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拖延,心向陽光

斯蒂芬·蓋斯《微習慣》

001:生活中最強大的武器就是堅持,因為這是讓行為轉變成習慣的唯一途徑,而且當非習慣變成習慣,也就意味著你確實從與大腦對抗變成與其合作了。

002:只有先養成習慣,才能將其培養得更強、目標更大。如果你想養成某個習慣,只需要不斷重複這一行為,來增粗神經通路。如果你想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每天讀5頁和每天讀100頁的效果,其實是一樣的。

告別拖延,心向陽光

003:微習慣的目標是100%成功,而不是99%,完全成功的感覺對維持較高的自我效能感很重要。一天都不要偷懶,因為堅持才能防止你受到打擊並前功盡棄。

004:選擇和制定自己的微習慣時,設想一下你過得最艱難的一天會是什麼樣子,不要設想最輕鬆的時候,要設想最困難的時候,如果你在疲憊,壓力山大、極其忙碌的時候還能完成某件事,那麼你每天都能完成它。這樣考慮過,這件事就可以列為你的微習慣。

005:一旦你成為養成健康的新習慣,一切都會變得輕鬆起來。每天早上自動起床,吃一頓健康的早餐,然後去健身,而不是和大腦持久戰鬥。付出很少的努力就能做正確的事情,這對於許多人來說可望而不可即,因為他們只能看見這種穩定性的陰暗面:大腦如何強迫他們吃垃圾食品、看電視、抽菸和咬指甲。但是。壞習慣有多可怕,好習慣就有多神奇。

告別拖延,心向陽光

006:微習慣養成的8個步驟:

①選擇微習慣和計劃

※列一張簡要的習慣清單,重要習慣自然一目瞭然,這就是第一步的參考清單

※同時追求的微習慣不要超過4個

※習慣的計劃依據,是過得最艱難的一天,而不要設想最輕鬆的時候。

②挖掘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不是同齡人的壓力和別人對你的期待,而是源於你的生活觀念和內心真實感受

※列好習慣後,要問自己為什麼要實現它們,不斷問下去。

③明確習慣開關,將其納入日程

這裡介紹的開關有時間和行為方式2種。具體根據自身實際選擇開關,如果能將習慣融入到自己的日程中,那麼這個習慣將更加牢靠穩定。

④建立回報機制

※不是所有工作需要換取回報。比如完成微習慣的成就感本身就是一種回報。

※將行為與完全不相關的回報建立關聯,一段時間後,大腦就會把這個行為和回報聯繫起來。 看搞笑視頻也可作為回報獎勵哦,不錯不錯。

⑤記錄和追蹤完成情況

※手寫記錄更有效果

※養成睡前檢查的好習慣

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超額完成比制定大計劃更好。

⑦服從計劃,擺脫高期望值 不要由於自己微習慣養成一段時間後,就暗中膨脹自己的目標,保持原來的微習慣不變。

⑧留意習慣養成標誌

※沒有牴觸情緒

※身份認同

※行動時無須考慮

※你不再擔心自己會忘記

※不會因為堅持習慣而產生情緒波動

※它很無聊

5微習慣策略需要注意的

①要完全認同微習慣,不要偷偷在心裡提高習慣目標

②滿意小小的進步

③感到強烈牴觸,後退並縮小目標

告別拖延,心向陽光

007:如果沒有產出什麼結果,再大的決心也毫無價值

008:微習慣會強迫你邁出第一步,因為這實在太簡單了。即使你邁出這一步後馬上就回到了舒適區,明天仍然會走出來,你最終會邁出第二步。微習慣用一種感覺安全、給你力量的方式讓你直面懷疑和恐懼。你會發現鍛鍊並不難,自己也能做到。你會發現每天寫作原來是件很輕鬆的事,而且寫作障礙是一種能夠促進自己的預期成真的自我實現預言。你會開始多讀書,家裡會變得更乾淨。你一直以來想做的任何事都可能實現。

009:遠離恐懼、懷疑、膽怯或猶豫 行動是征服這些消極情緒的是佳武器。 如果你經歷過一件事而且發現它並不可怕,那麼恐懼就會消失。

010:熱情遞減法則”不是一條真正的法則,而是我創造的術語,因為它比對應的經濟法則“邊際效用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更好理解。這條經濟法則認為,吃第五塊比薩時的愉悅感會略低於第四塊時的,吃第四塊時的又略低於吃第三塊時的。我們在進行重複行為時也存在同樣的現象。

告別拖延,心向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