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3日九江新聞

今日要聞:

• (項目提速年)九江:做實群眾身邊事 讓市民生活更舒適

• (綠色示範區)城西港區:高標準打造5G+智慧園區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心城區38個政務服務窗口接受市民“暗訪挑刺”

• 潯陽區在全市率先推行市容秩序管理市場化

• 我市今年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隨機編班

• 我市啟動廬山雲霧茶質量提升行動

• 記者探訪:返贛援鄂醫療隊的休養生活

• (贛鄂一家親)潯陽黃梅兩地民警聯合走訪在潯黃梅籍居民

• 百花競放惹人醉

• 《落實進行時》今晚關注我市七個重大產業項目進展情況

• 今年我市實施農村危房改造445戶

• 瑞昌:五個項目落戶中林華中木業產業園

• 共青城:一季度發放創業貸款2400多萬元

• 都昌:舉辦鄉鎮巡迴招聘會

• 彭澤:“智慧衛監”綜合監管信息平臺上線運行

詳細內容:

◆(奮勇爭先)九江:新經濟新動能蓬勃發展 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

2019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通過搶抓數字經濟“風口”,加快現代產業體系的業態創新,成功創建了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500家。

【記者 張斐迪】:“我手上拿的這個叫做碳化硅板,它是由九江東慶耐火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獲得國家最新發明專利的一個產品,我們可以看到,相較於傳統的碳化硅板,它是大概薄了5毫米的樣子,這樣的工藝,使得窯爐燒製過程當中,不僅能夠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裝載力,同時也能使能耗降低30%以上。”

【九江東慶耐火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晨】:“我們基本上每年都有5到10個專利去申請,能批下來的成功率大概百分之七八十。我們現在生產狀態,每天都在滿負荷地生產,急於交貨,所以目前生產都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

通過狠抓科技創新,公司在高導熱、節能窯爐支柱、超音速氣流粉碎裝置等核心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2019年,成功獲批為高新技術企業。

【九江東慶耐火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晨】:“下一步,我們想利用高新企業這塊牌子,然後跟更多的高校展開合作,希望通過他們的技術,能在我們企業中得到推廣,帶來更大的效益,實現雙贏。”

在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的同時,我市還認真抓好新動能培育工作。2019年,全市14個縣(市、區)“一平方公里科創園”全部掛牌運行,持續推動數字技術加速向產業滲透。其中,武寧縣打造的中城科技園,就吸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經濟貢獻大、集約化程度高的項目入駐。

【武寧縣工業園區主任 畢詩榮】:“目前,中城新動能科技園已有5家光電生產企業入駐,還有7家高科技企業正在洽談中。2020年,我們將通過對產業鏈條的延鏈補鏈,爭取引入更多高科技企業入駐,讓我們的綠色工業發展迸發出源源不斷地新動力。”

通過加大研發投入、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引進科技人才等措施,全市科技型企業培育、創新平臺和載體建設等工作成效顯著。2019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提高1.3個百分點,市本級和6個縣(市、區)被評為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先進。九江共青城國家高新區、鄱陽湖生態科技城和“一縣一園”科創平臺加快建設,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新動能蓬勃興起。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10家,總數突破500家,增幅全省第一。

◆(項目提速年)九江:做實群眾身邊事 讓市民生活更舒適

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入手,不斷加大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和免費公廁建設力度,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記者 扈影】:老舊農貿市場改造,是我市2019年實施的12項惠民工程中的一項。現在呢,我們就來到了新改造完成的月亮灣菜場,以前這個地方,是露天擺放,毫無秩序可言,但是現在呢,改造後的菜市場整潔明亮,整齊有序。

【經營戶 張旺球】:原來在外面比較辛苦,風裡吹呀、雨還要躲。現在,說實在的,比在家裡都要好,這樣的環境經營做生意,給消費者、給我們自己都帶來一定的好處,比較好的方便。

小菜場裡裝著大民生。2019年,中心城區共計劃新建、改造24家標準化農貿市場,其中,17家已經完工,剩下的也在抓緊推進中。通過新改擴建,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生活的新便利。

同樣,給市民帶來方便的還有免費公廁的建設。在彭澤縣雙峰大道和淵明路的交匯處,一處綠植掩映下的現代化風格的公廁十分引人注目,其整潔、清新的外觀與周圍的景緻融為一體。公廁內獨立水衝設備,感應式水龍頭,節能燈等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母嬰室等更加彰顯出人性化的設計。

