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事件:結果早已成定局,媽媽的愛毀了這個天才

作為一名熱心網友,孫楊事件我也在持續關注著,回首整個事件,通過一些文章和資料,我們不難分析得出,孫楊之所以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很大原因是孫楊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出了偏差,最終才釀成了現在的悲劇。


孫楊事件:結果早已成定局,媽媽的愛毀了這個天才

一.事件的大致時間線

2018年9月,孫楊在住處接受了國際興奮劑檢查管理公司賽外檢測,孫楊因質疑檢測人員身份,雙方發生爭執檢查未完成。

2019年1月,國際泳聯在舉行完聽證會以後,作出決定表示孫楊在藥檢上沒有違規。但是國際反興奮劑機構表示不認可,上訴國際體育仲裁法庭

2019年7月,因孫楊在藥檢上的種種表現,引發了一些選手的在光州世錦賽對他進行抗議

2019年11月 孫楊的二次聽證會在瑞士舉行,全程對外,孫楊和母親一同出席

2020年2月8日,國際仲裁法庭宣佈結果,對孫楊處以禁賽八年的處罰,幾乎宣判了孫楊職業生涯的死刑,孫楊隨即宣佈上訴瑞士聯邦法院

2020年3月,瑞士聯邦法院對外公佈所有案件延期,孫楊案擇日宣判

二. 事件中細節解讀

其實不管這個案件多久宣判,結果都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從這他們身上剖析出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1. 網友倒戈

當整個孫楊事件剛剛進入公眾眼簾時,輿論一致呈支持孫楊的態勢,當一個“民族英雄”遇到別人的汙衊和質疑,我們本能的反應當然是和他一起並肩,孫楊也在其個人的社交媒體上不斷公佈跟新的案情進展,這更讓很多網友深信不疑,不斷聲援孫楊。然而真相往往會隨著事情的慢慢發展,逐漸浮出水面,慢慢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有了一些更為具體的細節爆料,一些強有力的旁證的敲擊,網友們開始發現,這件事不是那麼的簡單,不是所謂的“民族尊嚴問題”,所有的矛頭瞬間都指向了孫楊和孫楊的媽媽。

2. 教練離隊

在一審結果剛公佈沒多久的時候,孫楊的的教練丹尼爾斯離隊,結束了與他多年的合作,這似乎讓本就微乎其微的翻案几率一下子被撲滅了火苗一般,一直以來,孫楊案反應最激烈的就是澳大利亞泳壇,丹尼爾斯本就是澳籍教練,他的離去是對孫楊失望了?還是迫於壓力?從他接受一些採訪來看,他可能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孫楊事件:結果早已成定局,媽媽的愛毀了這個天才

3. 母親遭批

對於孫楊母親的報道,在孫楊功成名就的時候大多數都是正面的,而孫楊事件發酵以來,先是國內媒體批判了孫楊母親在聽證會上種種寵兒表現,面對一場行業最專業的聽證會,孫楊媽媽屢次答非所問,偏袒兒子,企圖用自己的故事去博得法官的同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樣的道理 她難道不知道嗎?

接著國外媒體以“孫楊媽媽揭露中國泳協如何隱瞞兒子興奮劑呈陽性”為題,對長期以來孫楊媽媽的種種溺愛行徑進行了長篇報道,孫楊母親楊明365天為兒子煲湯的事情早就被外界熟知,即使在孫楊父親遭遇嚴重車禍的時期,母親在照顧孫楊父親的同時,為孫楊煲的湯也是沒有一天落下的送到孫楊手中,還因孫楊在國家游泳隊訓練沒吃到其他隊員自帶的牛排對國家游泳隊進行長文轟擊,宣稱自己的兒子訓練多麼多麼辛苦。孫楊除訓練外的所有事情均由母親打理,而正是因為如此,孫楊的媽媽楊明,逐漸成為了眾矢之的。


孫楊事件:結果早已成定局,媽媽的愛毀了這個天才

孫楊母親在聽證會結束後對媒體嚎啕大哭,再次為孫楊訴苦。

三.事件看孫楊的另一面

我們都知道孫楊外號叫“大白楊”,除了是對他身高體長的一種褒揚,其實多多少少也帶著那麼一點大男孩的意思在裡面,縱觀孫楊在賽場上的種種表現,往往顯得霸氣側漏,令人拍手稱快,拋去我們那份敬仰之心,其實在場外似乎他有很多值得改善的點。


孫楊事件:結果早已成定局,媽媽的愛毀了這個天才

1. 微博公佈檢測人員身份信息

在宣佈了一審孫楊敗訴被禁賽八年以後,孫楊隨後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公佈了當天藥檢的全部細節視頻,並且將藥檢官的全部個人信息未經處理發佈在了自己的微博平臺上,這也引來了網友的一片質疑,大量的網友因此斥責進行檢查的三個中國人是民族的敗類,撲面而來的網絡暴力讓三個檢測官蒙受了奇恥大辱,可那是他們的工作啊,對孫楊保有敬仰之心的同時,他們還是正常的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反而是孫楊出現了抗檢的偏激行為。孫楊的這種不成熟行為為他們三人帶去的網絡暴力後果我們可能無法想象,但是一個稍微有同情心和情商的人應該會慎重考慮,網友去對他們人肉搜索,進行人身攻擊,有何意義?況且這還是孫楊在視頻中口口聲聲承諾後作出的行為。

