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投董事長錢智民:疫情之下重新檢視世界一流戰略

國家電投董事長錢智民:疫情之下重新檢視世界一流戰略

4月10日,國家電投召開2020年第二次黨組(擴大)會,總結第一季度工作,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集團公司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國家電投黨組書記、董事長錢智民在講話中對公司“2035一流戰略”提出了再思考再認識。

國家電投董事長錢智民:疫情之下重新檢視世界一流戰略

錢智民

在今年的年度工作會上,我講了站在“兩個大局”的歷史方位,深刻認識“2035一流戰略”的國家使命與重要意義這個重大問題。為什麼間隔三個月又來談這個問題,是因為過去的這三個月可不是一般的三個月,往後的三個月也不是一般的三個月。正如巴菲特所說:“疫情前,我一輩子只見過一次美股熔斷,最近沒幾天就見了三次”。從這個視角來看的話,同志們就知道這三個月絕不等同於平常的三個月。這個時候檢視一下“2035一流戰略”,跟同志們再來一起思考,再來一起認識,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第一,“2035一流戰略”是推動清潔低碳轉型,引領能源革命的重要一極。

年度工作會上我們談到,工業革命的核心本質就是能源更替轉換的革命。過去二十年,全球風電、光伏發電規模增長了100倍,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全球遙遙領先,海上風電、陸上風電、裝備等方面我國已經走到了第一陣列,歷史給了中華民族重大機遇。國家電投光伏裝機全球第一,清潔能源裝機全球第四、國內第一,新時代給予了我們引領能源變革的戰略機遇,國家能源戰略也要求我們做能源革命的領跑者。

現在,因為全球疫情導致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疫情將進一步加快推動能源轉型、能源革命,數字技術、智能技術、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使得能源電力行業和其他產業充分融合,將產生非常大的新產業或者非常有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這個融合目前已經發生了,趨勢是誰也阻擋不了的。我們看到,國際上有些做互聯網的企業也都在往前推進新的能源業態了,而且推進的速度不是傳統的能源電力企業所能夠比擬的。互聯網發展起來後,原來銀行跟銀行的競爭,變成了銀行跟支付寶的競爭;原來商場跟商場的競爭,變成了商場跟電商的競爭。全球疫情推動了這樣的轉變,也推動了互聯網與能源的融合。作為傳統的能源電力產業,也要做這樣的轉變。以後我們的競爭夥伴,說不定就是華為,也可能是阿里巴巴,或者是另外一個後起之秀了。疫情之後,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會推進得很快,跟電力的結合未來也會非常有競爭力。所以,數字化跟能源和電力的融合才是未來的方向,我們應該跟數字化、智能化、互聯網緊密地結合起來,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站在能源革命的前列來擁抱未來的發展。

第二,“2035一流戰略”是應對大變局,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能源科技是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體現,我們是唯一承擔了兩個國家重大專項的央企,同時擁有風、光、水、火、核等所有的電源品種,我們是世界能源競技場上的運動員。自豪一點地說,我們應該成為優秀運動員,也就是在國與國競爭當中應該做出自己的貢獻,證明我們是優秀運動員。

疫情發生後又是什麼情景呢?上次會上我講了一個例子,說的是在長跑跑道上,如果你和競爭對手距離遠的話互相沒有任何影響,各跑各的,但是接近的時候,運動員的手也動起來了,腳也不安穩了,競爭就激烈了。像中美關係,目前實力接近了,所以這時候競爭就激烈了。結合現在的疫情,我又想到,跑步跑到這個時候,疫情就如同眼前一灘泥坑,到了這灘泥坑的時候再跑步,能夠適應的人把其他人的距離拉得更開,但也有人可能滑倒摔了一跤後就從此起不來了。現在疫情確實放大了這種競爭的實力關係,本來可能是領先1秒或者5秒,通過泥坑以後可能就領先了1分鐘或者5分鐘,甚至是1小時、幾天。假如這個時候有摔倒的運動員,可能就再也爬不起來了。這種競爭,我們要看得非常清楚,只有踩對了點,跑好了,才可能在競技場上成為優秀的運動員。

第三,“2035一流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

年度工作會上我們講,能源轉型是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增加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舉措、重要支撐。能源安全是大國博弈競爭的戰略高地。國家電投已具有相當於歐洲主要國家的裝機容量,而且我們還確定了世界一流清潔能源的目標並付諸行動,具備了大多數能源企業不具備的優勢和條件。所以,我們應該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上作出能源擔當。

