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允許擺攤,廣州何時重現昔日的煙火氣

最近,成都允許臨時佔道經營的新聞引起大家關注。

成都允許擺攤,廣州何時重現昔日的煙火氣

5月26日,央視晚新聞聯播播出《中央文明辦引導各地創建文明城市 保障民生需求》,其中近一分半鐘都在關注成都允許臨時佔道經營,助力經濟復甦。

成都允許擺攤,廣州何時重現昔日的煙火氣


目前,成都市已經設置臨時佔道攤點、攤區2234個,流動商販經營店17891個,增加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

對此,網友認為商家臨時擺攤設點讓城市更有“煙火氣”,熱熱鬧鬧的,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

這讓我想起上世紀末的廣州。

廣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華南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從公元三世紀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也是世界唯一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港口城市。廣州曾以極具包容性和人情味著稱。

20多年前的廣州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城中村、燈火夜市、大排擋以及高校周邊的學生街成為許多人的美好記憶。

成都允許擺攤,廣州何時重現昔日的煙火氣


上世紀90年代,華南師範大學周邊的中山大道及五山路兩邊商鋪林立,賣服裝、書籍、電器、飲食以及各種生活用品等等,無所不有。每到夜晚,以五山路和中山大道路口為中心,夜市燈光亮如白晝,人流如織,直至深夜。那時的廣州不夠漂亮,甚至有點亂,但夠有味!

成都允許擺攤,廣州何時重現昔日的煙火氣


近20年來,廣州的城市發展迅速。以舉辦十運會、亞運會為契機,大力整治環境,城市越來越現代化,摩天大廈林立,越來越有國際範兒。然而在“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十年一大變”的建設過程中,城市離人性化卻越業越遠。舉個例子,從科韻路沿著中山大道、天河路一路向西,直到火車站,我們幾乎看不到沿街便利店,如果你走在路上,想買瓶水或買包紙成了天大的難題。在交通設計上不是以人為本,而是以車為本,騎車難、過馬路難成了家常便飯。車越來越多,路越來越堵。城市越來越高大上,生活卻越來越不方便。

曾經,李總理就在會議中公開指出:

有的城市規劃、管理觀念存在偏差,一味追求“環境整潔”,犧牲了許多小商鋪。這樣的城市其實是一座毫無活力的“死城”。

一刀切地嚴禁佔道經營,確實能讓城市看上去很美。但缺乏人情味和煙火氣,不僅不方便群眾生活,更是斷了弱勢群體的生路。這樣的城市無論多麼整潔有序,都是冷冰冰的。

煙火氣本不該成為稀缺資源,混雜的市井氣本不該被泯滅。

成都允許擺攤,廣州何時重現昔日的煙火氣


城市現代化與管理人性化二者並不矛盾,完全可以處理得更好。

在這方面,成都已經做出了表率。

希望廣州重現昔日的煙火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