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考研,這五類專業四類人不適合考研!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中國考研報名人數除在2014年和2015年稍有下降,其餘年份都呈增加態勢。2017年至今,增幅都在10%以上。

據教育部數據統計,2018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達238萬,較2017年增加了37萬人。2019年全國考研人數規模達到290萬人,比2018年再增52萬人。

為什麼近幾年考研人數越來越高?一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大型企業甚至高中學校、醫院招聘明碼標價要求研究生學歷。現在大學教育已經普及本科生找工作競爭會很激烈,可以說每一年都有好多人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了工資也只是幾千罷了,很低只能夠勉強維持一個人的生存。研究生學歷,無疑為個人樹立了學歷優勢。二是就業驅使,當前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國家為了延遲就業壓力一直在逐年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同時一些考生也沒有做好就業準備,大學四年缺乏就業規劃,因為害怕步入社會,就不想出去工作,而待業在家也不是長久之計,有些人就想到了考研。三是隨大流心態,看見別人報考,自己也就跟著報考,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麼,是證明自己很厲害?還是覺得考研很好玩?不過這類人還是佔很小一部分的。

其實並不是所有專業都適合考研,一切的學習都是為了就業和未來生存,如果在高考志願填報時沒有提前做好長遠的職業規劃,將來只是盲目通過考研提升個人競爭力,對未來發展的幫助也是非常有限的。

就目前來看,對於很多行業,只要學歷越高,那麼待遇也就會越高,畢竟考研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深造。不過提升學歷完全沒有錯,但是也有一些專業即便是本科畢業也可以輕鬆找到好工作,待遇也不錯,因此不適合考研。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些這樣的專業。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考研,這五類專業四類人不適合考研!


會計專業

會計專業其實一直很火熱,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女生報考。很多人會說該專業就應該考研,其實該專業相比於學歷更注重工作經驗。本科畢業參加工作就能多積累3年的工作經驗,而這些實際經驗將會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當然了,該專業不適合考研,但是值得考一些證書,比如中級會計資格證、註冊會計師等。有了專業證書的加持,那麼待遇自然是沒話說了。

其實很多財經類專業也是以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為主,很多院校的學生,本身的能力和素質與實際工作要求並不相符嗎,與實際工作需求差距很大,即使選擇考研也並不能解決這種問題,甚至會出現與實際需要相差更遠的情況,而且社會上用人單位對財務人員需求人數遠遠大於從事教學科研人才的人數,在招聘中也對應聘者相關工作經驗有要求看,因此若是不是立志搞科研,也並不適合應屆考研。

護理專業

很多人覺得護理專業大多是專科,事實上國內很多本科院校也開設了護理專業。很多大型醫院都需要技能過硬的護理人才,因此該專業的本科生也很受歡迎。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報考護理專業的大多是女生,男生相對稀少,所以男生報考該專業很吃香,至少女友肯定不愁。至於本科畢業的待遇,一般大型醫院的待遇都不差,所以還是很值得報考。

教育類專業

教師如今依然是很熱門的職業,因此很多學生在大學選擇教育類專業,畢業後接著考研,認為提升學歷後更好找工作。其實教育類專業考研並不適合,沒什麼大的優勢。

一般而言,成為一名中小學的教師,只需拿到本科學歷和教師資格證就可以了,因此考研不考研差別不大,與其三四年後步入社會,不如儘早的拿到鐵飯碗。當然了,如果你的目標在於大學教師或者成為研究工作者,那考研很有必要,或許研究生都不夠,得需要博士畢業才行。

教師職業是一項實踐性非常強的工作,不但需要教師有較專業的基礎知識,而且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獲取一線教學經驗,這一點尤為重要。

本科階段學習教育類專業的同學,最好能在獲取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後再選擇考研——專碩,為將來能成為既有一線教學經驗,又有較高的理論研究水平的複合型教育人才做好長期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所以,讀教育學類專業的學生可以考慮先選擇走近學生、走進課堂,為自己確立一個好的發展基點,再通過讀研進行理論研究。

市場營銷

時至今日,市場營銷專業已經非常的常見了,如果畢業後想找到一份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只能成為一名銷售人員。銷售看重的是一個人的口才與能力,與學歷沒有直接的關係。再加上我國學習的市場營銷的內容遠遠落後於市場,所以不建議讀研,當然如果是研究生階段想要換一個方向還是可以的,但是跨專業考研的難度也比較大。

對於大多數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來說,本科畢業與研究生畢業並無多大差別,這個專業畢業的學生將來多在市場和企業工作,市場和企業更側重於一個人的專業技巧。如果將來你要想獲得更高的收入,學歷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實力,在這個專業裡面要靠實力說話。

