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過徐建一

注:原文刊登於《汽車公社》公眾微信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功過徐建一

央視“3.15晚會”上,一汽集團旗下一汽-大眾備受關注的速騰“斷軸門”事件僥倖逃過一劫,但是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一汽-大眾董事長徐建一卻意外落馬。

上午,李克強總理剛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回答記者提問上表達了“有腐必反、有貪必懲”的態度,下午17:55分,中央紀委便把工作落實到了實處,發佈了“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建一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的新聞。

隨後,包括網易新聞客戶端等媒體迅速刊登了中紀委網站的消息,很快,“徐建一”的名字在汽車朋友圈裡颳起了十級風暴。

徐建一的倒下令人唏噓不已,也使得去年年中開始發酵的一汽集團反腐風暴到達高潮。2014年,中央第十三巡視組進駐一汽集團,此後一汽集團原副總經理安德武、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兼銷售公司總經理李武、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副總經理周純被調查。今年1月3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了一汽集團關於專項巡視整改的情況,由一汽集團公司8個職能部門參與組建的整改專項工作組,將針對26項問題進行全面整頓。原以為這場調查的暴風雨已逐漸停歇,誰能料到這只是暴風雨前的片刻寧靜。

除了2003年到2007年短暫離開一汽集團出任吉林市的官員,徐建一的職業履歷幾乎都在一汽完成。2007年12月份迴歸一汽,擔綱總經理並隨後成為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成為徐建一職業生涯最輝煌的一筆。

徐建一接受調查,這是30年來中國汽車行業涉嫌貪腐的最高級別的高管,其中一個細節是:2013年出乎預料地落選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為徐建一的落馬,留下注腳。

【悲喜一汽-大眾】

我們有必要梳理10年來,尤其是徐建一任上7年多來,一汽集團在快速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面臨的機會與排名不斷下滑壓力,這不僅有集團旗下最優質資產一汽-大眾從2009年之後迅速崛起,直至2014年登頂中國車市的輝煌,也有紅旗轎車歷經坎坷,卻始終遊歷市場之外的悲歌。

今年1月份,一汽大眾宣佈實現178萬輛的業績登頂中國車市,不僅力壓同門兄弟上海大眾,也遠超過去10年的常勝將軍上海通用,這不僅僅是一汽大眾成立以來第一個批發和終端銷售雙料冠軍,同時繼續捍衛了利潤第一的輝煌業績。

一汽-大眾的快速成長,和2008年開始徐建一掌舵一汽集團之後實施管理垂直化、人才年輕化和渠道精益化的思路有關,在徐建一任上,不僅成功捍衛了奧迪品牌作為第一豪華品牌的優勢地位,還讓之前跛足的大眾品牌重新煥發生機。一汽大眾多次蟬聯國內利潤第一的榮譽,還在2014年實現銷售業績登頂,這無疑是近年來備受外界批評的一汽集團最大的一抹亮色。

在2015年1月27日,一汽-大眾奧迪發佈了2014年銷售數據,其中一汽-大眾奧迪共銷售新車575,077輛,同比增長17.7%,再次成為中國高檔車市場銷量冠軍,在整個高檔車市場中所佔份額高達34%。不僅如此,一汽-大眾奧迪繼續領跑高檔車市場,進一步擴大了領先優勢。

功過徐建一

2014年,一汽-大眾旗下大眾品牌同樣成績斐然,共銷售新車124.6萬輛,同比增長11.47%,繼2008年奪得國內乘用車企業銷量冠軍後,時隔6年再次登頂。

但是,成也蕭何敗蕭何,一汽-大眾在快速成長的中國市場的非常規式發展,導致一系列的問題被掩蓋。去年3.15曝光的邁騰DSG變速箱故障到今年鬧得風風火火的速騰“斷軸門”問題,以及不太積極的解決態度,均在一次次考驗著大眾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多年積澱下來的一汽-大眾良好品牌形象。

更多的問題開始集中在非市場領域,從2011年國家審計署進入一汽集團進行審計後,發現包括一汽集團及相關合資企業多位管理層人員落馬等一系列問題,引起外界對一汽集團腐敗問題的關注。據有關人士分析,“上面想拿一汽‘動刀’的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此後“一汽集團反腐風暴”持續升級。

【爭議自主品牌】

一汽-大眾一股獨大,無法讓一汽保持優勢,曾幾何時,徐建一多次誓言要“把自主品牌搞上去”。雖然和前任竺延風“耐住寂寞20年”的風格不同,但是徐建一深知身為長子的一汽必須要在自主品牌上有所作為。

但是直到他昨天落馬,一汽集團的自主品牌業務仍然備受爭議。最大的亮點是奔騰,奔騰自從2012年開始,年增長業績超過同儕,但是和長城、長安甚至同為央企的競爭對手東風相比,差距在進一步拉大。

在2010年的北京車展上,一汽集團曾提出加大對自主品牌發展規劃力度,根據該規劃,中國一汽下轄“中國一汽”和“紅旗”兩個母品牌,其中中國一汽下轄“解放”、“奔騰”“夏利”“佳寶”四個產品品牌。並在在“十二五”期間將“研發費用再追加190億元”。至此,加上“十一五”期間的130億元,一汽共在自主品牌方面投資320億元。

