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後 (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後",去世後稱"帝"),延續約471年 ,為商朝所滅。後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 。

夏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很少有人會質疑夏王朝的存在,對於夏王朝的質疑,還是近代社會西方文化傳入中國之後產生的。這主要是因為西方判定一個國家,一個統治時代是否存在的主要依據是要有相應的歷史遺蹟,主要包括文字、建築、器皿等,當然在這些之中最重要的還是文字記錄,但是文字還是要依靠相應的遺蹟作為證明。但是對於夏王朝,我國並沒有夏王朝那個時期的文字,有的也只是人民之間口口相傳,缺乏相應的實據。

夏王朝在司馬遷的《史記·夏本紀》及先秦時期的文獻中均有提及,但缺乏實物證據,很長時間未得到實證,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逸周書》中稱:“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國語》中也稱:“昔伊、洛竭而夏亡。”種種史料證明夏王朝確實是存在的,都是缺乏實據,但是這種情況直到二里頭、登封王城崗等遺址的考古發掘後才開始得到證實。

那麼,在二里頭和登封王城崗究竟發現了什麼,對於夏王朝的證明有著怎麼樣的作用?

夏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二里頭文化遺址1959年開始發掘,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製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蹟。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文化的命名地,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這些遺址是證明夏王朝存在的確實依據。

夏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並且在二里頭文化遺址之中,我們還發現這些一直能夠證明夏王朝使用的文字,數字卦和卦象文,以及“v”字符。這些字符已經被當前的考古資料證明,它們使用的期限在470年左右。

夏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王城崗龍山文化晚期城堡中的東城的大部分曾被五渡河和西北來的山洪沖毀,這應該是考古學者較早對發生洪水的相關遺蹟的關注。並且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的年代,據王城崗小城的最新14C測年數據為公元前2107年,這正是夏王朝建立前後的重要時期,也是大禹治水的末期。

夏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


考古學者在以嵩山為中心的地區和晉南地區所進行的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為夏文化的研究奠定了較好的基礎,取得了不少共識和重要進展,如歷史上的夏代是信史,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應該到考古學文化中的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二里頭文化中去尋找。相信在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證據,證明夏王朝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