2. 參加節目較真全隊受罰

孫楊在參加《真正男子漢》節目中,他首先是小動作不斷,打斷教練講話,即使教練指出了問題,他依舊我行我素,有點搞特殊的意思,其次在節目中受了傷,未經隊長允許的情況下就去處理傷口,導致全隊受罰,有網友說孫楊作為國家運動員為國爭光,身體是很重要,但在部隊,服從命令是擺在第一位的,而且在全隊受罰中,只要所有人都認錯了,替罪的班長就可以免受責罰,只有孫楊一人執拗不改,過於較真,任性了。班長也是在其後的採訪中講到:孫楊有時候繞不過彎來。

孫楊事件:結果早已成定局,媽媽的愛毀了這個天才

除此以外,孫楊的“酒駕門”“換師門”等消息也是在這個時候被再次扒出說事,孫楊媽媽的“懟天,懟地,懟領導”條條朋友圈長文也都曝光於大眾之下,如果我們拋開孫楊種種的奧運光環,僅僅從普通的道德層面出發,因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是個普通人,他們家庭也是千萬家庭的一個縮影,就會發現他的故事實在太值得我們去好好反思了。

四.事件中家庭教育深思


孫楊事件:結果早已成定局,媽媽的愛毀了這個天才

①.撫養一個孩子很難,培養一個孩子更難

孩子的成長不容易,作為父母輩,嘔心瀝血幾十年,只希望孩子能夠獨立的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往往我們與孩子的生活不僅僅是吃穿住行,很多時候我們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多對他們心靈上進行教育,培養孩子一定是先為人,再做事,說起孫楊,我們很容易聯想起一個詞:巨嬰,孫楊父母對他的事業培養是傑出,但是對他的心靈培養是欠缺的,他就像一個巨嬰一樣,我行我素,因為太多小時候的行為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隨著年齡的增長,其他人便不願意糾正他其中的錯誤了。

②.孩子並不是總需要父母一味的無私貢獻

從小到大,孫楊的父母就給孫楊灌輸一個觀點,做一件事,要麼不做,要麼就做到最好,現在看來,這既成就了孫楊,也害了孫楊,孫楊母親會從小對孩子進行嚴厲的培養,而自從孫楊進入游泳隊有了一定的名氣以後,她更是成了貼身保姆,同時身兼經紀人,在內照顧孫楊一切的生活起居,對外幫著孫楊打點生意和工作上的事,甚至對於孫楊的私人生活,母親也是不斷操勞。孩子慢慢長大,就會渴望獨立,父母終究會有離開我們的那一天,你越抓的緊,有時候,松的越快。

③.不要一味的保護,該放手時就放手

小時候,家庭是我們的避風港,父母總是呵護著我們,可慢慢長大才會發現,社會是這樣的現實,沒有誰會像父母一樣對待我們,哪怕你是奧運冠軍,該受責罵的時候你就應該虛心聽取,身份不是擋箭牌,父母也不會總是救兵。好的父母應該是在對孩子承受不了的打擊時站出來給與幫助,不干涉他們自身的想法的前提下,讓他們自己更多有機會去外面闖,而不是方方面面全部卡控的死死的,用自己的羽翼覆蓋了孩子展翅翱翔的視野。孩子長大了,父母應該得體的退出,強烈的愛不是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合適的取捨,父母更應該注重消除孩子的依賴性,接受自己終將退出的事實,你的過度無保護很可能會害了他們。

④.予取予求會讓他內心受不了挫折

我們都看過這樣的漫畫“孩兒,只要你考100分就有糖吃,別的你都不用做了”,孫楊的母親可能正是這樣活生生的寫照。長期過分的滿足孩子的要求,會讓他們變的奢望,感覺自己一直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裡。一旦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就會內心受到極大的打擊,又或者當他們的表現不如意時,會讓他們本就脆弱的內心更加蒙上一層陰影,一次兩次還好,長此以往,指不定就會在哪一天就以一種“孩子”式的方法爆發出來了。


孫楊事件:結果早已成定局,媽媽的愛毀了這個天才

大膽放手讓孩子去承擔這個年紀應有的責任

孫楊於國家而言,他是個做出卓越貢獻的好男兒,於家庭而言,他是個滋潤在母親溺愛中的小男孩。司馬光曾說過:“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指教也”,大概意思是說做母親的,我們不擔心不慈愛,擔心的是懂得慈愛卻不懂得教育,結合孫楊的故事,這句話的道理更加的不言而喻,希望沒有第二個孫楊。#423頭條知識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