大投資無回報,在1月3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了一汽集團關於專項巡視整改的情況通報中,一汽集團首次承認了“自主發展滯後”等問題。與其他幾家大汽車集團對比,自主品牌始終是一汽內心的一塊傷疤,而此前一汽自主對打造新品牌扭轉企業銷量、提升品牌形象,收效都不是很理想。

根據數據顯示,2014年一汽轎車的整車銷售為29.33萬輛,同比增長18.04%,雖然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但從旗下的品牌2014年銷量來看,除奔騰累計銷售17.95萬輛,同比增長48.08%外,馬自達和紅旗銷量下滑12.91%和8.54%。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三大汽車集團一汽旗下夏利的表現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2014年,一汽夏利累計銷量7.21萬輛,同比下滑44.79%,從1月30日夏利公佈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4年虧損15.5億至17.5億元,虧損額較2013年的4.8億元大幅增加。

一汽對夏利被收購後沒有能夠獲得集團更多的資源共享的錯誤發展戰略下,讓經歷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升級換代時期的夏利,在產品發展上受到嚴重影響,其中轉型力作駿派D60,以單月2000餘輛的銷量也僅僅差強人意。連續兩年虧損的一汽夏利將面臨深交所的退市風險警示,一汽夏利方面也表示,“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產品結構升級調整的步伐未能適應市場快速變化的要求”。

對於曾經第一民族品牌的紅旗,漸漸走下神壇,在打不開私人市場局面的紅旗再次走向了公車的路線,卻未料到國家逐步取消了政府公務車的採購,戰略決策再次失誤,讓已投入了諸多精力在對於紅旗品牌的塑造上一汽是致命一擊。

功過徐建一

此外,在商用車市場上,節節敗退的“解放”成為集團內外詬病徐建一的最大“把柄”之一,解放在2008年之前尚能和東風一較高下,但是到2014年,一汽解放重卡不僅大幅落後東風,而且被後起之秀中國重汽超越,僅以11.66萬輛排名第三,距離緊隨其後的北汽福田和陝汽重卡僅有一步之遙。

在集團排名中,一汽集團的自主品牌業務也在一路下滑,從之前的穩居第二名到如今下滑到第五名,令人感嘆。

未來三到五年內,國內汽車自主品牌將會出現更大的分水嶺,自主品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慘烈,如果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一汽仍然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一汽的自主未來,將繼續充滿疑惑。

【令人擔憂的未來】

坊間一直有一種說法,“50年代幹部數一汽,60年代幹部看東風,70年代幹部是上汽”以耿邵傑廠長為代表的一汽人,在80年代和90年代,締造了20年一汽的輝煌。

出生於1953年的徐建一同樣是身為一汽一干“50後”的傑出代表,身為一汽子弟,他的學業和職業生涯和汽車、一汽水乳交融,這其中有他遠超同儕的業務能力與口碑,也有他強硬、不留情面的行事風格的質疑。

在本刊記者和徐建一為數不多的幾次接觸中,也感受到他為人嚴肅、寡言的一面。2013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剛剛傳言徐建一涉嫌調查不久,在《汽車公社》和sohu汽車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汽車自主品牌領袖峰會”現場意外露面。

下午1:30分,徐建一準時出現在主席臺位置上,但是他僅僅只是和左右兩邊的機械部老部長何光遠、東風公司總經理朱福壽、長安汽車董事長徐留平簡單寒暄之後,拒絕一切採訪,僅僅停留了不到半小時,在峰會開始不久,隨其起身離去。

功過徐建一

2000年,在老廠長耿邵傑交班給竺延風之後,同為接班人之一的徐建一雖然升任為集團常務副總經理併兼任副書記,但是卻被分配至邊緣板塊的一汽四環董事長閒賦,隨後他在2003年負氣遠走吉林市。

2007年歲末,隨著竺延風的調任,徐建一成為一汽集團的掌門人,但是彼時的一汽集團因為板塊割裂、發展不均,還伴夾雜著身為共和國長子特有的自豪與的固步自封,一汽集團在國內汽車工業的地位快速下滑。

自從2005年之後,隨著上汽、東風的快速崛起,一汽集團也走上一條快速下滑的道路,不僅市場地位連續讓位給上汽和東風,和緊隨其後的長安、北汽,也僅有一步之遙。

相反,紛繁的人事鬥爭和拉幫結派的傳言頻傳,要不是奧迪豐厚的利潤支撐,一汽的顏面,早已蕩然無存。

此番徐建一的落馬,也可能令一汽集團啟動8年之久的整體上市再添變數,在國內的幾大汽車集團中,一汽是唯一未實現整體上市的國有大型汽車企業,徐建一的繼任者能否繼續推動一汽集團儘快啟動整體上市,也將存疑。

3月12日,身為人大代表的徐建一在2015兩會上發言稱,一汽將突出抓好轉方式、調結構,做到量增質更優,更加突出企業改革,提高經營的科技化水平,通過改革更好地解決企業發展活力問題;更加突出從嚴治黨要求,全力構建作風建設新常態,為新一輪吉林振興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發言之後,面對央視記者的採訪要求,徐建一婉言謝絕,匆匆離去,而這,也成為徐建一留在媒體記憶中,最後的背影。

文/曹旻希

-----------------------------------------------------------------------------

關注《汽車公社》:搜索iauto20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