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 | 沉甸甸的“百寶箱”​

時間:2020年4月7日

地點:上海市奉賢區集中隔離觀測點

記錄人:奉賢區奉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姚瑤

新冠疫情以來,作為護理人員,除了日常的臨床護理工作之外,發熱預檢、簽署承諾書、居家上門測溫也是我工作的重點內容。3月中旬,單位發出號召需要到隔離點做採樣工作,我毫不猶豫在第一時間報名,也是護理組第一個報名的。4月7日終於等來了隔離點集合的電話通知,我匆匆帶上提前收拾好的行李,準備出發前往工作的隔離酒店。未曾想單位的領導們已經在門診大廳等著我,顧院緊握著我的手說,“姚瑤,接下來的幾天會比較辛苦,要自己注意好防護,我們等你安全回來……”。顧院還遞給了我一個鼓鼓囊囊的大包裹,我心裡正有些疑惑,“姚瑤,這是院部為你準備的一些防護用品,有備無患,工作順利哦。”這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包裹呀,口罩、帽子、防護服、腳套、面屏、洗手液……應有盡有,這是一個“百寶箱”啊,裡面裝著的分明是領導對我無限的關心和愛護,裝滿了大家的囑託和鼓勵。我心理暗下決心,一定圓滿完成任務。

圖片

隨後,我在徐曉紅護士長的陪同下,來到了工作的隔離酒店,一路上護士長又把防護的細節和我詳細梳理了一遍。進入酒店之後,工作的節奏相當之快,小夥伴們集合到位,在疾控老師對工作流程做了簡要的講解之後,我們就要上真正的戰場了。首先是保護好自己,雖然隔離點給我們備好了全套的防護用品,但我還是從那個溫暖的“百寶箱”裡拿出帽子、手套,小夥伴們都有點小驚訝,“姚瑤,你還自帶呀?”我滿懷驕傲的回答“各位親,我帶的不是帽子,我帶的是我們中心給我的滿滿的愛。”

雖然前期參加過培訓,我也向參加過隔離點工作的同事請教過,利用空餘時間練習防護服和隔離衣的穿脫,思想上也做了充分的準備,但真正到上“戰場”的時候,心裡有些興奮也有些緊張忐忑。在小夥伴們相互檢查好防護之後,我們走入了採樣通道,我的第一位採樣對象是一位阿姨,在核對姓名和房間號後,我對她說:“請您在窗口的凳子上坐好,我給您做核酸檢測採樣,請把口罩脫掉,儘量張大嘴巴,發‘啊’的聲音。”當我走到她面前,看著她遵照我的引導非常配合地坐好,此時我腦海裡默默地回憶了一遍動作的要領,阿姨可能感受到了我的緊張,說:“小姑娘,我會盡量配合你的,你也可以離我稍微遠一點,畢竟我們‘危險’。”這時我才意識到阿姨起初為何側身而坐,並沒有直接面對我,其實她是怕我被感染,我不禁心中一暖,又想起中心領導的殷殷囑託,我用堅定的聲音說:“阿姨,謝謝您為我們考慮,沒有關係,我會熟練迅速地完成採樣的。”在她的配合下,樣本的採集很順利,阿姨在一旁說:“小姑娘,謝謝你,你們真不容易。”首次採樣成功給了我很大的信心,當我更換上“百寶箱”的手套、面屏要做第二個採樣對象時,我想,顧院你們一定在為我加油,在誇我做得很棒。我的腳步更有力了,我的笑容更自信了,我的眼神也更堅定了。

但“百寶箱”遠不止這些,在我初到隔離點,同事們都知道了我的消息,微信上紛紛給我留言,讓我好好防護好自己,可以休息的時候抓緊時間休息,護士長們更是給我打電話,詢問我住的習慣嗎?飲食怎麼樣?防護的如何?小夥伴們在朋友圈裡不停地給我的點贊、鼓勁加油。在隔離點工作的第二天,中心的工會主席和護士長又帶來了中心的愛意,好吃的水果和美食,雖然是隔窗相望,但我能感受到的是大家對我深深的關心,我把這些大家的關心和愛一一聚集,也放進了“百寶箱”,“百寶箱”在隔離酒店靜悄悄地陪伴著我。

這些所有的所有都是我在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我力量的源泉,我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有著中心這個堅強的後盾,我有著大後方給我的無盡力量。溫暖的、沉甸甸的、裝滿了愛的“百寶箱”,感謝你們給我的陪伴!

資料:奉賢區衛健委

見習編輯:何語馨

•end•

圖片

奉賢官抖現已上線

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