【彭澤市民 伍宏升】:家鄉變得越來越好了,發展得越來越快了,自己心裡也是非常自豪。

2019年,全市新建公廁144座,改建16座,目前都已開工,大部分已經投入使用。一座座免費公廁的建成,不僅讓市民“方便”更方便了,也成為了獨具特色的靚麗風景。

◆(綠色示範區)城西港區:高標準打造5G+智慧園區

記者從城西港區管理局瞭解到,今天,港區37個5G站點全部投入運行,這也是我市高標準打造的首個智慧園區。

城西港區5G網絡由中國電信九江分公司投資1850萬元建設,共有5G基站37個,可滿足港區內主要交通幹道、航道以及園區企業的全面覆蓋。

【城西港區管理局黨委書記 局長 羅智敏】:“5G全覆蓋之後,我們能實現第一個5G+無人機的巡查,對我們園區的所有的企業的排放實時監測;第二個就是5G+智慧工地,全面掌握項目建設的過程、進度;第三個結合我們智慧園區的建設,助推企業轉型升級,打造智慧化工廠。”

此外,城西港區還結合智慧園區建設,通過5G網絡將整個園區和小區的安全、交通、市政等進行數字化管理,為企業員工和小區居民帶來全新的信息化服務。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心城區38個政務服務窗口接受市民“暗訪挑刺”

為規範窗口服務秩序,提高文明服務水平,市創文辦決定對中心城區38個政務服務窗口(含部分履行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企業便民辦事窗口)開展專項督查行動,並接受志願者和群眾的“暗訪挑刺”。

本次專項行動督查對象包括10 個市直(駐市)單位、5 個區直單位的辦事服務窗口(大廳),共 38 個,其中,重點窗口 16 個、一般窗口 22 個。

重點窗口按照“國檢”標準督查考核,包括:環境衛生、文明從業、志願服務、母嬰室、公益宣傳、無障礙設施、消防設施等。一般窗口重點督查環境秩序、服務質量等。

專項督查行動包括受理市民舉報、志願者暗訪、第三方評估、 督察組分行業實地考核等方式。此外,廣大市民遇到政務服務窗口(大廳)內外環境髒亂差、窗口單位人員服務態度生冷傲慢、推諉扯皮等各類問題,也可通過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進行反映或舉報,經核實後對舉報者給予一定獎勵。

專項行動結束後,市創建辦將對督查考核情況進行全市通報,並將考核情況納入年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考核排名。

◆潯陽區在全市率先推行市容秩序管理市場化

潯陽區在全市率先推進市容秩序管理市場化運作,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努力探索“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新路子。

在長虹大道陽光國際小區附近,記者看到一群市容秩序輔助管理人員正在對周邊亂停的車輛進行規整擺放,並對出店經營的商戶進行耐心勸說。

【商戶 陳女士】:每天都把那個車放得整整齊齊的,挺好的。

【商戶 陳女士】:挺好的,最起碼外面整潔了,滿意。

目前,潯陽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機構,在人民路街道轄區內的長虹大道、青年路、廬山南路、陸家壟路四條重點路段開展試點。

【某市容公司工作人員 劉小強】:針對商鋪,包括那些流動攤販我們都是以文明執法、勸說為主。

【潯陽區人民街道專職副主任 萬磊】:他們跟協管員是類似的,實際上他們是沒有執法權的。規避了一些執法人員力量不足的矛盾,簡化了這個程序。

◆我市啟動廬山雲霧茶質量提升行動

近日,市質量強市領導小組印發《廬山雲霧茶質量提升行動工作方案(2019—2021)》,努力打造廬山雲霧茶九江農產品代表性品牌,促進廬山雲霧茶地理標誌產品核心產區經濟整體提質增效。

根據方案,我市計劃從2019年8月到2021年12月,利用兩年半時間,培育2到3個規模較大、品牌意識較強、質量效益較好的標杆企業,帶動產區企業實現依照更高產品標準生產、更新產品種類及加工技術水平、提升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加強企業品牌創建工作等目標,進一步放大廬山雲霧茶品牌效益,努力把“九江城市名片”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

◆我市今年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隨機編班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市教育工作會上獲悉,今年我市將多措並舉、打出資源擴充組合拳,切實解決“鄉村弱、城鎮擠”等問題。根據安排,在去年市直11所初中起始年級隨機編班的基礎上,計劃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隨機編班,實現“零擇班”;全面推進大班額比例控制在5%以內,確保2020年年底完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逐漸推行以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為普通高中招生主要依據的錄取方法。繼續支持配套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發展,確保年內實現公辦在園幼兒園佔比達到50%,繼續支持每縣建有至少一所中職達標學校。此外,今年我市還將開展“九江教育信息化應用年”活動,積極推進智慧校園建設。

