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要有度,這3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別打

儘管"棍棒教育"屢屢被人們吐槽,現在的家長們也改用了"鼓勵教育",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每每孩子調皮搗亂的時候,作為父母偶爾還是會有想要打孩子的衝動。

尤其是那些脾氣本身比較暴躁的人,在本身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孩子還不聽話,偶爾控制不住情緒打了孩子也是難免的。

不過打孩子這件事也大有講究,畢竟未成年人身體各個器官還沒有發育完整,若下手沒有輕重,有時候可能會釀成大禍。

打孩子要有度,這3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別打

案例

芳芳和丈夫工作都比較忙碌,平時經常加班,於是就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來帶。

如今孩子已經上了小學,可在學習這方面一直都追趕不上,這也讓她心急如焚。

為了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讓他在學習上有所提高,芳芳不得不換了原先酬勞比較高的工作,換了一份比較輕鬆的工作。

這樣每天就可以早早下班輔導孩子的功課。雖然收入少了一半,但她認為值得。

打孩子要有度,這3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別打

可是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芳芳發現孩子在學習上很不自律,一門心思總想著玩,這也讓她非常懊惱。

有一回,兒子放學回來第一時間不是做功課,而是打開電視又開始看。

芳芳見狀就急忙讓兒子關了電視,沒想到兒子卻彷彿沒聽到一般,爺爺奶奶也在幫腔,說讓他飯吃好了再寫。

打孩子要有度,這3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別打

看到兒子如此不積極,老人又寵溺,芳芳氣不打一處來,立刻走過去一巴掌甩了過去。兒子很顯然被打蒙了,一下沒有反應過來,過了好幾分鐘才開始哭。

到了吃晚飯的時間,孩子就一直嚷嚷著耳朵疼,一家人這才重視起來,趕緊將孩子送醫院。

到了醫院,醫生了解完事情經過以後也嚴肅的告訴芳芳:再怎麼生氣也不能打臉和耳朵,下手沒有分寸很容易導致孩子面部神經受損或者聽力出現障礙。

還好這次孩子沒什麼大事,但過段時間還是要複查。聽完醫生的話,芳芳也開始自責,覺得自己教育孩子太過於莽撞了。

打孩子要有度,這3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別打

這3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別打

關於"如何打孩子",其實很多過來人都有不少心得體會。有的家長甚至發明出了打孩子的"神器",力求做到讓孩子覺得肉疼,又不會影響到身體健康。

其實,不管再怎麼注意,打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風險。打孩子要有度,這3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別打。

1、臀部

可能很多家長一致都認為臀部是最安全的地方,畢竟這個地方肉多皮實,孩子扛的住。

但實際上臀部卻分佈著大量的神經,打孩子的時候很容易導致這個部位的神經受到損傷,導致身體發育異常。所以,大家在下手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

打孩子要有度,這3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別打

2、臉部和耳朵

所謂打人不打臉,之所以這麼說,不僅僅是顧及到孩子的自尊問題,更是因為這兩個地方比較脆弱,如果下手太狠很容易留下後遺症。

臉部和耳朵都是非常敏感的地帶,而且直接關係到聽力的發育,若是下手太重容易導致耳膜破裂聽力受損,到時候再後悔也已經晚了。

打孩子要有度,這3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別打

3、腦袋

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部分,打孩子不能打腦袋也是眾所周知的。不過有的人卻認為後腦打一打應該沒問題。

其實這種想法非常錯誤,後腦勺也分佈著非常密集的神經,若是經常沒輕沒重的打,對孩子傷害很大,甚至影響智力發育。

打孩子要有度,這3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別打

老話說不打不成才,適當的給孩子懲罰也有必要,但不應該建立在暴力的基礎上。

如果想讓孩子在體力上得到懲罰,可以採用蹲馬步或者做俯臥撐等等方式,家長們不一定非要動手,這樣既傷害孩子身體,又破壞親子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