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西北聯大,僅存在一年,但意義同樣重大

文/行走的大學 圖/互聯網

抗日戰爭時期,為躲避戰亂,當時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遷校至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一時間大師雲集,成為我國當時的學術高地,不少後來為共和國做出卓越貢獻的專家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這段歷史成為中國高校史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到現在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你不知道的西北聯大,僅存在一年,但意義同樣重大


實際上,當時學校避難除了向西南遷移之外還有另一條途徑,那就是向西北,到西安。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為保留中國高教火種,民國政府打算選擇合適的地方建立臨時學校。不久,設立臨時大學的教育部令正式頒佈:“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的師資設備為基幹,成立長沙臨時大學。以北平大學(現西北大學)、北平師範大學(現北京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天津大學)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9月8日,中英庚款委員會應教育部之請,決定撥款50萬元作為兩所臨時大學的開辦費用。

你不知道的西北聯大,僅存在一年,但意義同樣重大


1938年正式稱為西北聯合大學。不久正式開學,同時進行了軍訓。

你不知道的西北聯大,僅存在一年,但意義同樣重大

當年的畢業證書


不過,西北聯合大學只存在了一年。因為西南聯大,北大清華南開在當時都是綜合類院校,辦學理念相近,所以存在了很長時間。但是西北聯大中學校分歧卻不小,比如北師大和北洋工學院,師範和工科,沒有什麼交集。再加上當時日軍的轟炸,不久學校就開始解體。

1938年7月,教育部指令國立西北聯大改組為國立西北大學、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國立西北農學院和國立西北醫學院五所獨立的國立大學,1940年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奉命西遷蘭州辦學。

歷史這麼短的一所學校為什麼說它意義重大呢?其實最大的貢獻是對我國西北教育事業的發展。西南聯合大學在抗戰勝利後便遷回京津,現在在昆明看不到西南聯大的影子。但是西北聯大中很大一部分留在了當地。這點意義重大。

你不知道的西北聯大,僅存在一年,但意義同樣重大


今天的陝西高校,有不少和當年的西北聯大有關,西北工業大學(原國立西北工學院),西安交通大學(交通大學西遷,但是醫學院是當年的國立西北醫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立西北農學院),西北大學(原國立西北大學)等等。可以說西北聯大為我國西北地區的高等教育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間接促進了當地經濟文化發展。

你不知道的西北聯大,僅存在一年,但意義同樣重大


時至今日,當年的西北聯大仍偶爾聚在一起共商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所以說,西北聯大的意義重大。

你不知道的西北聯大,僅存在一年,但意義同樣重大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大學雖然當時由於遷走元氣大傷,但不久在52年院系調整時獲得極大地補充,這也為它們後來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或許,這就是歷史的獎勵吧。

行走的大學,優質內容,不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