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農副產品互聯網銷售將何去何從第一部

全國疫情爆發,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十幾億人民團結一致,抗疫,阻疫,已取得巨大的成功,現在疫情即將結束,接下來,考慮更多的和提問最多的問題是,疫情過後,做點什麼?那我就把自己的愛好和專業三農領域的一些想法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望不當之處,請多多批評指導。

疫情過後農副產品互聯網銷售將何去何從第一部


我先從最早微商開始說起,雖然我不知道微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但是我知道13年微商興起的時候是海外代購,什麼西洋參啊,深海魚油,螺旋藻,當時就非常火爆,當然這些都是比較高檔的,大眾的大家一定還記得16年-17年的微商做湖北黃桃罐頭吧,可謂是風靡大江南北,黃河兩岸,好像不在微商買點黃桃罐頭就像是被社會所淘汰一樣,為什麼微商那麼厲害?我總結是微商佈局早,積累的客戶多,產品好,符合大眾口味,受眾人群麼大,並且黃桃罐頭既方便又好吃,營養豐富,接下來就是微商大群體的刷屏宣傳,一夜之間變成家喻戶曉,同時也走進了千家萬戶。後來也許是做的人太多了,價格太透明,低價競爭沒了利潤,而且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有不良微商收購爛桃加工銷售,最終消聲滅跡吧。

淘寶,京東生鮮的銷售靠銷量取勝,當然存在刷單,就不再多說了大家也都知道,大平臺銷售的質量還是有保障的,雖然偶爾會出現不滿意的地方都是可以退還貨的,缺點我覺得有第一,拼命沖銷量,排名不在前兩頁,幾乎無人問津。第三,物種太多太多,而且南北差異也大,拿水果來說,北方人有些水果都沒見過,當然更不知道去買,包括現在北方一部分人還是不知道什麼是百香果,什麼是楊桃,說句玩笑話就是,咱們不敢買啊,關鍵買回來不知道怎麼吃啊,其實就是對品種的認知度不夠。導致大部分果農,菜農,個體不敢自己在淘寶,京東上入手。


疫情過後農副產品互聯網銷售將何去何從第一部


接著就是貝店,雲集,辣媽計劃,我覺得和微商的銷售模式一樣,只是品種較多,什麼都有,等於你擁有了貝店,雲集,等於把百貨公司帶回了家。這對果農,菜農來說,還是一樣,雖然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產品,照樣還是被人低價收購走了,賣到哪裡,被誰人吃了那更不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