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懟驚雷是陽春白雪對下里巴人嗎?

#心晴計劃#

近日,一場由流行歌手楊坤和MC六道(喊麥歌手)對於歌曲《驚雷》的罵戰引發了網友的關注。(文末準備了小驚喜)

事情的大致經過就是,楊坤在聽了驚雷之後,大呼這首歌要曲子沒曲子,要旋律沒旋律,隨後MC六道回應,音樂不分高低貴賤,能被人喜歡的就是好的,驚雷比你楊坤任何一首歌都要火,而在前天楊坤再次回應,咖啡和大蒜我都喜歡吃,但是驚雷就算了,再次將這件事推向了風口浪尖。音樂的“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從來都是一個討論的話題,如何看待,應該要有自己的見解,切不可隨大流亂站隊。

楊坤懟驚雷是陽春白雪對下里巴人嗎?

楊坤描述驚雷


楊坤懟驚雷是陽春白雪對下里巴人嗎?

六道回應


先從傳統流行音樂角度來說,以往的一張唱片,專輯所耗成本巨大,在一次次創作的過程中,音樂製作人們往往對填詞,譜曲,推廣各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心血,甚至一個用詞,一個音符,反覆推敲,只為帶給大家最高的聽覺享受,但是網絡音樂的流行讓這個行業有走向沒落的趨勢,一小部分傳統歌手已經開始“跑路”轉行,雖然傳統音樂依然有一大批的粉絲們,但是不可否認的傳統音樂的市場正在慢慢的被蠶食。

再說喊麥類似的網絡歌曲,可以說是近幾年的短視頻的風靡帶火了太多的網絡歌曲,大家是不是經常發現很多歌曲你會哼哼就是不知道名字,甚至不知道具體歌詞,但是你就是對他記憶猶新,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洗腦神曲”。在現在的平臺,你的歌只要好聽十五秒就夠了,這要能給人用十五秒配個視頻放就行了,他就滿足能火的基本條件了。此外,喊麥歌曲的成本低廉,只用填詞後用一種“動次打次的”節奏韻律較強的形式唱出來了就能播出,沒有太多嚴格意義的篩選,審核,這樣就為更多人降低了創作門檻,於是乎這麼多喊麥歌曲中有那麼一兩個能火也很正常吧,畢竟這些曲子還是源於生活的。

楊坤懟驚雷是陽春白雪對下里巴人嗎?


個人理性的評判,楊坤不喜歡六道,是他從音樂人角度做的評判,大眾喜歡驚雷,是基於生活的精神享受,這兩者並不衝突,我覺得觀眾喜歡流行歌曲,是喜歡的他後面的故事,喜歡的是創作者真情實感的流露,而對於現在很多的網絡音樂,說喜歡也罷,其實更多的是對節奏韻律的一種直觀衝擊,享受其帶來的聽覺上的快感,在不同階層的大眾審美下,的確會有不同的評判,從藝術層面來說,驚雷的確差了很多,他是一種快餐文化,從流行角度來說,它已經達到了創作者的目的。

其實音樂有或沒有高低之分不是你一個人的價值體系建構的,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和受教育程度,所受的文化影響都在建立著他對流行音樂的審美。這樣經過長時間的洗禮,會留下被大眾喜愛的東西,那些叫做藝術,而那些沉寂在歲月的長河裡的,是生活。李宗盛說過,“各位的審美決定我們這個時代音樂的面貌。”流行藝術歌曲和喊麥網絡歌曲我覺得可以並存的,而且雙方應該對彼此擁有一定的尊重和理解,但是從我個人角度來想,我覺得這個時代音樂的主導者,絕對不應該是驚雷。

楊坤懟驚雷是陽春白雪對下里巴人嗎?

不同的器材發出不同的聲音,不同的人也能唱出不同的旋律,百家齊放才是真的好


最後本文作者剪輯了幾小段音頻,帶著大家回憶一下各個年代的經典歌曲(所選曲目有限),喜歡的可以點個贊,關注博主,如果你有更好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非常抱歉,音頻只能上傳一個,故合在一起中間靜音隔開,麻煩各位看官自行調節

60-70年代0-3:30秒 80-90年代3:45秒-9:04秒 00年代-現在 9:13秒- 剩下的尾部)


以上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音頻為自行剪輯,歡迎轉載,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