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服 呵護學生心靈 共渡“疫”關

面對洶洶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整體防控工作統籌安排,多措並舉,紮實推進學生心理工作,有效助力疫情防控,與全院學生共渡“疫”關。

加強組織領導,開展學生思想動態摸排。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第一時間落實學校工作部署,要求輔導員抓住重點人、重點事和重點環節,通過網絡、電話等形式聯繫摸排湖北籍、武漢籍、武漢旅居史等學生身心狀況和生活情況,為重點關注學生建立一人一檔。輔導員延長工作觸角,堅持工作對象精準和工作方式方法精準,加強分層、分類指導。做好家校聯繫工作,積極引導家長了解心理健康相關知識,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和成長髮展工作。與此同時,各年級通過網格化工作體系,將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心理健康知識等信息內容及時傳達到每一名學生,做到“點對點”全覆蓋;對處於疫區的學生,輔導員“一對一”主動聯繫,主動關心,加強溝通和疏導,幫助他們做好心理調試,科學認知疫情。


停課不停服 呵護學生心靈 共渡“疫”關

電動學院心理輔導站“525知心小築”微信公眾號科普防疫知識


聚焦疫情防控宣傳,築起心理育人“心”防線。輔導員結合疫情防控形勢和學生網課學習情況,引導學生對居家學習生活進行總結規劃,養成陽光向上的平和心態,積極面對疫情下的在線學習生活。利用學院心理輔導站“525知心小築”微信公眾號持續開展防疫知識科普,以心暖心,緩解由疫情引發的焦慮和緊張情緒,消除心理隱患,幫助學生平穩安全地渡過疫情居家生活。

由知心小築發起的活動,“室友,我想對你說”,得到全校學生的關注和支持,累計收到近1000份投稿。航空工程學院學生在投稿中寫道:“青春就如朝陽,與你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像晨曦一樣,讓人充滿希望。”法學院學生說:“一天相知,四年相處,足以用一生去珍惜。”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大四學生說:“願分離之時不難過,重逢之時依然能像如今激情歲月的時光不生疏”……通過此類特色活動,學生用文字表達對室友的思念,對疫情結束後校園生活的期待。學院通過知心小築,加強與學生的線上互動和人文關懷,用春風化雨之勢滋潤學生,培養學生積極、健康、樂觀的良好心態。


停課不停服 呵護學生心靈 共渡“疫”關

電動學院學生班級心理委員參加培訓


強化知識培訓,提升心理委員援助技能。學院持續加強朋輩心理輔導隊伍的培養,保障育心工作落地落實,積極組織班級心理委員加強學習,就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的應激反應、心理委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原則等內容進行培訓,強化班級心理委員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使心理委員真正成為學生與教師之間聯繫的橋樑,讓學生心事有人聽、困惑有人解、困難有人幫;讓心理委員成為心理危機事件的前沿哨兵,不斷提升他們助人和自助的能力,在心理健康知識傳播、心理健康活動組織、朋輩互助、危機預警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參與培訓的心理委員表示:“通過參加此次培訓,更加清晰了肩負的責任,增強了助人自助的使命感和開展工作的自信心。”


停課不停服 呵護學生心靈 共渡“疫”關

電動學院輔導員參加培訓


修煉“內功”,做好學生心靈守護者。面對疫情,全體輔導員進入“戰”時狀態,手機保持24小時響應,每天認真完成學生心理狀況排查工作,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生命教育和心理疏導,即使不能和學生面對面,也能通過“鍵對鍵”“屏對屏”始終與學生“心連心”。很多新入職輔導員利用工作之餘,學習充電,積極參與教育部心理援助平臺公益培訓,提升談心談話、心理輔導工作水平,不斷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關理念、規律和教育方法的深入學習與創新實踐,修煉好輔導員的“內功”,在疫情防控期間,落實“心”防疫,全面服務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電子信息與自動化學院2018級學生輔導站張慧捷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大學生日常教育管理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疫情期間,她說:“我們需要關注的不止是學生的安全和身體健康,還有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態。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和未來,希望可以通過心理輔導站,持續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盡我們全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健康快樂地學習生活。”


停課不停服 呵護學生心靈 共渡“疫”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