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有斑塊,造成血管狹窄,可致中風!穩定斑塊防中風,這樣做

我們的大腦是一個對血供要求非常高的器官,如果供應大腦的血流減少了,大腦就會停止工作,引發中風,更嚴重的是引起死亡。

那什麼情況下,供應大腦的血液會減少呢?

當然是供應大腦的血管發生了狹窄、堵塞。頸動脈就是大腦供血的主要血管之一。當頸動脈有斑塊,這些斑塊佔據了血管的腔,就造成了血管的狹窄。

就好像我們的水管一樣,裡面沉積了大量的水垢,水流就不通暢了。

頸動脈有斑塊,造成血管狹窄,可致中風!穩定斑塊防中風,這樣做

不穩定的斑塊更容易破裂,引起腦中風

當然,並不是有了斑塊就會引起中風。

頸動脈狹窄,可以根據它的狹窄程度分為輕度狹窄、中度狹窄和重度狹窄。

一般認為,50%以下的狹窄是輕度狹窄,對大腦血供的影響不是很大;50%—70%的狹窄,叫中度狹窄;70%以上的狹窄,叫重度狹窄。如果狹窄達到了中度以上(超過50%),就有可能發生中風;如果狹窄達到了重度(超過70%),中風的發生率就會非常高。有一項統計認為,如果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70%,一年裡發生腦卒中的可能性大概是10.5%,五年裡發生中風的可能性達到30%—37%左右。

這裡面有些斑塊是穩定性斑塊,比較結實,可能引起中風的機會相對會少一些。但還有一些斑塊是不穩定的,它的表面不光滑,經常會有一些碎屑脫落,就算它的狹窄程度還沒有超過50%,也會引起中風;不穩定的斑塊也更容易破裂,引起頸動脈狹窄的突然進展。

頸動脈有斑塊,造成血管狹窄,可致中風!穩定斑塊防中風,這樣做

穩定的斑塊,也可轉化為不穩定斑塊,引起腦中風

此外,也不要以為是穩定性斑塊就不需要注意了。

研究表明,如果促進動脈硬化發生的這些因素不去除,不斷地在刺激它,那麼它就可能從一個穩定性斑塊逐漸向不穩定性斑塊轉化,最後引起中風。如果你中止了這個過程,就可以防止穩定性的斑塊向著不穩定性斑塊轉化。

案例:

王先生在50多歲的時候,第一次檢查出頸動脈有斑塊。當時檢查結果也顯示斑塊比較小,屬於穩定性斑塊,沒有阻礙明顯的血液流動。

之後有十年的時間,他一直聽醫生的建議,在各方面很注意,控制好血壓,生活規律,戒了菸酒......這期間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一年多前開始,因為覺得自己一直都好好的沒事,精神上就放鬆了,飲食上不按醫生要求去做了,而且又開始抽菸喝酒,和老朋友打牌到深夜。

然後在去年的某一天,他吃完飯準備出門的時候,突然倒地。雖然救護車十分鐘就將他送進了搶救室,不幸的是,王先生仍然因為頸動脈斑塊破裂,引發大面積腦梗塞失去了生命。

王先生的案例也正好說明了,即便是相對好的、穩定性的斑塊,也有破裂的風險。

正是由於他沒有堅持控制這個轉化過程,斑塊才從穩定性的轉變成了不穩定的,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但有時候死亡並不是最可怕的,更令人痛苦的是因為中風失去了生活的能力。

如何預防中風?

常聽人說“一個人中風全家癱瘓”,一個人中風以後全家都要圍著他轉,工作、學習都會受到影響。你可以設想下,家裡如果有個臥病在床的老人,需要整天照顧,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頸動脈有斑塊,造成血管狹窄,可致中風!穩定斑塊防中風,這樣做

除了隨時將要面對的生命威脅和心理壓力,常常還需面對不小的經濟壓力:中風的人均治療費用高達10萬人民幣左右,10年內將產生約20萬左右的損失(包含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而且一旦真正發生腦中風,往往就是不可逆的

所以,如果你已經查出有頸動脈斑塊這個中風的危險因素,或超過40歲,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長期吸菸喝酒、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應儘早弄清楚自己是否有頸動脈斑塊,並明確斑塊的性質,頸動脈狹窄的程度,積極去除促進動脈硬化發生的因素,通過治療、生活方式的改變等,以降低罹患中風的機率。

想要詳細瞭解更多頸動脈斑塊防治,預防中風的相關知識,可以點擊下方專欄卡片購買,BTV養生堂專欄,聯合上海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血管外科主任趙志青的《頸動脈有斑塊,怎麼做?》指導課,為自己多儲備一份健康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