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亮:我國區塊鏈監管框架已經基本成型

2019年10月24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一年的時間內,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政務、社會治理等領域廣泛落地 。

一年時間內,區塊鏈技術給哪些領域帶來了明顯變化?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對話了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省區塊鏈技術研究院院長蔡亮。

蔡亮教授先後參與了 IEEE、中央網信辦、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多家權威機構的信息化標準制定,他領導的區塊鏈團隊立足於國產自主可控聯盟鏈底層技術平臺研發,是國內第一批通過工信部標準院與信通院區塊鏈標準測試並符合國家戰略安全規劃的區塊鏈核心技術平臺。

蔡亮:我國區塊鏈監管框架已經基本成型

貝殼財經:一年時間內,區塊鏈技術在哪些領域的落地速度明顯加快?

蔡亮:區塊鏈在服務實體經濟、社會治理、政務服務等領域取得了更加廣泛和深度的應用,並在服務能源電力、航空航天等領域也展開了積極探索。在政務服務方面,自去年以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先後出臺了若干政策和規劃,在結合“區塊鏈”進行區域產業轉型、民生服務提升、政府治理升級等創新應用探索和佈局。以北京市為例,目前北京在政務服務領域已落地百餘個區塊鏈具體場景應用;在能源電力方面,國網電動汽車公司所搭建的綠電溯源平臺已實現了對4億度綠電的溯源。

貝殼財經:就您觀察,在疫情期間,區塊鏈在哪些領域發揮了作用?

蔡亮:疫情期間,區塊鏈領域也進行了很多深入探討,並在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進行了實踐,例如通過區塊鏈慈善捐贈溯源平臺來提升捐贈行為的公信力。區塊鏈具有分佈式、難篡改、可溯源三大特點,這一技術天然對數據敏感,結合疫情防控期間所暴露出來的物資分配不合理、不及時、不透明等問題,可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慈善捐贈信息的公正、公開等問題,此外,可以通過區塊鏈建設感染病科研平臺,多機構在確保數據安全與隱私的前提下進行聯合科研,來促進科研工作的進展。

貝殼財經:您曾提到我國區塊鏈發展重點在自主可控的聯盟鏈,而西方區塊鏈發展重點是公有鏈。為什麼側重有不同?發展自主可控聯盟鏈,有什麼新要求、需要解決什麼問題?

蔡亮: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研究熱點目前主要在公有鏈技術以及基於公有鏈的金融創新,尤其是數字貨幣方面;而我國近期則將重點放在聯盟鏈的關鍵技術研發、經濟社會賦能以及區塊鏈監管等方面,這個區別主要是由基本國情、技術定位以及監管政策等差異決定的,我國對區塊鏈技術定位是一個通用的信息技術,是下一代互聯網的核心組成部分,我國更為關注如何讓這一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服務政務、服務民生和社會治理。

發展自主可控聯盟鏈,需要解決聯盟鏈的高性能、高可用、高可擴展性以及隱私保護等問題,同時需要研發相應的監管技術,確保我國區塊鏈這一新興網絡空間的可管可控。近一年來,區塊鏈技術在政務、工業互聯網、能源等領域也開始了大膽嘗試,這些新興領域的區塊鏈應用對區塊鏈的軟硬件一體化技術、海量設備接入與管理以及高效率、高質量和智能化的智能合約與應用開發技術等都提出了不少挑戰。

貝殼財經:目前我國區塊鏈監管進展如何?對於監管服務工作的推進,您是否有相關建議?

蔡亮:目前我國區塊鏈監管框架已經基本成型,中央網信辦已累計公佈三批共730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首批監管試點的接入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信息安全技術 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通用要求》國家標準也已經立項。可以預見,未來涵蓋內容監管、行業監管、金融監管的區塊鏈協同監管體系將逐步構建,確保我國區塊鏈產業應用的健康有序發展。建議相關企事業單位在規劃區塊鏈產業應用的時候,應瞭解相關監管政策,主動對接監管部門,確保區塊鏈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貝殼財經:區塊鏈現階段是一個昂貴的技術,你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價值在哪裡?

蔡亮:區塊鏈的價值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和顛覆,它所創建的分佈式信任機制還會帶來組織管理模式的創新和變革。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區塊鏈技術所創建的資產互聯、價值互聯以及信任互聯等,有助於創建開放、透明、可信經濟和社會協作,對未來的經濟社會和產業變革將起到重要作用。

貝殼財經:從技術層面講,區塊鏈技術尚有哪些不成熟和侷限性?如何進一步推動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

蔡亮:目前區塊鏈在理論和技術創新性方面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如區塊鏈體系架構、分佈式共識、網絡存儲、安全隱私等技術都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研究,逐步實現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自主可控的區塊鏈核心技術體系。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我們需要創新多學科交叉、產教融合的區塊鏈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健全骨幹企業、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的協同機制,不斷完善區塊鏈底層平臺、業務應用等相關標準體系,積極推動有影響力的區塊鏈示範應用及開源社區等標誌性工程的建設。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姝欣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吳興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