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生活可以簡單,簡單,再簡單


《瓦爾登湖》:生活可以簡單,簡單,再簡單


1845年,28歲的美國作家梭羅來到瓦爾登湖畔,獨自生活在自己建的小木屋中,釣魚,耕種,思考,寫作。

在此期間,他寫了意義深遠的著作《瓦爾登湖》。

有人說,這本書適合在夜深人靜時細心品讀,彷彿跟作者體驗自然,純美的自然之旅,走進森林,走進湖畔,看到飛鳥,看到魚群。

在溫暖的慕色中,我常在船中吹起晚笛,看鱸魚圍著我環遊,好像沉醉於我

的笛音。月亮徜徉在湖面的粼粼光波之

上,湖底倒映著森林的叢叢幽影。

讀到這段,我會想起童年的夏夜,月光清澈,空氣透著門前池塘的泥土味道,青蛙清脆的叫聲,我和家人坐在院子裡,偶爾扇一下蒲扇。

純粹的夜晚,純粹的內心。沒有城市霓虹閃爍,沒有屏幕唰唰的彈出消息,沒有明天的壓力而失眠,心靜的沒有塵埃,又可以容納萬物。

梭羅指出,物質文明給人類帶來物質享受,但人們卻沒有很好的利用它,而是把自己的生活搞得越來越複雜,最終失去生命的意義。

我們發明了越洋電話,卻用它來詢問王妃是不是得了哮喘,而沒有用它來交流思想;我們修築了鐵路,卻把時間耗在坐火車去城裡觀光上。


書中告訴我們,面對充滿物質誘惑的世界,最好的抵禦方式就是:簡單,簡單,再簡單。

《瓦爾登湖》:生活可以簡單,簡單,再簡單


《瓦爾登湖》從這幾個方面來展示簡單和自然的生活。

粗衣糲食

梭羅在瓦爾登湖畔邊的小木屋,是他親手建成的,他在那裡勞作,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生活了2年2個月。很多人不理解他的生活方式,但他絲毫不在意。

相反的,他認為大多數人日復一日從早到晚的勞作,擠掉了他們生活的閒暇時光,抽不出一分鐘的時光來享受生命,比如與親朋好友互相問候,沒有友情聯絡。

人之所以一窩蜂的選擇那種固有的大眾化的生活方式,是因為較之別的生活方式,他們更偏愛這一種,同時他們也很清楚,自己是別無選擇才退而求其次的。然而,那些思想敏銳的人懂得,太陽每天都會光彩奪目。

他給房子做了花費清單,包括裡面必需品,一共28.125美元,

房前開墾了土地,種上土豆,玉米,豌豆,蘿蔔等。減去支出和自給自足。純收入,8.715美元。

在這裡的生活方式,他給我們證明了,如果人們降低自己的慾望,支出會非常少。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勞作,很多是為了虛榮與不必要的東西。

我們在這些物質上浪費精力,拼命賺錢,而忘了享受閒暇。

如果我們想使本性復甦,首先要驅散我們眉頭的愁雲,像大自然一樣簡單而美好。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我是我目之所及所眺望到的一切的君王。

我對這一切擁有的權利無可爭辯。

梭羅把心放在了目光所及的風景,而非手中的物質。

和我們現代人正好相反,我們把手中抓住的認為是寶貴的財富,比如房子,比如物品,而且是越讀越好。

書中提到一個詩人,他常到那一帶欣賞風景,很多人嘲諷到,他不過是摘到幾個蘋果吃而已。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詩人帶走的是農場最寶貴的景緻,把它寫進了詩歌。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自由的心,不被任何束縛。

閱讀

梭羅認為,真正地投入全部身心去讀一本值得讀的書,是非常高尚而有益的。

有些文字能讓我們感同身受,如果我們能理解,那麼,這些文字能給我們人生以期待,我們會得到啟發,受益終身,從而改變命運。

有高雅情趣的貴族會在他的周圍彙集有益於提高修養的一切———天賦,學識,才智,書籍,繪畫,雕塑,音樂,甚至有助於哲學思考的物理儀器。


獨處

梭羅認為大多數時間獨處是一種享受。有人相伴即使和最親密得人在一起,時間長了,也會心生厭倦,感到無聊。

深有感觸。

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即便是身處鬧市,耳邊觥籌交錯,繁華落幕後,內心的那種空,無法用任何感情填充。

而內心豐富的人,從不會寂寞。他可以靜靜的思考,獨自散步,看晨光,望夕陽,觀湖水,撫清風。

在美好的黃昏,梭羅認為感到整個身心都被傍晚的舒爽怡人浸透,在林中行走,來去自由,心情舒暢,天人合一。


引用書中一句話作為結尾,願有幸能讀此書的人,感受到美好的文字,聆聽大師的哲音,在自己心靈深處找到屬於自己的“瓦爾登湖”

我願意深深的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的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瓦爾登湖》:生活可以簡單,簡單,再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