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執行疫情防控措施很出色

參考消息網11月10日報道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11月8日刊發記者尤利婭·塔爾馬贊和埃力克的題為《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同時,中國控制住了疫情》的報道,全文摘編如下:

口罩、洗手液和每天測3次體溫。

這是中國數以億計中小學生的日常。中國幾乎宣佈戰勝了新冠肺炎疫情。

北京一所小學的英語老師李海龍(音)說:“對學生來說,他們都明白這是我們確保他們在學校安全的做法,所以他們都遵守這些做法。”

中國的限制措施與歐美各地類似,但公眾普遍的遵照執行看來起到了重要作用。

健康碼系統嵌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這個系統根據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生成對應的有顏色的二維碼。口罩、測體溫和大規模病毒檢測隨處可見。

美國華盛頓大學全球衛生學教授、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國際衛生項目前官員阿里·穆克達德說:“他們在控制這種病毒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當武漢今年1月實行嚴格封城時,當局採取了嚴厲措施,阻止人們進城和出城。

設在倫敦的智庫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全球衛生項目高級研究員戴維·哈珀說:“中國現有的制度使得這一中央政治指令能夠貫徹下去,在地方層面得到執行。這在世界其他許多國家是不存在的。”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截至發稿,中國內地報告了81168例確診病例和4634例死亡病例。相比之下,根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節目的統計,僅美國就報告了1000萬例確診病例以及超過23萬例死亡病例。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在全球範圍,新冠病毒已導致120多萬人死亡,確診病例約5000萬例。

穆克達德說:“中國讓所有人都感到困惑。”他補充說,可能有幾個因素在起作用。

他說,中國人對2002年至2003年導致近800人死亡並造成經濟損失的非典疫情記憶猶新,他們更有可能在今年疫情暴發之初就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

位於美國巴爾的摩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的畢啟芳(音)說,自非典以後,中國對公共衛生系統進行了改革。

畢啟芳說:“儘管疾控中心仍面臨許多挑戰,但它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成功地降低發病率,這表明公共衛生系統在非典之後取得了長足進步。”

她說,在中國新冠疫情暴發之初,武漢及早實行嚴格封城,對於為全國其他地區爭取到啟動公共衛生響應的寶貴時間以及防止病例激增發揮了關鍵作用。

但穆克達德說,最重要的是包含明確而前後一致的信息的政府響應。

中國還嚴密防範病毒從境外輸入。

穆克達德說:“如果他們不保持良好的行為,開始放鬆警惕,那麼他們就會看到疫情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