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的最美身影

□ 本報記者 張依盟

他們來自不同崗位、不同行業,卻都不懼風雨、勇於擔當,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抗“疫”戰場上,這樣一群優秀青年讓人難忘。

季翔:我們就是來打硬仗的

疫情發生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季翔,第一時間主動請戰赴武漢防疫一線,進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重症病房。作為病區內唯一值班的呼吸專業醫師,季翔是第一個進入隔離區密切接觸患者的醫生。他視患者為親人,短短几天時間努力學習聽懂湖北方言,用心與患者交流;他與同事密切配合,提高工作效率,開展精細化治療。他參與救治的多位危重患者轉危為安,82人治癒出院。

季翔還積極探索新冠肺炎治療的新技術、新理念、新方法,參與3項臨床研究,他臨床功底紮實,理論基礎過硬,工作技能突出,尤其擅長“EBUS-TBNA(超聲引導下縱膈淋巴結穿刺活檢)”,以及床旁超聲的心功能+肺動脈評價,填補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空白。

季翔說:“我們就是來打硬仗的,疫情不退,絕不班師。”

孟力維:暖心舉動傳遞正能量

她是家人眼中的“長臉閨女”,她是患者眼中的“愛心小妮”,她是疫情面前的“最美逆行者”。3月3日,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淄博市臨淄區人民醫院護師孟力維在方艙醫院給病人捶背的視頻在央視播出後,觀眾紛紛為她點贊。

當日,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有一名病人因為著急轉院,情緒非常焦躁,而且後背也很難受,孟力維看到後就很自然地給這位患者捶背,安撫患者的情緒。雖是不經意間的舉動,卻傳遞出了滿滿的正能量。“看到閨女如此關心患者,我感到很驕傲。”孟力維的父親孟凡雙說,女兒平常就把患者當親人一樣對待。

重症醫學科的護理工作往往是最繁重、壓力最大的。工作6年來,孟力維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無論工作多苦多累都是面帶微笑,以溫暖的雙手和愛心,撫慰和挽救一個個垂危的生命,幫患者驅走身心的痛苦。

翁平亞:用聲音和畫面記錄“逆行”瞬間

“當我知道有同事第一批去了黃岡的時候,我坐不住了。”山東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頻道記者翁平亞說,作為一名記者,有責任和義務去記錄這特殊時刻。

到達黃岡之後,翁平亞主動融入醫療隊,擔任我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宣傳委員。他突破頻道界限,發揮一名融媒體記者的主觀能動性:白天採訪拍攝撰寫電視片子,連線,晚上改寫廣播稿。他不顧危險,多次深入醫院高風險區域採訪報道。作為前後方聯絡員,他還聯繫接收捐贈物資,截至目前協助6批次捐贈物資抵達前線,為醫護人員工作和生活提供保障。

截至目前,翁平亞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學習強國、山東廣播電視臺等平臺發稿220餘篇,用聲音和畫面記錄下一個個最美的“逆行”。

魏志超:臨危受命,36小時籌建隔離病房

33歲的魏志超是省胸科醫院隔離病區護理負責人。面對嚴峻的疫情,在短短36個小時內,魏志超帶領團隊日夜奮戰,完成了修訂流程、製作規範、制定標準、建立梯隊、開展規培和應急演練等千頭萬緒的工作任務,隔離病區實現了從無到有,並完全具備收治能力。

疫情期間,省胸科醫院作為全省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定點醫院,負責收治來自泰安、德州、淄博的確診患者。魏志超帶領團隊打造“病房+監護”模式,為患者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確保患者治療護理全程、連續、全面。

進入隔離病區的40多天,魏志超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直至被單位要求強制休整。休整階段他仍心繫一線,每天到隔離病區幫助搬運物資、給戰友們檢查防護、整理倉庫物品,竭盡所能幫助戰友疏解工作壓力。他任職期間,9名危重型轉為普通型,累計治癒出院患者67例。護理團隊收到患者感謝信20餘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