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沒有界限的愛是感情的毒瘤

文|陽春三月

男人對於女人的憐憫,也許是近於愛。一個女人絕不會愛上一個她認為楚楚可憐的男人。女人對於男人的愛,總得帶點崇拜性。


《心經》:沒有界限的愛是感情的毒瘤

許小寒對於愛的理解就是這樣的。她在這個家裡生活二十年,從十三歲時起,她就對爸爸許峰儀逐漸有了別一樣的情愫。暗流湧動。

她想辦法排擠媽媽,嘲笑媽媽對爸爸的示愛,自從有了不一樣的感覺,他很少叫許峰儀爸爸,只有在別人面前以驕傲和強烈佔有的心情才貼上標籤。

張愛玲的作品《心經》講述的是一段父女人倫中畸形的愛和衝動的誘惑。

張愛玲善於利用環境氣氛和修辭手法,烘托和刻畫人物,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讓人物立體化。從而加深人物在讀者心中的印象。

讀過《心經》後,許小寒的形象彷彿立在眼前:

她的臉,是神話裡小孩的臉,圓鼓鼓的腮幫子,尖尖的下巴,極長極長的黑眼睛,眼角向上剔著,短而直的鼻子,薄薄的紅嘴唇,微微下垂,有一種奇異的令人不安的美。


《心經》:沒有界限的愛是感情的毒瘤

她試圖把許小寒塑造得成與眾不同,因為她的想法和行為是一種不正常的戀父情結。通過外貌描寫讓讀者看到一個年輕女孩的特別之處,既然外貌特別,那麼她就會有特別的行為,這樣當故事講到高潮的時候,讀者也不至於驚鄂於一個只有二十歲女孩的深沉而特別的感情。

弗洛伊德認為:兒童在性心理發展的對象,對於幼兒這個對象首先是異性的雙親中得到,男孩常常以母親為選擇對象,而女兒則以父親為選擇對象,這種情況的發生,一方面是由於自身的性本能衝動,既力比多,同時也是由於雙親的刺激。

因此,許小寒的這種戀父情結也是由於許峰儀在她年幼時對於她這方面的刺激,在她還沒有能力分清性產生的情感的時候,對於家裡唯一的男性—父親產生異樣情愫就理所當然了。

當她成長起來的時候,這種感情越來越強烈,對於父親的戀父情結也就越來越深刻。那麼她是怎樣一步一步的深陷不正常的情感之中的呢?我們試著分析一下。

《心經》:沒有界限的愛是感情的毒瘤


1.通過細膩的筆觸,大量的心理描寫反映一個少女扭曲的愛戀

小說開篇就用許小寒的話打開,在別人看來這是父女之間的小撒嬌,所以坐在陽臺上的其他幾個女孩子一笑了之。

而對於許小寒來說卻是在宣誓主權,爸爸是我的,誰也沒有權利佔有他的任何資源。同時也是在女孩們面前顯示自己在他爸爸心中的份量。

而張愛玲在這一段的描寫卻讓人有一種深不可測的深沉。

比如,孔雀藍的襯衣消失在孔雀藍的夜裡,隱約中看見她的沒有血色的玲瓏的臉,底下什麼也沒有,就接著兩條白色的腿。

這段描寫本來與一個只有二十歲的女孩子格格不入,但由於是發生在許小寒身上的故事與別人不同,所以有了更深層的含義。

而這裡沒有別的,只有天與上海與小寒,不,天與小寒與上海,因為小寒所做的位置是介於天與上海之間。

卻宣告許小寒有著強烈而倔強的想法,就是要與天鬥一鬥,即使受人詬病,也要闖一闖,她已深陷其中。

許小寒的生日,許峰儀的故意晚歸併沒有讓她退卻,她心裡知道這是許峰儀的策略,但她仍然裝作沒事一樣,像在家守候多時的女人一樣跟許峰儀對話。

一直受女孩們議論的小寒媽媽始終沒有露面,用許小寒自己的話說她媽媽不喜歡熱鬧,清淨慣了。

而真正的原因只有許小寒自己知道。此時,許小寒的媽媽躲在暗處不出來其實是對於女兒這種情感的縱容。

《心經》:沒有界限的愛是感情的毒瘤


這種因性別而產生的情感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進行性教育,以免成年後造成感情混亂。

就像羅志祥一樣,他跟母親之間的親暱就超出了正常範圍,他多次的演出當場都跟母親互吻,有時更甚。

羅志祥父親早逝,母親一個人把他帶大,親密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我們看到他已經超出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正常尊重。這也就是弗洛伊德認為的男孩在幼年時對於母親的力比多轉化為情感之後的狀態。繼而在他成年之後感情混亂,沒有界限,而他自己卻沒有意識到。

女孩們討論男生喜歡誰,本來龔海立喜歡小寒,但小寒卻把他安給芬蘭,還拿他們開玩笑。說明龔海立跟本就不是她的菜,她也根本就沒把龔海立放在眼裡。她的心裡滿滿當當都是許峰儀。

她並沒有意識到這段情感的不正常,或者說她即使意識到了也不想改變,因為她對許峰儀的感情已經不能自拔。

對於正常的情感我們都不建議深陷其中而痴迷到不能自拔,如果這個時候父親退出或者母親伸出雙手把她從這種感情中拽出來,她也不至於越陷越深,以至於後來許峰儀跟綾卿住到外面時傷心欲絕,甚至歇斯底里。

