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武戰疫 捐款獻愛

——貴州省石阡縣中壩街道雙溪村養殖戶卓仕平“戰役”側記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武漢疫情震驚全國,給經濟、社會、民生等各個領域都帶來了巨大沖擊,戰“疫”形勢危急。為抗擊疫情,一大批白衣天使及無數志願者義無反顧,紛紛馳援武漢,與武漢人民共同築起一道抗擊疫情的鐵壁長城。在疫情防控最艱難之際,社會各方力量以不同方式向武漢表達慰問和支持,而在貴州偏遠地區的養殖戶卓仕平也時刻關注著疫情變化及武漢同胞的命運,富有愛心的他想為抗疫前線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卓仕平是貴州省石阡縣中壩街道雙溪村生豬養殖戶,從事養殖業20餘年,憑藉豐富的養豬經驗,經過多年反覆實踐和不懈的努力,2018年底,他探索出一條不同於傳統的養殖新技術。此外,他正積極開拓無抗豬肉產品,生豬產品初步形成市場產業鏈,還同步建立銷售平臺,受到消費者青睞,多家媒體做了相關報道。

在產業的發展中,經濟是急需的。卓仕平回憶說:“這次捐款也感謝非洲豬瘟疫情,因為有了疫情才有仔豬商品豬的高位運行,才償還了私人債務,在國難之時,我才能獻愛心,回報社會。”

據瞭解,2019年非洲豬瘟肆虐,當地很多養殖戶損失很大,而卓仕平靠成功培育的抗體豬飼料養殖技術,飼養的生豬安然無恙,很快成為市場上的翹楚,獲得很好的市場經濟效益,這也使得他在2019的非洲豬瘟中立為不敗之地。

命運與共,行勝於言。面對疫情,卓仕平前後為武漢捐款6次,共計4萬元人民幣,是當地捐款最多的。“我只是搞養殖技術研究剛成功的養殖戶,規模小,資金少,利潤低,但這並不影響我獻愛心。”卓仕平表示,原打算向武漢運送幾頭無抗豬肉,因運輸及檢疫問題,採取向紅十字會捐款的方式,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此外,他還與有關方面接洽,打算向武漢捐贈4頭豬肉,讓繼續奮戰在抗疫前沿的白衣天使吃到他飼養的無抗豬肉,增強他們身體免疫力,完成抗疫使命,勝利凱旋。

戰疫不能松,戰貧不能等。當前,正值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時期。受疫情影響,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任務更加繁重、時間更加緊迫。卓仕平表示,在自己的產業發展中,對連鎖的散養戶養殖,豬生病治療費全免,讓他們無風險養殖,用技術去指導支撐散養戶的養殖,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卓仕平愛心善舉,受到石阡縣相關部門的關注和點贊,稱他是新時代養殖戶先進代表,希望在他帶動下,繼續做好石阡養殖業健康產品,讓廣大消費者吃上優質肉。

在卓仕平的帶動下,附近村民掀起了捐款熱潮,鄰村一名建檔貧困戶,捐了5千元,體現貴州兒女心繫武漢兄弟同胞的愛心善舉,希望武漢人民早日戰勝疫情,白衣天使凱旋而歸,迎滿園春色。(楊雪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