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好心的健康建議,其實在坑你!你一定也聽過

看似好心的健康建議,其實在坑你!你一定也聽過

你一定聽過「適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說法。

和臭名昭著的香菸不一樣,同為1類致癌物的酒,卻總以「健康保護者」的形象存在。

比如紅酒(葡萄酒),我們經常聽到一種說法:

紅酒中富含白藜蘆醇、花青素等活性成分,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的功效;

每天喝一點紅酒還對心臟有好處,能軟化血管,預防冠心病。

天吉康晟營養專家提醒: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明確指出,酒精是重要的致癌因素。

咦,說好的「適量飲酒,有益健康」呢?

看似好心的健康建議,其實在坑你!你一定也聽過

每 18 個癌症,就有一個是「喝」出來的!

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把酒精(含酒精飲料)列為 1 類致癌物。

臨床數據統計,全世界 5.5% 的癌症發生和 5.8% 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換算一下就是說,每 18 個癌症裡,就有 1 個是喝酒喝出來的。

飲酒和常見的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都有直接關係。當然,和酒關係最密切的癌症類型,來自喝酒會直接接觸的組織——如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

此外,女性尤其不應該喝酒,因為酒精給女性帶來的風險看起來比男性更大,數據顯示,在美國有 16.4% 的女性乳腺癌與飲酒有關。

可能有人要問了,是不是因為喝多了才會喝出問題?少喝點難道沒有保健作用麼?我們看看天吉康晟營養專家怎麼說。

看似好心的健康建議,其實在坑你!你一定也聽過

少喝點酒,同樣會危害健康!

「少量喝酒,尤其是喝點紅酒對心臟(身體)有好處。」這個說法流傳確實很廣,但其實不靠譜。天吉康晟營養專家介紹,之所以說它不靠譜,有兩方面原因:

1. 研究自相矛盾

早期確實有些報道說少量喝紅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甚至是死亡率。

但是,最近更大規模的試驗並沒有證實這個結論,反而有證據顯示,完全不喝酒的人,比少量喝酒的人得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的概率更低。

正因如此,美國心臟協會給出了明確的警示:不建議任何人以「降低冠心病風險」為理由而開始飲酒。

2. 想「喝」出傳說中的好處?基本不可能

很多說葡萄酒有好處的理論,集中在白藜蘆醇、花青素、單寧等抗氧化劑上,但其實簡單查查資料,算一下就知道,這些物質在葡萄酒裡含量低得可憐,如果想喝到產生神奇效果的劑量,可能早就把自己撐死了。

看似好心的健康建議,其實在坑你!你一定也聽過

除了葡萄酒,喝其他酒的健康風險也一樣存在,原因很簡單,因為再好的酒,最重要的成分始終都是——酒精。

可能看到這兒大家更困惑了,既然喝酒沒好處,那「適量飲酒」這句話到底從哪來的?

難道是編出來害人的嗎?

看似好心的健康建議,其實在坑你!你一定也聽過

適量飲酒,是對成年人的勸導

適量飲酒,相對權威且著名的出處就是 2015 版的美國膳食指南,上面的原話直接翻譯過來是——成年人適量飲酒。

但指南並不是一句話總結就完事,在這之後,還有 500 頁的報告進行詳細闡述。

報告指出,酒是飲食中非常特殊的組成部分,它是一種文化元素,也是一些社交活動的必須品。

現代人對飲酒太過習以為常,酗酒甚至有酒癮的人也不在少數,出於讓大家更容易接受和執行的考慮,官方才給出「成人適量飲酒」的建議。

所以,適量飲酒是對需要喝酒的人,或是有飲酒習慣的人說的,它關注的健康目標是不同的,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勸導。

天吉康晟養顏專家建議:如果出於防癌或防病的角度,適量飲酒絕對不是好的建議,更有效更簡單的方法永遠是——不喝酒。

看似好心的健康建議,其實在坑你!你一定也聽過

中國人喝酒,更容易致癌

為什麼說中國人喝酒更容易致癌呢?因為中國人有酒精代謝基因的缺陷。

只要在國外生活過的人都會發現,喝酒上臉這件事兒是中國(東亞人)特色,喝酒後的外國人並不像中國人一樣容易臉紅。

而喝酒臉紅的根本原因,是中國人多攜帶有突變的乙醛脫氫酶基因,導致人體無法有效降解乙醛。乙醛在體內積累後能導致血管舒張,看起來就是臉紅筋漲,形成「喝酒上臉」的現象。

一些對東亞人群的研究發現,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的人喝酒後,患癌概率會大於沒有缺陷的人。

也就是說,在喝酒致癌這件事上,中國人從一出生就吃虧了,就算適量飲酒也吃虧。

如果你像我一樣喝酒臉紅,說明致癌風險更高,請千萬要少喝酒,畢竟基因(先天)不給力啊!

看似好心的健康建議,其實在坑你!你一定也聽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