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文史|商宋文化:商丘文化之根(2)


“三商之源”的探源和雄起


當年,人類考古學家美籍華裔張光直抱病來到商丘,為的將一個叫“早商”的斷代大白於天下。雖然他沒能找到最為確鑿的遺存證據,但他微薄的考古發現仍是照亮商丘“中國商文明”發端地的希望之光。

商丘是三商之源,是商族的商、商代的商,和商業的商。2006年,《三商之源 商丘》一書出版,時任商丘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瓊任主編,商丘師院歷史學教授李可亭任副主編,該書系統而詳實地闡釋了商丘作為“三商之源”的學術探源和歷史考證。

2004年,“中國·商丘與商業起源研討會”的召開,新華社編髮通稿《中國商業源於商丘》。此後,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到商丘考察,並欣然題詞“商人商業源於商丘”。“商人、商品起源於河南商丘”被編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

2005年,商丘市委決定舉辦華商文化節。2006年第一屆“國際華商節”如期舉行,《三商之源 商丘》一書面世,從此“三商之源”作為文化品牌,深入人心,走向世界。

歷史是溫情的,當商族的商、商代的商似兩扇沉重的窗戶緊掩的時候,商業的商為商丘推開了一扇笑納天下商客的發展大門。

在中國商業史上,殷人“肇牽車牛遠服賈”和王亥從事商業貿易並因此被殺害的記載,是中國古代文獻關於商業和貿易行為的最早記載。

商丘的“丘”字在說文解字中是集市交易的場所,商丘的涵義是商人進行商品交易的地方。《世本·作篇》記載:“相士作乘馬,亥作服牛。”相土首先發明瞭馬車,一個馬車拉上10個人肩扛手拉的貨物,這樣初具規模的以商丘為中心的遠程交易也就產生了。之後冥的兒子王亥發明了新式牛車,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從此,商丘的商人們用車載上貨物東與東戍、西與夏部落、南與南蠻進行商品交易。商人、商品、商業最早在這個地方的出現,使商丘成為市場經濟的最早源頭。需求推動產業,產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文明。王亥經商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華商文化文明播撒天下的進程。

商人“服牛乘馬,以為專利。這樣就形成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形成農、牧結合的經濟,使這個部落很快興旺起來,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和畜牧業的分工,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也相應地擴大了。因此,商人與其他部落之間的交換也是比較活躍的。王亥的時候,開始利用牛作為負重的工具,在各部落間進行貿易”。這是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對“相土乘馬,王亥服牛”深遠意義的高度評價。

王亥馴服牛,不僅是對農業、牲畜業的重大貢獻,而且使商業的遠征成為可能。從簡單的以物易物發展到複雜的商品貿易,其漫漫脈絡也就在這裡找到了源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