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同墨竹到蘇軾朱竹——文人畫美學觀的轉向

  宋代畫家文同擅畫墨竹,其弟子蘇軾在承襲墨竹精神與畫格的基礎之上獨創朱竹,以朱竹的水墨實驗來印證他的文人畫理論,從而使文人畫運動在宋代走向成熟。至元代,文人畫墨竹已蔚為大觀,成一時風尚。元代趙孟畲竹,清代鄭板橋畫竹,皆湖州墨戲的繼承者。從文同墨竹到蘇軾朱竹,標誌著文人畫走向了象徵化,從而創造了另一種美學體系與範疇,並深刻影響了中國繪畫美學觀從再現走向了表現。


從文同墨竹到蘇軾朱竹——文人畫美學觀的轉向


  文同的墨竹畫目前僅存三幅,分別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其中,廣州藝術博物院所藏文同《墨竹圖》為絹本設色,縱131.6釐米,橫105.4釐米。清代金石學家翁方綱、廣東書畫鑑藏家吳榮光以及思想家康有為都曾為此畫作鑑藏題跋。《墨竹圖》在乾隆年間為廣東順德溫汝述所有,後歸鑑藏家吳榮光收藏,民國年間流傳至收藏家莫元瓚手中,後入藏廣州藝術博物院,成為鎮館之寶。

  文同(1018—1079),字與可,自號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人。曾任邛州、洋州等知州,元豐初年任湖州知州,未到任而死,故有“文湖州”之稱。文同擅詩文書畫,以善畫墨竹著稱,文同畫竹主張“胸有成竹”,所畫墨竹可謂“得其情而盡其性矣”。文同畫竹葉首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在其影響下,形成了“文湖州竹派”,史稱湖州墨戲。

  文同墨竹開宗立派,畫史對其評價甚高。米芾論文同畫竹:“以墨深為面,淡墨為背,自與可始也。”《芥子園畫傳》之《竹譜》寫道:“獨文湖州挺天縱之才,比生知之甚,筆如神助,妙合天成,馳騁於法度之中,逍遙於塵垢之外。”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評文同:“善畫墨竹,富瀟灑之姿,逼檀欒之秀,疑風而動,不筍而成者也。”可見,文同墨竹在畫史闡釋中已入逸品境界。

  文人畫重立象以盡意,歷代文人墨客對竹青睞有加,竹成為文人理想化道德人格的象徵。晉代名士王子猷雲:“不可一日無此君(竹)。”蘇東坡更認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竹成為文人畫“託物言志”與“託物寄興”一個重要意象與載體。

  文同愛竹、種竹、賞竹、畫竹,從而開創“成竹於胸”的墨竹。蘇軾在詩中形象地描繪了文同畫墨竹的情形:“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豈獨不見人,嗒然遺其身。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莊周世無有,誰知此疑神。”蘇軾最早看到了文同墨竹的畫史價值與意義,即墨竹對於文人畫“形”與“色”的突破,同時傳承了墨竹的精神與畫格,由此開創了文人畫的全新境界。

  文同《墨竹圖》(廣州藝術博物院藏)以“S”形構圖,由左上方向下伸展,畫了一枝低垂而又昂揚向上舒展的墨竹。運用雙鉤的技法,以圓渾厚重的中鋒用筆來畫竹竿,節與節雖斷而意連;小枝用筆迅疾挺拔,左右顧盼;竹葉向背由濃淡而分,八面出鋒,揮灑自如,葉尾折略露飛白,濃淡得宜,疏密有致,充分體現了竹之勢與氣韻。

  此畫無論是構圖還是造型都與現實中真實的竹子相去甚遠。吳鎮在《墨竹譜》中指出,這種“俯而仰”的竹謂之“紆竹”。紆者,曲也。文同墨竹所繪正是這種紆竹。文同晚年仕途失意,加之疾病纏身,紆竹便成為其苦悶心境的真實寫照,其所繪墨竹“為垂巖所軋”而“屈已以自保,生意愈艱”,有掙扎向上之勢,體現一脈勃勃生機之感。正如蘇軾在《跋與可紆竹》中所說:“想見亡友之風節,其不屈不撓者蓋如此雲。”墨竹正是文同逆境中直面內心真實的寫照。

  文同的墨竹直接啟示了蘇軾的朱竹。蘇軾在《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中記述了文同的一段話:“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文同墨竹畫的本質在於“急起從之,少縱即逝”。正如鄒一桂在《小山畫譜》中所述:“意在筆先,胸有成竹,然後下筆,則疾有所勢。”

  文同畫墨竹,解放了文人畫的色彩藩籬,蘇軾則又更進一步,隨後以硃筆畫竹。試問世上豈有紅色的竹子?蘇軾由此提出善鑑者固當賞於驪黃之外的主張。蘇軾使文人畫的色彩觀徹底解放,宣告文人畫乃“心畫,心聲也”,扭轉了畫史的走向,文人畫從此走向成熟,這比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色彩主體論提前了一千多年。

  文人畫家作畫,不止於描繪物象的再現,而是畫一種心靈體驗的真實。中國傳統繪畫注重以形寫神,以形的準確描摹達到傳神的效果。宋代文人畫成熟之後,不單單滿足於形與神的問題,而是追求把握物象之“真”,“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文人畫力圖表現宇宙自然的本真。在表現功能上,文人畫由再現物象轉變為文人情緒情感的表現。由外在世界的真實描摹轉變為內在心性的自我表達,文人畫有濃重的“心印”痕跡。與院體畫重自然主義的寫生與形似有所不同,文人畫著重物象之真,意在表現大自然的生機勃勃的精神生命感。

  (作者單位:中山大學中文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宋石磊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