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44!疫情防控容不得抓而不實

1傳44!近期,哈爾濱發生聚集性疫情,傳染鏈條持續延長,備受關注。17日,黑龍江省紀委監委下發通報,對哈爾濱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追責問責。

“哈爾濱市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部分黨員幹部、公職人員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和僥倖心理抬頭,出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苗頭和不盡責不擔當不作為等問題”,有關通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所在,也為各地和相關部門敲響了警鐘。

新冠肺炎疫情遠比我們想象得複雜。哈爾濱發生的聚集性疫情,有一定客觀原因。但更應看到,這起案例暴露出諸多漏洞。

境外病例傳染本土病例,第一道防線失守;聚餐導致新一輪傳染,又一道防線失守;因聚餐感染的陳某因腦卒中住院又造成兩家醫院內26人感染,院感防控防線也失守了。令人揪心的是,這起感染還有繼續延長傳播鏈條的風險。

1傳44!疫情防控容不得抓而不實

一條防線被“攻破”,幾乎所有防線都可能被撕開口子。事實再次證明,麻痺思想要不得,厭戰情緒要不得,僥倖心理要不得。儘管疫情防控總體形勢持續向好,但這是建立在嚴密措施和不折不扣落實之上,要是想著見“好”就收,看似抓了卻沒有抓實,覺得可以喘口氣歇歇腳了,就會付出慘痛代價。

“把疫情防控網扎得更密更牢,堵住所有可能導致疫情反彈的漏洞”。這不是溫柔倡議,而是嚴肅要求,必須不折不扣地嚴格執行。

深刻吸取哈爾濱出現聚集性疫情反彈的教訓,就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就要力除不盡責、不擔當、不作為,還要防止思想上鬆懈、工作上粗放。對每個人而言,這起慘痛的案例,也再次給我們提了個醒:不扎堆、不聚集就是對自己的最好保護。

海報設計:劉珂君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