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與曹操並爭天下,實力相差懸殊

本文系作者天天彩色沙畫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孫權的心情是緊張的。早在曹操向荊州進兵之時,他密切注意事態的發展,籌劃自己的應變之策。不久,聽說表病亡,孫權預料如果曹操佔有荊州,江東就是下一個被擊的目標。謀士魯肅獻計:“(劉)表新亡,二子(指劉琦、琮)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希望能派遣專使以“表二子”為名,並勸說劉備“使撫表眾”,“共治曹操,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曹先”。魯肅建議的主旨是聯合劉備,共抗曹操。如果成功可以安定天下;如果遲疑不決,曹操將會先佔上風,盡據有地位。

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與曹操並爭天下,實力相差懸殊

荊州

孫權當即決定由魯肅兼程前往荊州,比即到達南郡獲悉劉琮降曹的消息。而劉備正“遑遽奔走,欲南渡江,肅一直迎到當陽長坂才與劉備相遇,他代表孫權向劉備致殷勤慰問之意,並問道:“目前情況如此緊張,豫州(指劉今後往哪裡去?”備答曰:“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其實,劉備的話並非由衷之言,可是魯肅卻認真起來,唯恐劉備遠遁交州(蒼梧郡歸交州管轄),孫權獨力如何能曹操相抗?因此連忙勸阻說:吳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為人所並,豈足託乎”?而“孫討虜(即孫權)聰明仁惠,敬禮士,江表英豪,鹹歸附之,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使自結於東,崇連和之好,共濟世,豈不是比遠投吳巨要好得多麼?

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與曹操並爭天下,實力相差懸殊

劉備 繪圖

魯肅是孫權集團中最富有政治遠略的一個人,他清晰地計了形勢,認識到當前所面臨的最大矛盾就是操要消滅東孫氏政權的問題,所以他反覆向劉備陳詞,分析利害,調“江東強固”、“兵精糧多”,無非是為了“勸(劉)備與小)權併力”以拒曹操。而在倉皇漬逃途中的劉各,正感前路茫茫無所適從,忽然魯肅從江東帶來具有莫大希望的息,真使他如同涸轍之魚忽得西江之水一樣,內心充滿了奮與喜悅之情。回思一年多前,諸葛亮在隆中草廬之內就自己提出“結好孫權”共拒曹操的計劃,不料在事機危迫不容發的緊急關頭,魯肅竟不遠千里前來締盟,正說明在大敵當前之際“英雄所見略同”,劉備不禁深深佩服諸葛孔明的遠見卓識。

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與曹操並爭天下,實力相差懸殊

魯肅 繪圖

魯肅與諸葛亮初次見面,並不熟悉。但他同孔明之兄現任東吳長史的諸葛瑾(字子瑜)卻交往密切,深相契合他見孔明形貌奇偉,才思敏捷,不禁肅然起敬地說:“我子瑜友也。”藉此表達了愛屋及烏之意。從此,魯、葛二人遂相“定交”,一直保持著深厚的友誼。在這之後波雲詭變幻莫測的政治局勢中,諸葛亮與魯肅二人因共同抗的政治觀點相同,彼此都為維護、鞏固和加強“孫劉聯盟而積極努力。赤壁之戰的輝煌勝利,就是這一努力的偉大成果。否則的話,歷史可能又要譜寫另一篇章。因此,從建立孫劉聯盟這一主張來看,在觀察問題的深刻性和正確性方面,孔明與魯肅俱無愧是三國時期的傑出政治家。

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與曹操並爭天下,實力相差懸殊

諸葛亮 繪圖

曹軍準備從江陵東下,戰鬥的氣氛愈來愈濃。諸葛亮見危機日迫,乃向劉備建議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劉備也深感勢孤力弱情況嚴重,乃派諸葛亮隨同魯肅前往東吳謁見孫權於柴桑(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孫權正為曹兵早晚將會東下而憂心忡忡,聽了魯肅彙報之後,當即邀請諸葛亮相會。這一年諸葛亮是二十八歲,孫權是二十七歲採、非凡氣度所傾倒。彼此晤談的主題就是如何同心協力共兩位年青人乍一見面,就各為對方的奕奕神曹操,但是孫劉聯軍在力量對比上要遠遜於敵方。因而諸葛亮看出孫權此時的思想狀態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不願把江東六郡拱手送人,向曹操俯首稱臣;另一方面,又深懼曹操勢大難與相抗,一旦失敗宗族難保。效法劉琮吧,又感到愧對父兄在天之靈而深以為恥。

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與曹操並爭天下,實力相差懸殊

曹操 繪圖

孔明針對孫權的這種瞻前顧後疑慮重重的複雜心情,就開門見山地為他指點迷津道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這一番議論,縱橫捭闔,辭旨暢達,剖析形勢深刻有力。差不多每一句話都擊中了孫權思想深處的矛盾焦點。

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與曹操並爭天下,實力相差懸殊

孫權 繪圖

首先,諸葛亮把劉備與孫權並列,一個是“據有江東”,一個是“收眾漢南”,俱是當代的第一流英傑。這不是諛詞,或者一般的恭維話,而是暗示孫劉聯合是有一定基礎的。接著,他分析了劉備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與曹操並爭天下”,實力相差懸殊,“英雄無所用武”。然後,他話鋒一轉,為孫權指明瞭兩兵束一條是以吳越之眾,與曹操決一雌雄;一條是“案。最後,孔明婉轉地提出警告說:現在將軍既不願降又不敢戰,軍情如此緊急而當斷不斷,真是危險之至條出路了。諸葛亮的說詞實際上是對孫權進行“欲擒故縱”的心理甲”及早投降戰,他負的使命是“聯吳抗曹”,又焉能真的勸孫權降操?可是,他故意不提孫劉結盟的問題,而是根據的心理狀態,激起他對曹操進行決戰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