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大垂簾聽政“女強人”,武則天、呂后及慈禧

歷史上垂簾聽政過的女人有很多,最著名的無非是三個,分別出現在漢、唐、清三個大一統王朝,即呂雉、武曌和慈禧。除了這三位之外,東漢中後期和北宋中後期出現的最多,但和那三位相比,得勢與影響力都遜色許多。


古代三大垂簾聽政“女強人”,武則天、呂后及慈禧


得勢的程度即掌握權力的比重,這可能主要出於垂簾聽政者的權謀和能力。而影響力就要受到所在王朝的制約了,如果是在南北朝或五代十國時期某個偏安一隅時間不長的小政權裡垂簾聽政,影響力畢竟是有限的。

我們著重來看這三位,從她們被世人最常用的稱呼上,可以分別看出她們在權力鬥爭中所獲得的成果。呂雉被稱作呂后,"後"即是皇后又可指太后,說明呂雉在做皇后時期就已經開始干預朝政,等到劉邦去世,作為垂簾聽政的太后更是不可一世。但一個"後"字也說明呂雉終身名義上最高地位就是太后。


古代三大垂簾聽政“女強人”,武則天、呂后及慈禧


慈禧常被稱為慈禧太后而非一個"後"字,說明她在做皇后期間是沒有動靜的,是做了太后才開始的,地位封頂方面也是到太后為止。

武曌比較特殊,最常用的稱呼是武則天。儘管她在垂簾聽政方面,無論是權力掌握程度還是時間長短都與呂雉、慈禧類似。但她67歲那年稱了帝,還對大唐進行了改朝換代,成為封建歷史上武周朝的開國皇帝,這就與前二者性質大有不同了。一個"天"字宣誓了至高無上,從做皇后時期就與皇帝並稱"二聖",參與朝堂決策與管理。做太后之後更是把兩個大唐皇帝當作"實習生"來看待,行就讓他做,不行就換人,換人還不行,乾脆自己來。因此她的地位封頂在了至高無上的皇帝之位上,當然,稱帝后的時間段就不能再算進她的垂簾聽政期了。


古代三大垂簾聽政“女強人”,武則天、呂后及慈禧


她們的生平隨隨便便就能查得到,所以咱們不詳聊,只挑附著在她們身上的幾個關鍵點來看一下。封建時代如果要描述一類人,總會拿出以往這一類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來做代稱。比如說身居相位治國一般比管仲樂毅,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則比張良孔明,垂簾聽政手握大權的女強人則比"呂武",即呂雉與武曌的並稱,可見這二人在這一類人中的位置。


古代三大垂簾聽政“女強人”,武則天、呂后及慈禧


呂雉是山東人,你聽說過始皇帝,卻不會聽說"始皇后",哪怕是有野史胡亂"考究"一番,也只是博人眼球罷了,真正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個皇后和第一個皇太后都是呂雉。她所做最關鍵的事分別為參與誅殺韓信、開創外戚專權局面和奉行休想生息政策。其中殺韓信是在其做皇后時參與的,也就成了她一系列惡毒故事的起點。

呂雉所生活的時代,剛好是經歷常年戰亂回到一統的初期,此時最需要的就是與民休息。事實上呂雉不僅看到了這一點,也做到了這一點,還附加了許多諸如恢復古代典籍之類的文化層面的貢獻。《史記》中對她的為政舉措描述為"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等等,可以說是評價極高了。


古代三大垂簾聽政“女強人”,武則天、呂后及慈禧


武曌是山西人,她活到了82歲,在那個時代可以說是"超長待機"了。她的重大作為有許多,像建立周、遷都洛陽等等這些都是流程性的事物,我們單來看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事情。

隋文帝開創了科舉,讓自古以來就壟斷著做官權力的世家大族走下了神壇,是古代最重要的用人制度改革。武曌則是對科舉進行完善和豐富,使其更加完備。她開創了最高級別的科舉考試殿試,從此選官不再只是吏官的事,皇帝也親自參與其中;她開創了武舉,在重視文官選拔的基礎上,開闢了除世家、實戰之外的第三條武將選拔之路;她開創了試官制,也就是相當於實習制,一定程度上補了科舉中個別擅長考試而實在不適合做官的短板。


古代三大垂簾聽政“女強人”,武則天、呂后及慈禧


並不是武曌去世後大唐才恢復的,而是在她病重期間中宗復辟的。也就是說她生前是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是皇帝了。當她的兒子中宗給她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的時候,她還不願意,要求把尊號改為"則天大聖皇后",並以此號下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