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安全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記者昨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我市力爭用1年左右時間,在全市公共餐飲場所全面推行“公筷公勺”,逐步延伸至家庭用餐,培養“夾菜用公筷公勺”習慣,以餐桌文明帶動城市文明,並逐步把使用“公筷公勺”變成餐飲單位的行業標準,引導市民養成文明用餐習慣,不斷提升舟山文明城市形象。

餐桌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文明餐桌行動”已納入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體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合餐的飲食習慣弊端日益凸顯,使用“公筷公勺”顯得尤為必要。

“提倡公筷公勺的新‘食尚’被市民稱為‘舌尖上的抗疫’,這是‘逼’出來的改變,更是文明之城新風尚的探索和培育。 ”市創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全市公共餐飲場所將全面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在餐飲場所入口、就餐場所內、餐桌上等顯著位置張貼使用“公筷公勺”宣傳海報,在餐桌上擺放“公筷公勺”。“公筷公勺”的樣式、顏色、大小、標識要明顯有別於普通餐具,便於用餐人員識別。服務人員(經營人員)要主動提醒就餐人員使用“公筷公勺”。

我市將盡快出臺《舟山市“公筷公勺”使用管理規範》,明確“公筷公勺”的製作、配置、使用、消毒衛生等規範性要求,推廣辨識度強、有舟山特色的“公筷公勺”樣式標準。設立一批“公筷公勺”樣式及推廣使用展示點,推動“公筷公勺”工作可複製、可操作、可推廣。

據該負責人介紹,根據“公筷公勺”使用管理規範,餐飲單位服務人員在每道菜品上桌的同時,要在菜品盛器內或其右側擺放一雙公筷或一把公勺,供就餐者使用,即“一菜一公筷(公勺)”。有條件的餐飲服務單位可為每位就餐者提供一套公用筷勺和一套自用筷勺,即“一人雙筷勺”。若共餐人數在20人以上(含20人)時,宜實行派菜分位服務。火鍋或須在餐桌上熟制的菜品,應另外提供生料專用的“公筷公勺”。就餐人員應用“公筷公勺”取用餐盤內靠近自己的產品,不得用“公筷公勺”隨意翻拌。就餐人員如提出分餐要求,餐廳服務員應使用“公筷公勺”進行分餐。餐後剩餘食品打包或撤盤時,應使用“公筷公勺”。

據悉,5月起,“公筷公勺”將納入我市每月的創城工作實地考察項目測評內容。

目前普陀區已組建成立“公筷公勺”公益聯盟,20家公益聯盟餐飲成員單位倡議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公筷公勺”文明就餐好習慣養成情況將作為評定文明餐飲單位、文明家庭等一項重要指標。全市機關食堂爭取5月底前完成100%配備“公筷公勺”,自助餐廳和包廂接待做到“一菜一筷、一湯一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