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多隻肉雞到底去哪兒了 無棣檢察院:立案監督幫助企業挽回損失20餘萬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蕊 見習記者 田芳 通訊員 高磊 王慧 濱州報道

“能夠挽回這20多萬元的損失,真是為我們企業復產打了一針強心劑,太感謝你們了!”日前,山東省無棣縣某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為無棣縣檢察院送來一面寫有“監督維護民企權益 檢察優化營商環境”的錦旗,感謝檢察機關依法履職,為企業排憂解難。

今年年初,針對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實際,該院立足檢察職能,抽調精幹力量組建檢察法務支持隊,深入全縣300多家中小民營企業,開展“問需求、保權益、促發展”專項活動,重點幫助企業解決合同糾紛等法律問題,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法律支持。

“在走訪該食品公司時,公司負責人的一段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該企業與養殖戶張某簽訂養殖協議,企業提供3萬隻雞苗以及所需的飼料、獸藥,張某提供場所並負責養殖,肉雞出欄後,企業按照保底價格收購,扣除雞苗等成本後,即為張某的盈利。到肉雞出欄時,張某稱雞苗質量不好,死亡一萬多隻,且拒不賠償。”該院第一檢察部主任高磊介紹說。

該食品公司是一家集肉雞養殖、屠宰、分割、冷藏於一體的生產型加工企業,對接全縣五百餘家養殖戶,疫情期間肉雞價格暴跌仍按照合同保底價格收購,當時已經虧損2000餘萬元。公司資金週轉困難,生產經營受到影響。

“我們調閱了飼料和獸藥的交付明細,發現該養殖戶一直按照3萬隻雞苗所需的飼料和獸藥領取。”該院第一檢察部檢察官信德建說,“我們感到,這裡面可能存在問題,遂建議企業報案查明真相。在跟蹤服務過程中,該案是經濟糾紛還是犯罪行為存在爭議,偵查機關對是否立案也顧慮重重。”

“一萬多隻雞不可能憑空消失,我們可以從銷路上尋找突破口。”在召開的檢察官聯席會議上,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

疫情期間遠程運輸不便,周圍有如此大規模屠宰能力的企業只有寥寥幾家。經過調查核實,檢察官最終在附近某屠宰場發現了線索,張某先後兩次以低於合同保底價一半的價格出售給屠宰場1萬餘隻肉雞,收益10萬餘元。

“為什麼放著高價不要,反而低價處理?裡面涉嫌的合同詐騙犯罪逐漸浮出水面!我們監督偵查機關立案偵查,最終抓獲張某等三名犯罪嫌疑人,三人對合謀詐騙企業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高磊說道。

案件移送起訴後,該院及時跟進,對三名犯罪嫌疑人適用認罪認罰程序,三人退還了全部涉案款項,最大程度為企業挽回了經濟損失。

今年以來,無棣縣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創新服務舉措,妥善處理涉企案件24件,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37個,挽回損失800餘萬元,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檢察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