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綠”裡淘“金”為美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紅網時刻記者 肖懿 實習記者 楊勉 汨羅報道

在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內,有一家神奇工廠,每天能“吃”掉500噸生活垃圾,發電15萬千瓦時。以往的垃圾處理,都是在郊外的空地焚燒或者填埋。而如今垃圾進入了這家工廠,便搖身一“變”,成為了發電“能手”。

這就是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在垃圾焚燒發電廠內,被轉運過來的垃圾需要先經過3到7天的自然發酵,在焚燒爐前烘乾,再投入焚燒爐進行焚燒。通過專利技術高溫分解,每入爐一頓垃圾可發電400度。垃圾發酵滲濾液可以通過淨化後在場內回用,垃圾焚燒的爐渣則可以用來修路。最重要的是,整個垃圾焚燒過程排放的有害物質遠優於國家排放標準,達到了“綠色環保、資源利用、低碳發展”的目標。

循環產業在汨羅有著30多年的歷史,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契合國家產業政策,依託再生資源市場優勢,大力倡導發展循環經濟,形成了以再生資源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特色園區,並完成了從破爛中“淘金”到“綠”裡淘“金”的提質升級。

打擊開路 疏堵結合 提質升級

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綠”裡淘“金”為美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汨羅警方破獲湖南省非法處置醫療廢物汙染環境入刑第一案中,現場查獲的醫療垃圾。

汨羅再生資源經歷了廢品、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城市礦產四次轉型。名稱一次比一次光鮮,環境汙染卻一年比一年更嚴重。

2013年,汨羅市成立環境整治領導小組。多部門聯合對環境違法行為採取嚴厲打擊政策。緊扣問題行業,從危害特別嚴重的經營戶入手,通過調查取證,抓捕違法業主並搗毀相關貨物和設備。安排隊伍在亂象易發點巡邏,嚴密監控違法現象。對上百名違法人員進行了行政拘留和判刑,查處360多起環境違法案件。

2016年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開啟塑料產業園(高分子產業園)的建設征程,先後投資建設中水回用系統、雙迴路電力供電系統;新建了1.5萬噸日處理能力的汙水處理設施;按照環保集中治理固廢、廢水、廢棄的要求,規劃建設1.17萬㎡的再生塑料交易區;通過現有場地改造分揀幹拆場所5萬㎡,新建清洗破碎場所2.9萬㎡,新建3萬㎡的造粒區域;並出臺相關政策推動了原有再生塑料產業經營戶1/3整合入園、1/3轉型、1/3淘汰,達到了產業提質升級、綠色環保排放、民生就業保障、稅收管理可控的新局面。

“築巢引鳳” 打造環保產業規模化集群化

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綠”裡淘“金”為美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提質升級後的再生塑料企業新基源新材料生產車間一角。

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以同力循環公司現有場地作為過渡平臺,將現有場地劃分建設交易分揀區、清洗破碎區、造粒過渡區,讓符合條件的企業入園生產。利用過渡期,瞄準未來再生塑料產業的高端生產水平,加快建設高品質的新造粒區。新的造粒區建成後,完善產業鏈條,引導更多的、符合條件的企業入駐園區,形成集交易、分揀、破碎、造粒於一體的規模產業園。

2018年4月,具備造粒功能、環保設施達標中塑新能源公司奠基開工。該項目投資11.5億元,年產值60億元,佔地400畝,被譽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的示範性整改工程”。此後,高分子產業園區又再次迎來具有相當環保生產能力新基源、金世聯等公司的相繼奠基開工

2019年以來,汨羅市開啟推進工業產業鏈建設、打造千億園區三年(2019~2021)行動。立足“兩園”(循環園區、飛地園區)發展基礎、產業規劃,重點打造有色金屬新材料深加工(再生銅、再生鋁、不鏽鋼)、高分子材料、電子信息、工程機械及汽車零部件四大產業鏈,分鏈施策,有序推進,引導資源、要素向產業鏈集聚,帶動產業集群發展。

一軸兩翼三區,“千億園區”新徵程

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綠”裡淘“金”為美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

如今,汨羅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一軸兩翼三區”的產業發展格局逐漸清晰,形成了以再生資源產業為主導,以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為補充的產業集群。以107國道為軸,東翼整合再生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入駐,促進產能升級,按照“專業化、生態化、鏈條化”的思路打造中南地區最大的再生材料生產製造基地,實現建成年產200萬噸的再生有色金屬片區,年產100萬噸的再生塑料產業片區,年分別處理廢舊電器500萬臺(套)、報廢汽車6萬輛的拆解區。西翼圍繞汨羅東高鐵站,打造“智能製造產業新區”,升級“傳統產業區”,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抗市場風險能力,力爭用五年時間打造成中部地區具有較強區域競爭力的智能製造業生產基地、沿海地區產業承接中心區域、長株潭地區現代服務業聚集區,以城興產、以產促城的“產城融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汨羅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緊緊圍繞“生態、品質、效益”的發展目標,以規模發展為主攻方向,以產業升級為競爭核心,力爭到20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闊步進入千億產業園區梯隊,為汨羅全市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美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