《心經》:沒有界限的愛是感情的毒瘤


2.通過父女間的對話反應兩個人之間感情糾葛,父親終於醒悟,女兒卻要纏住他這顆藤

小寒說著與她的年齡不相符的話,像一個久經情感挫折的女人一樣幽幽的。

而此時峰儀的心中邊享受著她的情感邊口裡說著要把她送走,她當然強烈反駁,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峰儀說出要到外面度假,小寒誤會的以為她要跟母親倆人一起去,他也確實明確跟小寒說要帶著她母親,說沒有你在這裡她也不會顯得這樣老。

小寒說你不近人情,你不愛媽,我在與不在都如此,如果你們要走就一起走。

峰儀此時知道了他甩不開小寒了,但他還是要做最後的努力。小寒就要像一顆宛一樣纏著峰儀這顆藤。

喜歡一個人,這個人說什麼都好,就像聖旨一樣,使他聽話的可愛。龔海立果然按照她的要求跟凌卿見面,不久兩個人一個要娶,一個要嫁,談起婚事來了,小寒覺得這次的高壓手段出奇的順利。

幾天以後,當芬蘭給他打電話的時候,很親熱的跟她說在國泰電影院看見凌卿跟一個男人看電影,並說是她的父親。

小寒做出激烈反應,連說不可以。

她的夢被打破,想盡辦法拆散他們的計劃落空了,她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感情衝擊。她的爸爸不屬於她了,此時的她不會善罷甘休。

畸形情感越陷越深,幸虧峰儀已經撤出,他覺得自己實在是太糊塗,不但自己陷入不該的情感之中,還把小寒帶進深壑,差點耽誤小寒終身。

《心經》:沒有界限的愛是感情的毒瘤


由於從小沒有接觸過除父親以外的男性,跟父親比較親,甚至沒有嫌隙,父親又沒有及時的引導,在她感情開始萌發的時候,她的感情轉嫁到父親身上就自然而然了。

所以我們就可以理解許小寒說的那句女人對男人的愛要帶點崇拜性的話了。

張愛玲從小跟著父親生活,父母離異,直到後來繼母孫用潘到來,他跟父親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極壞。甚至後來與繼母發生口角,繼母打了張愛玲一掌,父親也相信後妻,反把張愛玲關起來。後來她在姑姑的幫助下逃離她的家,出國留學。

十三歲以前的張愛玲跟父親的感情也像許小寒跟許峰儀的情感一樣,因為相依為命,因為早熟,更因為他們之間沒有任何隔閡。

這種戀父情結直到後來很長時間她找到了比她大許多的胡蘭成,寧可忍受著國人的唾罵也要跟著他,愛著他低到塵埃裡,並且能開出花來。

這種自卑的戀父情感,使她在今後一生的生活中始終擺脫不了陰影。她在美國與賴雅結婚,賴雅說不能要孩子,她答應了他,並陪他走到最後。

淒涼悲慘的一生造就了她的作品,使她對於女性的描寫和理解更加深刻。

她的一生都在痛苦的煎熬中渡過,雖然經歷過兩段情感,都有著戀父情結的情感,糾結而纏綿,表面再好的生活也改變不了她內心的苦楚。

《心經》:沒有界限的愛是感情的毒瘤


3.故事講到高潮,小寒做出更加瘋狂的反應,幸虧母親出面阻止

峰儀決定要走,此前小寒想利用母親栓住父親結果失敗,又想通過龔海立讓他帶走凌卿,龔海立說自己沒有權利那樣做,最後自己跟峰儀說要跟龔海立結婚,以次開刺激峰儀,也並沒有讓峰儀上當。

她只好說出那句不該說出的話,她罵峰儀沒良心,就像一個被男人甩了的怨婦一樣。峰儀態度堅決的拒絕。

小寒想到最後一招,找到凌卿母親,讓她說服凌卿。當她來到凌卿家門前的時候,被母親阻攔。

母親說出把她送到三舅母家,小寒開始埋怨母親為何當初不早一點攔住她?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我們看出造成小寒最後的瘋狂的就是峰儀的出走,一個正常的家庭父親是孩子的依靠和保護神,怎麼捨得離開女兒遠走他鄉呢?

而對於這和扭曲的家庭來說,只有走才是上上之策,離開了才能讓小寒斷了那種年頭,切斷她許峰儀之間最後的紐帶。

然而,對於小寒的心裡和精神傷害,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彌補。

張愛玲離開家以後,一生之中的兩次婚姻都沒能離開少女時期留下的戀父情結,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感覺並沒有消逝。

《心經》:沒有界限的愛是感情的毒瘤


由此,童年時期的性教育,少年時期的情感引導對於未成年人來說是多麼重要,而真正擔當此職責的人只有父母,如果父母也深陷其中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反而讓自己界限不明,刺激到年幼的孩子,不正常的畸形感情由此而生。

當這種感情發展到瘋狂的程度的時候,即使阻止了也會給她帶來終身的心裡和身體傷害。

《心經》:沒有界限的愛是感情的毒瘤


結語

:張愛玲的這篇小說不像以往的小說那樣運用大量的修辭手法,而是用心理描寫,語言描寫來反應人物性格。

通過峰儀跟小寒之間的對話和心理描寫,看出他們之間的這種畸形感情,其實是對愛的界線不明,同時也是正常的父女之間感情的一個毒瘤,只有切除這顆毒瘤才能保證正常的父女親情。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在社會中的我們看到或聽到這種界限不明的愛的故事的時候,這篇雖然是三十年代的小說,對於我們也有著更深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