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薄胎紫砂?真的是為了省泥料嗎?

相信很多剛接觸到紫砂壺的朋友們可能還不太瞭解什麼叫薄胎,那就讓小編為大家科普一下。

  什麼是薄胎

  所謂的薄胎就是指在打泥片時打得比一般壺要薄,這雖然不算是一種工藝,卻是是一種制壺的技法,可以體現作者功力的深厚程度。


什麼是薄胎紫砂?真的是為了省泥料嗎?


 薄胎壺雖然看起來與普通紫砂壺毫無區別,它們的造型同樣沉穩厚重,但是上手卻很輕,可以印證老子“大巧若拙”的道家理念。同時薄胎壺給人一種“薄如蟬翼,輕若綢紗”之感。

什麼是薄胎紫砂?真的是為了省泥料嗎?

 舉個例子讓大家更直觀的瞭解一下吧,一把薄胎150毫升的紫砂小壺,託在手上輕若一塊朽木,僅重50克,幾乎可以漂在水面之上。因此,正宗的“薄胎”又叫水上漂。

  其實在紫砂壺行業當中人們經常用“薄如蟬翼,輕似浮雲”來形容薄胎紫砂壺。

成品胎薄如蛋殼,是紫砂壺中的珍品。“薄胎”原本是瓷器製作的一種“神技”,明清時期,有藝人將該技法運用在紫砂制壺工藝之中,薄胎紫砂壺要求技藝很高,不是誰都做得好所以傳世作品並不多,所以物以稀為貴,薄胎壺真的一壺難求,該技術的引進也開創性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奇妙效果。

  紫砂壺兼具實用與美觀性的特徵就要求在製作時要有很高的製作技藝。但是也有一個缺點就是部分超薄胎,用滾水泡茶或者澆灌有可能會裂開。

什麼是薄胎紫砂?真的是為了省泥料嗎?



  工藝難度

  薄胎紫砂壺由於胎薄、成形難,燒製時受熱不均而易燒裂,對技術純熟程度的要求很高。這種技藝興起於廣東潮汕地區,其製作時對環境溼度有嚴格要求,製作難度較大,因此要製作出一把完美的薄胎壺,對於制壺者的技術要求自然比一般紫砂壺製作要高得多。

  而在北方冬天使用薄胎壺飲茶時必須要先溫一下壺,避免冷遇上極熱,而使壺炸裂。

薄胎壺形非常豐富:掇球壺、仿古壺、竹段壺、南瓜壺等等。方器的製作較大,要製成薄胎則更是難上加難,因而在薄胎壺中方器是少之又少。

  不同的泥料所運用的胎體技術會不一樣。紫泥和段泥,胎厚敦實一點的,比較古樸穩重,不太適合製作薄胎,而朱泥的密度小、氣孔小水分不易蒸發,所以運用薄胎技術有助於茶香的散發和提升。

作為實用的器皿,巧奪天工薄胎壺要綜合考慮到“觀賞”和“實用”的雙重功用。“在手疑無物,定睛似有神”的薄胎壺,往往會讓人愛不釋手,別有一番意趣。

當代紫砂薄胎紫砂名家認為:

  薄胎壺還要更多的照顧到“觀賞審美”和“實用審美”的要求,不能為了“薄”而“薄”,甚至讓人不敢用手去摸,生怕會把壺給碰碎,這就是對於實用審美根本沒有理解,是迎合市場而追求“新、奇、特”的嚴重弊病,也是一些工藝師對於工藝內涵膚淺理解的體現。


作為一種實用器皿,不能夠失去使用的價值,不然工藝的生命將會喪失極大一部分光彩。為了達到形神俱佳的狀態,陳國良在製作紫砂壺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打磨自己的手上功夫,並且經常到大自然中尋求靈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