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的逗比童年片段

70後的逗比童年片段

童年歡樂多

片段一:學寫作文

小學開始寫作文,老師舉出很多的例子,教我們什麼叫“誇張”。比如說:“好高的一棵樹啊,都快頂到天啦”這是誇張,再比如“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也一種誇張的寫法,同學們都明白了嗎??齊聲答:“明白!”“好,同學們,有這麼一句話,在強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面前,美帝國鬼子立即就變矮了三寸,不堪一擊,這是什麼修辭手法啊??”全班同學異口同聲“縮小!”回答那叫一個整齊啊,呸,我聲音最大!

70後的逗比童年片段

記憶的課堂

片段二:講髒話

小時候看電影都是室外露天,我會提早跑到廣場佔位子,隨手撿起一塊紅磚頭,找合適的位子畫個框框,表達自己的地產權,晚上再拎個板凳,齊活啦。因為小孩子嘛,生怕地盤被別人搶去,就在地上歪歪斜斜地寫上“高中一班張某某站坐”,靠,當時也不明白,如果高中生寫出那麼原始的錯體,會不會挨自己的父母揍啊。因為廠礦有一二三四區,放映的電影膠片各區輪流著接放,有時候看著看著就斷片了,因為下一段的膠片還沒有送到。放映員就會用大喇叭,操著山東口音喊“片子還沒到,片子還沒到……”,我們一般大的孩童就在下面大聲鬨笑,大人們永遠都不明白的,讓我們歡樂的是“屁眼子還沒到。”

70後的逗比童年片段

記憶中的遊戲

片段三:被欺騙了

小時候長得太瘦小,二年級吧,班上個男同學,長得高大威猛,很崇拜他,喜歡和他一起玩。一場大雨之後,一幫同學跑到田裡捉泥鰍,我太小了,也沒有力氣,一個都捉不到,那個男同學一會兒捉一條,一會兒又捉一條,我只有捧著個玻璃瓶子,跟在他身後眼巴巴地看……也不知什麼時候,他拿出兩個蛋給我,回憶一下,大概鴿子蛋大小吧,他說,那是一對蛇蛋,我不相信。他說,如果我晚上把蛋悄悄地放在別人家門口,第二天就會化成水,他說,是科學。基於對他的崇拜,我寶貝似地捧回家,磨嘰到晚上10點多,偷偷跑出家,把兩個蛋擺在鄰居家門口。第二天早上6點就跑去看,非但沒有化成水,蛋也不翼而飛啦!科學實驗沒有成果,第二天上學見到他,很生氣,大聲地喊“某某,你的蛋丟啦”……哼哼,可別想要我賠!

片段四:可憐的大黑狗(這個悲催,聊以紀念)

有人送了我一隻土狗,好像起名大黑(發小糾正說,叫小花),養了幾個月就被父母強制送人了。負責接養的那個男孩子姓熊(報個料啊),是我幼兒園的同班,小學也是同班同學,好像一樣是個不讓家長省心的貨。因為廠區裡兩家住的比較近,每次去公共澡堂都會路過他家門口,就像心靈感應,來回的路上,都會看見我的大黑,像箭一樣遠遠地奔過來,直往我身上撲,那種親熱,感動得無法言語描述。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天放學,我家老太太端一碗肉來,我一邊吃一邊問。當得知是大黑,摔下筷子,嚎啕大哭,從此記恨於他。30年後第一次見面,楞了半響,我還是忍不住恨恨地說:“你殺了我的狗”。他好脾氣地苦笑,其實當年他和他弟弟,一樣嚎啕地阻止他父親殺狗……

片段五:量一量臉皮

應該是上中學啦,我是2班。班上有兩位男同學特別地淘氣(不點名啊),因為課堂上鬧得厲害,老師氣的手抖,就罵的聲高:“你,站到講臺前面來……怎麼講你都不聽,臉皮咋就這麼厚呢,站好!”,看見男同學站在那裡嬉皮笑臉地,老師更氣了,叫班上另一位男同學:“你,上來量一量他的臉皮有多厚?”可憐那位男同學啊,拎著數學課用的三角尺就上去了,全班爆笑。這還不是高潮,高潮是,那同學拎著三角尺,站在講臺前,呆呆地望著老師,一臉茫然,說:“老師,怎麼量啊??”結果,老師也笑翻啦,這課是真沒法上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