這一次疫情使這種趨勢更加凸顯。最近,油價、氣價就像過山車一樣,波動很大。我國2019年油的對外依存度是72.5%,氣的對外依存度是45.2%,如果油、氣發生重大問題,國家就會碰到一個重大的危機和風險。假如沒有大規模地運用清潔能源,沒有把能源結構調整好,國家能源保障線就會非常脆弱。同時,集團公司還承擔著能源工業互聯網這項重要任務,安全是它非常核心的組成部分。這是中央給予我們的責任,賦予我們的使命,這確實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地方。尤其在當下疫情非常時期,更要未雨綢繆,提前研判謀劃、積極推進,我們應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我們的貢獻,特別是在能源生態文明建設上、在能源安全上發揮我們的作用、體現我們的擔當。

第四,“2035一流戰略”是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成長的重要平臺。

年度工作會上我們說,在加快推進集團公司從傳統能源企業向一流清潔能源企業轉型中,需要大批敢於擔當的經營管理人員,需要大批勇於創新的科技人員,需要大批善作善成的大國工匠。這方面集團公司三支隊伍建設已經做了安排,現在還在落實當中。集團公司幹部員工平均年齡39.6歲,實現世界一流清潔能源目標是2035年,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同志都能見證我們實現“2035一流戰略”目標,見證我們的成就,並且在這當中建功立業、展現價值。

我們只有將個人的價值融於企業、融於時代才是真正、持久的幸福。我在不同場合都說過,一個人很容易滿足,很容易快樂,但是最持久的快樂和幸福,實際上是把個人的追求、個人的能力跟集體、企業、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作為企業,要始終把員工的利益、訴求擺在第一位。這次疫情發生後,我們首先做的就是關心每名幹部員工,當時黨組用的詞叫“人命關天”,要求把幹部員工的安全健康放在最高的位置。黨組要求部門負責人要把部門每位員工的情況瞭解清楚,把中央決策部署、黨組要求及時傳達給每名員工,期間領導小組還給每名員工寫了4封信傳遞關心關愛。

疫情過後,要更加強化這種關心員工、帶隊伍的能力,集團公司已經建立了“SPIC——家園”微信群,黨組跟基層員工建立起了緊密的連接,可以即時瞭解基層的訴求和真實情況。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大幹部員工隊伍建設力度,目前已經建立了包括年輕幹部人才庫在內的一系列人才庫,我們需要年輕幹部一棒接著一棒跑、一茬接著一茬幹,同時也在推進財務、審計、紀檢監察、專職董監事、科研、安全和黨建等多方面的人才隊伍建設工作。

要加大力度培養複合型人才。現在最缺的就是複合型人才。現在“走出去”的同志們知道,我們最擔心的是項目拿下來了,但缺少複合型人才,管不了、管不好這個項目。最近我們在商量,準備在全集團,甚至集團外找幾十個人,先補一補專業、語言等基礎知識,然後就派到海外的崗位上去進行影子培訓。同時,也準備招聘一定數量的高級管理人才,然後送到國內優秀的甚至是國際優秀的企業去做在崗培訓,讓這些人才發揮自己的所長,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點。對於有培養價值的具備複合型特點的年輕同志,可以放到黨建、巡視、紀檢監察、審計等崗位上鍛鍊培養,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集團總部從現在開始試行績效面談了。凡是直接主管和你的直接下屬至少一個季度大家要交換一次意見,聽聽有什麼想法,工作幹得怎麼樣,做得好的充分表揚,不足的地方及時提醒,同時聽聽他對個人發展上還有什麼想法和訴求,如要不要做一些什麼培訓等。這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探索,也是體現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的重要手段方法,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通過這次疫情防控,黨組織在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起到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這是一個重大課題,我們要持續深化研究實踐,切實發揮好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這一獨特優勢。

目前,國際上疫情還在蔓延。對此,國際上一些學者和知名人士發表了一系列觀點、認識和判斷,可以肯定的是,疫情將會使這個世界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是如何變化,變化朝什麼方向,還存在著不確定性。對我們能源企業來說,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未來的趨勢將會由於疫情成倍地放大或加快這種變化;還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們在“2035一流戰略”的征程上不能停頓,要加快步伐,努力追趕這種變化、適應這種變化、引領這種變化,最終實現我們宏大的奮鬥目標。

(根據記錄整理,標題為編者所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