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收費將啟動 5月份玉米價格或將出現變動

高速收費將啟動  5月份玉米價格或將出現變動

最近,國內玉米市場無論期貨還是現貨價格都連續高企,市場看漲信心空前高漲。現貨市場,港口方面北方港口玉米主流收購價2035-2060元/噸,廣東港口成交價已經上漲至2150元/噸;產區方面,長春地區收購價已經上漲至1910元/噸,山東地區的終端收購收購價最高已經上漲至2240元/噸。總體來看全國玉米市場從月初至今漲幅已經高達100元/噸以上,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如此大的上漲幅度在往年同期實屬罕見。

那麼對於下游企業來說,原料成本如此快速的上漲,其承接能力勢必要大幅下降。以山東地區澱粉企業為例,月初階段澱粉價格2510元/噸,玉米價格2030元/噸,理論利潤情況估算15元/噸左右;當下雖說澱粉價格已經上漲至2628元/噸,但原料玉米價格也已經上漲至2149元/噸,理論利潤情況估算為-4元/噸。不難看出,澱粉價格上漲的幅度遠不及原料玉米價格的漲速,進而造成了澱粉加工企業的盈利情況從月初至今由盈轉虧。而從澱粉企業的開機率情況來看,中國玉米網採樣調查的多家企業開機率已經從月初的85.3%下降至79.4%,客觀上也反映出了價格上漲給下游企業帶來的壓力不斷擴大。

反觀飼料加工企業,雖說在生豬養殖利潤的驅動下,養殖行業已經處於回暖復甦的狀態,但結合實際數據---國家局統計公佈的一季度生豬存欄環比增長也僅僅只有3.5%,能繁母豬環比增速也僅僅只有9.8%。單從生豬養殖需求這一個角度來看,飼料養殖行業需求的恢復速度也是相對有限。

後期來看,一方面,臨儲玉米拍賣或將啟動,預計初期競搶的態勢仍會比較明顯。從目前得知的消息,今年臨儲玉米拍賣大概率在五月中上旬開啟,底價保持與去年一致。以黑龍江地區為例,二等糧拍賣底價1640元/噸,算上升貼水以及出庫費用,其價格也遠低於當下市場1860元/噸的收購價,因此不難預見,拍賣初期勢必呈現往年同期的高溢價高成交的狀態。如果一直保持高成交甚至全部成交的狀態,那麼就意味著現貨市場供應增量會比較大。在這個前提下,市場需求緊張的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價格自然也就失去上漲的動力。反過來,如果今年的臨儲拍賣跟去年如出一轍,成交率高開低走,那麼到了後期低成交率的狀態下,溢價成交的程度也將大幅削減。

另一方面,拋開供需角度來看,高速免費模式的結束將直接帶動物流運輸成本的增長,進而推動價格再度上漲。而回到供需基本面,結合上面所闡述當下終端消費市場對於玉米需求提供的支撐力度著實有限,運費成本的上漲或將直接轉嫁到產區——那就是銷區價格基本不變,產區價格下調以抵充運費上漲帶來的成本增長。以吉林長春德惠市發往山東濰坊昌樂縣為例,高速公路免費階段,以高速通行為主的運輸方式,每噸玉米的運費價格大致為150-160元;高速公路恢復收費之後,以便道和高速相結合的運輸方式,每噸玉米的運費價格大致在190-200元。按照這個邏輯來推算,東北產區在高速恢復收費之後,如果將運費成本轉嫁到東北產區的話,其現貨價格或將面臨30-50元/噸的下行空間預期,方才能夠保證銷區玉米價格保持現有的水平,維持當下市場的購銷狀態保持不變。一旦此種局面呈現,那麼對於產區屯糧的貿易商來說,階段性“見頂”或將不可避免,在利潤尚且可觀的狀態下,其惜售心態勢必發生改變——加快售糧,落袋為安。

因此從這個更為客觀的角度來看,高速收費帶來的物流運輸成本的增長大概率將轉嫁到東北產區,進而引發整個東北玉米市場價格迎來一輪下調走勢。再來看華北產區,目前距離高速收費模式開啟還有8天的時間,相信很多的貿易企業會抓住這個有限的時間窗口來將更多的東北玉米外運到華北地區建庫存,比如4月29日晨,山東玉米深加工企業廠門到貨462輛,較昨日增加249輛。相信未來7天這種狀態只會愈演愈烈,那麼對於整個華北玉米市場來說,短期內市場供應緊張的狀態也將因此有所緩解,加之臨儲玉米拍賣近期也將落地的預期,需求終端絕對有理由放緩採購的節奏,華北玉米市場價格也將失去上行的動力。

綜上,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在經歷了四月份的“瘋狂上漲”之後,上漲勢頭已成強弩之末。5月6日高速重啟收費模式,或將催生玉米市場快速“見頂”,結合供需基本面以及臨儲玉米拍賣落地在即等多方因素,玉米市場價格大幅度調整在所難免。(來源:玉米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