◆記者探訪:返贛援鄂醫療隊的休養生活

近段時間以來,廬山市湯太宗溫泉度假村接待了一批又一批返贛的援鄂醫療隊。醫療隊隊員休養期間的生活情況如何?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廬山湯太宗溫泉度假村位於廬山市溫泉旅遊度假區,樹木蔥蘢,風景如畫。走進度假村的休閒娛樂區域,記者發現,檯球桌、跑步機、K歌玻璃房等休閒設施應有盡有,極大地方便隊員們閒暇時的娛樂活動。

【南昌大學一附院胸外科主任醫師 劉曉明】:我們隊員每天到這裡該鍛鍊的鍛鍊,該休息的休息,我們還有隊員在那邊釣魚,對我們身心是一個徹底的放鬆。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主管護師 吳豔】:有效地緩解了我們在那個武漢那些緊張的一些壓力,為我們以後更好的一個狀態去投入到工作當中去。

48天沒回家,隊員們最想念的除了家人,就是家鄉味了。記者在度假村的備餐區域看到,工作人員已經在準備供餐,隨後送至每個隊員的門口。此外,度假村還為醫療隊提供了食療、練功、按摩、針灸、泡溫泉、睡眠療法等服務。

◆(贛鄂一家親)潯陽黃梅兩地民警聯合走訪在潯黃梅籍居民

近日,潯陽、黃梅兩地公安開展警務合作交流,兩地民警一同走訪了在潯的黃梅籍居民,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提供多方位的具體幫助。

【現場聲】:“什麼時候你讓你老公到(黃梅縣)孔壠鎮去一下。去了,我找哪一個?找個派出所的,我給他打個電話,說一下。”

梁女士和丈夫趙水新都湖北黃梅人。趙水新在辦理二代身份證的時候,將名字中的“新”字誤寫成了同音的其他字,在辦理摩托車駕駛證期滿換證業務時,需要來回兩頭跑、多次跑。在潯陽、黃梅兩地民警的攜手下,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解決。

【梁女士】:他們就幫我聯繫了下,幫我辦好了,叫我們村幹部帶我到孔壠派出所去,證明下就可以了。

【潯陽區公安分局甘棠派出所副所長 章煒】:潯陽警方和黃梅警方聯合執法、互通信息,能更好地解決黃梅籍在潯務工人員的實際困難。

◆百花競放惹人醉

天氣漸暖,花色正好。各地的櫻花、梨花、紫雲英花迎春綻放,壯麗花海,令人陶醉。

在武寧縣太平山景區,數萬畝野生櫻花開得正歡,白色的櫻花密密麻麻綴滿枝頭,粉紅色的櫻花和紅色的桃花,把深山裝點得春意盎然。

修水縣布甲鄉的3萬畝野生櫻桃花也連綿覆蓋數個山頭,粉白相間、似雪如霞。不少遊客走進山間,遊春賞花,盡享春日好時光。

在德安縣林泉鄉,滿田的紫雲英點綴著綠色的田野,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美麗鄉村畫面。

◆《落實進行時》今晚關注我市七個重大產業項目進展情況

今年,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樹牢“項目為王”理念,大力實施“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聚焦聚力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特別是對列入省調度推進的7個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重大產業項目,每個項目明確了一位領導幫扶推進。目前,這幾個項目的進展如何呢?詳情請關注今晚20:10播出的《落實進行時》欄目。

◆今年我市實施農村危房改造445戶

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今年我市繼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全年計劃改造農村危房445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3戶。截止目前,改造任務已全部開工,已完工248戶。

◆瑞昌:五個項目落戶中林華中木業產業園

近日,海西木業、淄博華諾兄弟傢俱等5個項目簽約落戶瑞昌市中林華中木業產業園。目前,產業園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0餘家。2019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多億元。

◆共青城:一季度發放創業貸款2400多萬元

今年以來,共青城市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但可恢復生產的個人,對急需辦理貸款手續的,採取“不見面”審批方式進行貸前調查,並協調銀行發放貸款。一季度共發放貸款2467萬元,帶動515人就業、2名貧困戶脫貧增收。

◆都昌:舉辦鄉鎮巡迴招聘會

今年以來,都昌縣先後舉辦了9場鄉鎮巡迴招聘會,助力滯留農民工、貧困戶就近就業。活動共吸引5000多人前來應聘,其中1600多人現場達成就業意向。

◆彭澤:“智慧衛監”綜合監管信息平臺上線運行

彭澤縣投入300萬元搭建了全省首家縣級“智慧衛監”綜合監管信息平臺,目前平臺一期已建設完成,可對全縣醫院、診所、水廠等重點場所的醫療廢物處置、生活飲用水水質等相關監測數據進行實時監管。

審核:付必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