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周口:黨建引領 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蓬安周口:黨建引領 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圖片社區志願者和幼兒園小朋友開展活動。

1

● 易立權
  蓬安周口街道在加強基層治理的過程中,探索出“大黨委”參與社區治理、推行社區“1113工作法”、社區黨員“雙報到”等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成效顯著,使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A 整合資源參與社區治理
  周口街道磨子西街社區,轄區人口16698人,6000多戶,但是轄區改制企業有31家,下崗人員數量達到6000多人。該社區又處於城鄉接合部,人員複雜,給基層治理帶來了較大挑戰。
  “我們社區工作人員少,基層治理、黨員教育、群眾服務各項工作任務重、挑戰大,光依靠社區的力量,工作搞起來就有點‘老牛拉大車’的感覺。”磨子西街社區黨委書記劉西鳳告訴筆者,社區幾年前便開始琢磨整合更多的資源參與社區治理,成立“大黨委”的思路越來越明晰。
  磨子西街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積極統籌資源,聯合共駐單位成立社區“大黨委”,著力構建多方參與、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社區黨建新格局,並從2018年11月16日獲得批覆,並正式開始施行。


  在施行過程中,磨子西街社區創新了“三單工作法”:群眾下單、“大黨委”派單、共駐單位接單等工作法。
  以該社區轄區內的周口小學為例。社區“大黨委”給周口小學派單。周口小學黨支部要到社區報到,實行共建共駐;周口小學黨員教職工到社區報到,積極開展志願服務;“一幫一”活動,由周口小學幫扶兩名學生,並每月給留守兒童輔導一次,幫助學習兩次;負責教育巷白色垃圾清理及學生出入的道路安全維護。
  “以前周口小學學生放學後有在馬路上亂穿,以及在路面亂丟垃圾的現象,派單給學校後,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劉西鳳說。
  周口街道辦黨工委負責人表示,實踐證明,成立社區“大黨委”,構建社區黨建新格局,基層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這一模式正在整個街道推廣。
B 推行社區“1113工作法”
  除了成立“大黨委”參與基層治理,蓬安周口街道還探索出建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行社區“1113工作法”等基層治理新模式。
  磨子東街社區便是“1113”工作法的推行者之一。該社區黨委書記姚曉初告訴筆者,“1113”工作法便是一個綜合服務大廳、一個群眾文化宣傳陣地、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三個志願者服務隊。

  凡有所需服務項目:撥通熱線電話,就是吹響志願者出征的號角。社區訂立每年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不得少於1000件目標,實現隊伍、活動全覆蓋。
  姚曉初告訴筆者,磨子東街社區老舊小區多,涉及居民水電,房屋漏水等具體的問題很多,需要進行服務。而此前,社區因為資金、人手短缺等原因,這些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另一方面,社區又有黨員300多人,包括基層幹部、退休的企業領導、退伍軍人等,他們退休之後,願意為群眾做點實事。59歲曹習瓊是原蓬安捲菸廠的退休職工,她退休後就閒不住,成為了社區志願者,一心想著能為老百姓多做點事情。
  “我們通過摸底後發現,社區有這個需求,願意幫群眾做事的又很多,就差一個平臺和好的機制。”姚曉初說,這是推行“1113”工作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去年10月,“1113”工作法正式開始推行,當年便取得很大反響。“有些居民小組長收入200多元一個月,但是每天還出滿勤,特別是疫情期間,志願者白天黑夜都在值班,這種精神確實令人感動。”姚曉初非常感慨。
  社區副主任王英抱出厚厚一摞資料,這是社區“1113”工作法記錄,每一本都裝訂成冊,記錄時間、地址、服務對象、聯繫電話以及事件內容等。

  今年3月14日,該社區百順街31號附1號1幢周某家因為線路短路引發火災。接到群眾反映後,社區幹部,黨員、群眾,特別是協警、居民組長黃康成,黨員段平西衝在最前,冒著濃濃煙火,不顧個人安危,第一時間拿上滅火器趕赴現場,趕在消防員到來之前撲滅了大火。周某家因為滅火及時,未造成其他財產損失,特意製作了錦旗對社區表示感謝。
  “百順街這一帶街道比較窄,消防車輛進入速度會受到影響,而火情不等人,在火勢還較小的情況下,我們的社區志願者隊伍,第一時間進行了處置,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損失。”姚曉初說。
  “打開記錄冊,可以看到自己什麼時候,在哪裡給群眾做了什麼事情,有文字有圖片,記錄得清清楚楚,自己很有成就感,也能教育下一代。”黃康成說。
C 到社區開展“雙報到”志願服務活動
  蓬安縣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幹部到社區開展“雙報到”志願服務活動,也是周口街道創新基層治理的辦法之一。
  今年2月,蓬安要求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持續做好本單位黨員到社區開展“雙報到”志願服務活動,充分利用錯峰上下班彈性工作機制建立AB崗,即:A崗在單位上班,B崗到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有效解決了防控一線人員緊缺的問題。

  來自蓬安縣委辦、蓬安縣委組織部、蓬安縣委老幹部局的黨員幹部,來到筆架山社區集合報到,該社區負責人就近期社區防控注意事項和防控重點進行了說明和安排。
  隨後,所有人員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開始一天的工作。鄧朝維是蓬安縣委組織部的一名黨員幹部,在蓬安縣實行AB崗工作制後,他便到筆架山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目前,他主要參與城中市場的疫情防控,每天都要對進入市場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同時還要到市場內進行巡邏,查看是否有人員未戴口罩或未正確佩戴口罩。
  像鄧朝維一樣奔走在防控一線的機關黨員幹部還有很多,他們在把本職工作做好的同時,衝鋒在前,積極配合各社區做好入戶摸排、點位防控以及防控知識宣傳等工作。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蓬安縣廣大機關黨員幹部紛紛投身基層一線,無私奉獻、衝在前線、作出表率,贏得群眾紛紛點贊。
  “除了‘大黨委’參與社區治理、推行社區‘1113工作法’、社區黨員‘雙報到’等模式,我們的志願者還參與舊城改造、街面巡控、消防演練等工作,構建出方式多樣、適用有效的基層治理模式。”周口街道辦黨工委該負責人說。

來自南充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