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當高質量綠色發展“開路先鋒” | 麗水交通運輸系統今年聚力實施交通“六提工程”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我省全面推進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的關鍵之年。記者從4月14日召開的全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將聚力實施交通“六提工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暢途,奮力當好高質量綠色發展“開路先鋒”。

  提升基礎設施。今年將全面完善規劃體系,做好《麗水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1-2050年)》《麗水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完成我市境內合肥至溫州、蒼南至慶元、縉雲至江山(廣豐)等高速公路線位論證。會同有關部門編制麗水山居圖規劃、國家公園基礎設施規劃等專項規劃,完善重點區域路網布局。同時,搶抓逆週期調節重大機遇,用好用足投資、金融等利好政策,保障交通項目資金投入、用地指標。全力促前期、破難題、抓進度,年度計劃完成公路水運投資67.2億元,比2019年計劃增長12%以上。確保建成322國道龍泉安仁至西街段改建工程、235國道景寧溪口至澄照段改建工程、42省道縉雲縣潛陳至壺鎮段改建工程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景文高速、330國道塔下至臘口段改建工程、330國道縉雲東渡至永康交界段改建工程等續建重大項目,及早開工235國道松陽段改建工程、528國道遂昌新路灣至石練段公路改建工程、330國道青田溫溪至船寮段改建工程等項目,進一步深化青文高速、322國道龍泉安仁段、慶景青公路等重大項目前期。

  提質運輸服務。加快發展甌江航運,開展江海聯運調查研究,努力補齊水運發展短板。加快全市縣、鎮、鄉、村的運輸場站建設,建設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900個,打通物流體系“最後一公里”。繼續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行動,落實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ETC通行優惠等政策。加快“互聯網+”融合發展和城鄉交通一體化發展,建設網約車聯合審批網上許可系統,提升出租車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引導傳統客運行業轉型升級,鼓勵“互聯網+客運”發展新模式、新業態。

  加快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全面推行《汽車站場潔化、綠化、美化管理規範》,確保建成鄉鎮運輸服務站33個、農村港灣式停靠站313個、更新農村客車86輛,城鄉交通一體化發展水平5A級縣達8個。提升水路貨運量,完成水路貨運量255萬噸。推進運輸設施裝備升級,淘汰老舊營運車輛503輛,新增和更新城市公交車、出租車中清潔能源車比例達100%。

  提標民生交通。繼續深化高水平“四好農村路”建設,凝聚清零攻堅合力,新改建和改造提升農村公路1020公里、提升改造渡口渡船項目33個、路面維修工程806公里、普通公路服務站54個、危橋病隧13座,全面完成三年行動計劃。蓮都、青田、縉雲、遂昌、松陽、景寧、慶元開展省級示範縣創建,加快推進各縣(市、區) 創建“四好農村路”示範鄉鎮。持續推進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創建, 8月底前完成普通國省道大中修266公里,確保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路況指標PQI分別達到94和93。加快美麗經濟交通走廊串景成線,推廣應用《大花園(國家公園)公路建設規範》《高速公路服務規範》等,升級改造高速公路服務區,計劃完成美麗公路600公里、美麗航道60公里,青田縣創建美麗經濟交通走廊省級達標縣。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持續推進城市交通治堵,發展微公交線路11條,新建公交站點20個。

  提效行業治理。組織實施行政執法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基層綜合執法規範化建設試點。全面推行交通運輸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等“三項制度”,推廣應用省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管理與服務平臺並統一執法案卷文書。推進“非現場執法”工作和“掌上執法”應用,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等執法監管工作,“雙隨機”事項覆蓋率達到100%。加強公路治超和非法營運查處力度,嚴厲打擊“百噸王”和超限100%以上嚴重違法超限超載車輛,推進普通公路治超非現場未處理數據納入高速公路違法失信清單管理工作,加強高速公路入口治超。以整治“黑車”“黑站點”“黑企業”為重點,推進道路運輸領域 “打非治違”,對“三無”船舶等進行重點排查整治。深化數字監管平臺應用,提升科技監管的能力。繼續推進安裝“兩客一危”智能監控專項行動,車輛智能視頻監控報警改造完成率達100%。升級危貨道路運輸管理與服務系統,深化與公安、應急、生態環境等部門的12個互聯協同應用場景建設,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形成監管合力。

  提級安全保障。貫徹“防疫工作要慎終如始”要求,毫不鬆懈地抓好疫情防控,指導督促客運企業、公共交通企業、復工項目單位等持續落實落細工作舉措,全力做好境外歸來人員的運輸保障。夯實安全發展基礎,突出抓好企業主體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落實,加強安全監管隊伍建設,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會同公安等部門深入開展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加大事故多發點段整治力度。加強預防管控和應急處置,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完善和落實好農村客運安全監管方式和客貨運實名制工作。提升交通應急保障隊伍,完善交通運輸行業的應急指揮信息管理系統,修訂交通行業職責相關聯的應急預案。藉助交通體制改革契機,探索公路、運管、港航“三位一體”綜合應急搶險模式。

  提速改革創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動政務服務由網上、掌上可辦向好辦、易辦轉變,推進市縣兩級依申請交通政務服務事項接入政務服務2.0平臺,線上線下辦事渠道全面接入“好差評”系統。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分類推進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改革舉措,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深化應用基於“浙政釘”的部門間“最多跑一次”協同辦事系統,推進政務運作高效協同。推進交通運輸綜合改革,完善農村公路財產保險機制,推行農村渡口水毀保險。探索培育農村公路運營新模式,推進城鄉公交擴面提質,深化渡運公交化改革。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交通幹部隊伍,穩步推進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加強交通運輸行業黨的建設,深化“清廉交通”“最美行業”創建,為交通運輸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記者 阮春生 通訊員 吳錫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