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煤業“不務正業”靠這種方式實現三季淨利潤破百億

陝西煤業“不務正業”靠這種方式實現三季淨利潤破百億

山西省煤炭企業整合已成定局,晉能控股通過對同煤、晉煤等若干家煤炭企業進行整合,終於一舉成為全國煤炭企業的龍頭。同為煤炭大省的陝西卻沒有這樣好的機遇,作為陝西煤炭的龍頭企業,陝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西煤業”或“公司”)卻在A股市場的三季財報預告中奪魁,成為淨利潤最高的A股上市公司,同樣佔據輿論熱點。

近日,陝西煤業發佈三季度財報預告:“預計2020年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1,050,000 萬元到 1,150,000 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141,651 萬元到 241,651 萬元,同比增加 15.59%到 26.60%。”消息發佈當日,陝西煤業股票大漲6.08%,截至16日收盤,陝西煤業市值較財報預告發布日開盤大漲68億。

從虧損走到盈利王

陝西煤業是陝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以煤炭主業資產出資,聯合三峽集團、華能開發、陝西有色、陝鼓集團於2008年12月23日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月28日,陝西煤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股票10億股,募集資金40億元。發行完成後,公司總股本為100億元。陝西煤業的主營業務就是煤炭採掘,從以往的的營業分析情況看,該公司96%左右的營收都來自煤炭採掘。公司在2015年歸屬淨利潤虧損29.9億,此後的幾年陝西煤業的淨利潤不僅扭虧為贏,還實現了階段性的增長。

2015年陝西煤業虧損將近30億,利潤總額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比均大幅降低,降低幅度分別為132.26%、145.76%和 414.90%,主要原因是煤炭行業產能過剩及煤炭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煤炭價格持續大幅下滑,造成公司虧損嚴重。2016年陝西煤業成功扭虧,一方面是基於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讓當年煤炭價格迅速回升,另一方面則是陝西煤業公司重組處置了關中地區高成本虧損礦井,同時收購了文家坡新建礦井,進一步優化了資產結構。此外,陝西煤業,通過110-N00採煤工法、智能化開採、較薄煤層無煤柱成巷等新技術和新成果的應用,優化生產佈局,調整產品結構,讓陝西煤業一舉成為2016年扭虧王。

陝西煤業的業績增長真正提速是從2017年開始,這一年,陝西煤業的歸屬淨利潤翻了4倍左右,從上年度的27.5億,一舉漲到104億元。單靠賣煤真的可以如此翻盤麼?帶著這樣的疑問,國際能源網記者查詢了相關資料發現,原來2017年陝西煤業開始嘗試了投資。

原來陝西煤業以清潔能源互聯網為發展目標,用系統化、前瞻性的思維去思考清潔能源、輕資產,繪製出詳細的產業生態地圖。陝西煤業圍繞著煤炭主業,構建了涵蓋新技術新方法、新產品新產業、新商業新生態、新需求新價值四個方面的投資地圖,明確了煤炭清潔利用技術、煤基產品等20個產業投資方向。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年,陝西煤業作出了一個頗為英明的決定——投資隆基股份這家新能源公司。也正是因為這個決定,也讓陝西煤業在此後的幾年業績保持高速增長。

投資成為主要利潤增長點

陝西煤業起初在投資領域並沒有把握,如何選擇投資對象、如何防範投資風險都一竅不通。於是它們沒有自己直接出手參與投資,而是選擇了合作伙伴共同進行資金運作。在朱雀投資、和君投資兩大機構加持下,陝西煤業的業績也越來越好。據瞭解,朱雀投資是2007年成立的一家投資公司,自成立以來,朱雀投資持續表現出優秀的投資能力,獲得業界及投資人的高度認可。曾榮獲私募基金行業內多項大獎。和君投資也是投資公司領域的佼佼者,深諳股權投資之道,倡導賦能式投資的資本品牌,以股權投資的方式,為企業提供資金和賦能。

陝西煤業雖然是傳統能源公司,但他們對國家能源發展的未來規劃非常清楚,清潔能源才是未來的風口,選擇隆基股份進行投資也正是基於對國家能源政策的考慮。隆基股份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從2020年3月以來,隆基股份的總市值先後突破了1000億、2000億和3000億。其對應的時間節點分別是:4月17日以每股28.72元漲停站穩1000億市值;7月24日,盤中第一次突破2000億元市值大關;10月13日,股價盤中抵達近期最高價格——每股83.27元,對應市值3139.3億元。

今年在隆基股份的半年報中,陝西煤業直接持有隆基股份3.88%股權,以西部信託·陝煤-朱雀產業投資單一資金信託,持有隆基股份4.81%的股權,陝西煤業合計對隆基股份持股8.69%,是除了隆基股份控股股東李振國之外的第二大股東。按照隆基股份3000億市值估算,陝西煤業的持股市值已經達到260.7億元,而整個陝西煤業目前的市值大約為900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僅僅對隆基股份持股的市值,已經接近陝西煤業總市值的三分之一。

陝西煤業投資部門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是陝西煤業開展投資業務的第三年,也是取得投資回報的第一年。”截至6月底,陝西煤業股權投資浮盈已超過100億元,收益率超過100%,三年間投資的平均收益增長率高達40%。

投資成功僅是個案

毋庸置疑的是陝西煤業的投資是成功的,但這種成功並卻不具備普遍意義,也就是說這種成功不是其他傳統能源公司可以效仿的,也不具備可複製性。

像陝西煤業這種投資大獲成功的企業數量並不多,實際上在投資領域的失敗案例倒是數不勝數,作為偏向於重資產運營的能源企業一旦投資失敗,後果不堪設想。比如美都能源,本來盈利不錯,因為投資海外石油項目失敗,然後轉戰金融領域,再度遭遇失敗,投資新能源產業依然失敗。公司在短短的7年時間敗光了112億,至此元氣大傷,瀕臨退市。

國家開發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國開行投資很多項目也都比較成功,但對於無錫尚德的投資則屬於失敗案例。無錫尚德屬於最早一批做光伏的企業,但幾經周折遭遇破產重整等危機。

類似投資失敗的案例不勝枚舉,陝西煤業能通過投資賺得盆滿缽滿確實是有專業的指引,但不可否認的也有運氣的成分。所以對於傳統能源企業來說,做好基礎的主業的同時,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進行投資嘗試,未嘗不可,但萬不可將全部身家系於投資賺快錢,否則很可能遭遇難以承受的損失。

我國要實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革命的第一刀是揮向煤炭行業,作為九成以上的業務都是煤炭的企業來說,究竟如何轉型已經迫在眉睫。投資能源產業或許是一條路,但它並不是最主要的轉型方式,煤炭清潔化高效利用、技術革新等措施或許也是延長其生命的一種必要措施,但煤炭企業轉型依然艱難,相關企業需要早做打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國際能源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號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