與其用兩年的時間考研,學一些非常高深、但在市場上又不常用的內容,不如本科畢業以後儘早進入社會打拼,積累更多的社會經驗,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王道。即使你讀研以後學得了大量知識,但沒有實際的經驗,工作的時候也只是空談,將來的就業前景還不一定比那些本科畢業提前工作的人好。

一些工科類專業

工科是培養學生技術和工藝水平的操作性的專業,它是理科與工程技術之間的橋樑,是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工農業生產的紐帶。工科的專業名稱往往不帶“學”字,而是多以“技術”、“工程”以及“科學”為後綴或直接以技術名稱命名。

比如,計算機技術、通信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建築工程、等等。工科各種專業是為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所設的,這個行業需要很強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背景,所以,這些專業不太適合立即選擇考研,你可以選擇先到社會中進行實踐,再進行考研。

你有了一定的實踐基礎再來讀研,那將是“如虎添翼”,攻讀工科專業的學生一定要將自己和社會現實需要聯繫在一起,為自己確立一個實實在在的發展起點,不要盲從而選擇讀研。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考研,這五類專業四類人不適合考研!


但也有一些人,他們並不適合考研,有這樣四種人:

1、有很多種選擇的而不能專注於考研的人

  部分同學在即將畢業的時候已經有了很多的未來選擇,比如說考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或者出國或者參加工作等等,如果你在有多種選擇的情況下,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的未來到底想要什麼?然後再去追尋自己想要的東西。原因就是考研是不可三心二意的,必須要一心一意的備考,如果你一邊考研一邊思考其他的事情,很可能最後什麼都沒有做好!

  2、對科研不感興趣,不喜歡學習的人

  考上研究生之後和考研究生的時候都需要十分努力的學習,等考上研究生之後也需要搞科研,也比較的枯燥。如果大家對於科研和學習不感興趣,就不建議大家考研。

3、自制力太差,不能長期堅持的人

  考研可不是學習3天5天就能考上的,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提前半年多甚至一年就開始準備了,這個過程是持續不斷的努力過程。如果自制力太差的同學,沒法長期堅持下去,就不建議去考研了。

4、因為恐懼就業而用讀研來延緩就業的人

  有些人考研只是為了延緩就業,擔心就業之後的競爭力與壓力。如果大家考研真的只是為了延緩就業的話,那就不如大膽去面對,早點去就業。就業的起點並不代表著其職業生涯,最關鍵的還是要看這個人能夠給公司創造多少財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董明珠了,從一個小小的業務員如今成為了集團大佬!其成功經歷可謂是傳奇。所以,恐懼就業的人,不要為此而考研。畢竟,不管你能否考上研究生,總有一天都將會面對就業競爭的。

  其實,大家想要考研究生,最主要的是需要考慮清楚自己到底為什麼要考研究生。如果只是盲目跟風,那就不好了。思考清楚,朝著一個目標去努力,堅持下去,這樣考研才更加有意義。

1、如果你愛你的專業,想繼續深究,想長期留在大學搞科研,可以考研!

  如果你想搞科研的話,本科學歷是絕對不夠的,本科所接觸到的可以說是比較基礎的知識,並且本科能夠接觸到的資源有限,無論是設備資源還是教師資源。碩士研究生也只是搞科研的入門級學歷而已,因此對於熱愛科研的同學來說,考研是必須的選擇。

  2、如果你對現在所學的專業不滿意,想往自己喜歡的方向發展,可以考研!

  每年高考都有很多同學因為服從學校調劑而去了一個自己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也有一些同學是因為報考志願時對專業的瞭解程度不夠,在大學裡呆了兩三年之後發現自己對這個專業還是缺乏興趣,那麼考研對於這些同學來說就是一個重新選擇專業的機會,這種機會可不多,一定要好好把握!

  3、如果你現在就讀於普通本科院校,想去更好的平臺進修一下,可以考研!

  高考沒發揮好而去了一個普通的學校,心裡一定是不舒服的。當然,還有一些同學是開智晚,高中時再怎麼努力學習也沒能考出一個好成績。既然自己不甘心,那就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去彌補沒能去名校學習的遺憾吧。

 4、如果你就讀的專業實用性不強(比如數學、化學等大科、規劃類和宏觀管理類學科等),進一步進修價值更大的話,可以考研!

  每年考研都有一大批就業冷門專業跨考熱門專業,選擇一個好的專業讀研絕對是一個讓你以後就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選擇。如果你的專業是一個讀研就解決不了就業的專業,那就不要猶豫了,雖然跨考很難,但總比以後難就業要好。


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考研,這五類專業四類人不適合考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