們會想要一股腦的把自己的產品推向所有平臺,每個都試試水。

但這樣的效率其實很低,有的放矢更重要。如何選擇新媒體平臺?聖商認為要根據企業用戶受眾人群的情況去分析。比如用戶多為年輕人,那麼短視頻平臺可能更為適合;如果愛看新聞的中年人更多,那麼公眾號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是二次元的粉絲,那麼動漫向的PGC視頻平臺應該重點考慮。總之,先有人群畫像,再根據人群選擇平臺,這樣就能直接鎖定目標人群。

短小,精準和碎片化是關鍵

最近這兩年,短視頻平臺異軍突起,成為了社會化媒體平臺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大家不禁思考,為什麼短視頻會這麼火?聖商覺得,是因為它切中了現代人生活的痛點。

沒有耐心看完洋洋灑灑一篇文章的人,是很多的。很多人看到密密麻麻一堆字就頭疼,太多了太佔時間了,往往看完一個標題或者頭一段,就把內容關閉了。為啥以前的博客變成了現在的微博?因為微博短呀,更符合人們的閱讀喜好,可能10秒我就能看完一條微博,效率比看博客高多了。

而有圖片就不看文字,有視頻就不看圖片,也是人們的喜好所在。畢竟視頻是動態的,還有音效配合,給人的體驗更加舒適。

在聖商看來,短視頻的短小+視頻兩者結合,充分契合了人們的喜好。而企業在利用新媒體傳播時,也應該遵循傳播的內容,符合人性和現代人喜好的原則,利用起人們的碎片化時間,傳播簡短,卻精準表達,又在感觀上能取悅受眾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短視頻、平面海報、一句話文案、VLOG等形式。

留下記憶點,讓別人記住你

現在每天我們的大腦都要接收成噸的信息量,而這其中能被我們記住的,不過一二。除了那些對我們重要的信息之外,聖商認為,最能被記住的就是有記憶點的內容,這也是企業在新媒體傳播中應該重點發力的方向。

什麼樣的內容能讓人產生記憶點呢?聖商覺得,有以下幾個方式。一是不停的重複,在短時間內來回來去的重複同一個內容,達到洗腦的效果,許多以前CCTV會播放的廣告就採取了這個套路。二是製造反差,讓內容處於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比如在加納的葬禮風俗,本來是悲傷的事情,卻被變成了派對一般的感受,就讓人津津樂道。三是去蹭熱點。比如今天發生了什麼重要新聞,企業巧妙的將自己的內容與熱點內容結合在一起,就容易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聖商認為,新媒體作為現在傳播的主戰場,已然得到了企業家們的青睞。那麼如何利用好新媒體作為武器,就是一門學問。聖商在這方面會不斷摸索,並且希望企業家們同聖商一道,在未來找到合適的方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