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外賣改變了交易模式,餐飲商家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中午吃什麼?如果你問你的父母,他們會打開冰箱看看有什麼然後決定中午做些什麼,媽媽做什麼我吃什麼;如果你問一箇中學生,他們會走進食堂看看有什麼然後決定去哪個窗口排隊購買,什麼好吃我買什麼;如果你問你身邊的同齡人,他們會打開外賣app看看有什麼然後對比一下優惠力度決定點什麼下單,哪個優惠力度大我點哪個。你仔細思考一下你的消費習慣是什麼時候發生改變的。


美團外賣改變了交易模式,餐飲商家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2013年我考上了大學,2013年9月美團外賣立項。在大一的時候,到了中午進入食堂挨個窗口去看決定中午吃什麼。可以想象到等我畢業工作以後,依然是這樣的習慣到吃午飯的時候,去公司的樓下看看有什麼吃的,然後買一些。如果這樣的消費習慣不變,餐飲門店的模式就會依舊保持優勢地位。


美團外賣改變了交易模式,餐飲商家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2014年我讀大二,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這個晚一點才開始的)開始在校園地推,先是點外匯送飲料,然後是立減3,立減4,立減5新用戶滿25減24,在滿減,優惠券,紅包的轟炸下,經常能夠幾塊錢吃到一份午飯。隨著外賣大戰的進行,商家開始刷單,中午去美食城吃飯,按照美食城老闆的指示操作下單,我不僅能夠免費吃一餐中飯,有時候老闆還會加微信或是支付寶給我轉一個紅包。從那個時候開始,去食堂吃飯的次數少了,點外賣等電話下樓取餐成了常態。有大額滿減在食堂也就不香了。

美團外賣改變了交易模式,餐飲商家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以前的交易場景建立在食物色香味俱全,看起來誘人聞起來流口水,然後支付購買;現在的交易場景建立在滿減,優惠券,紅包,配送是否及時上。決定你支付的消費習慣已經發生了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餐飲門店的優勢已經不存在了。在這種情況下餐飲商家試圖和美團掰手腕基本上是不現實的,即便是餐飲協會也不現實。除非能夠改變這種消費習慣。


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中午吃什麼?” 只有等到商家能夠給出新的答案的時候,才能夠不被美團吸血。說一下,我的想法吧,以後餐飲商家可能面對的不再是個人,而是公司。大公司有自己的食堂,絕大部分的公司會給自己的員工餐補作為福利。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不同類型的商家抱團,共同去開發公司,從週一到週日為公司的員工提供7種不一樣的午餐,午餐的平均價格控制在公司每個員工的預算之內。提前給你規劃好中午吃什麼,這樣就不用個人做選擇和決定了,關鍵是不直接由個人花錢。員工會反饋飯菜的口味,分量等問題,消費的習慣又迴歸到食物的色香味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