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就回?!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到底暗含哪些門道?

去去就回?!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到底暗含哪些門道?

在北美,父母從小就帶孩子參觀博物館,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父母胸前裝著一個面朝外坐在背袋裡的嬰兒參觀博物館,坐在揹帶裡的寶寶睜大了好奇的眼睛,看著博物館內的各種展品。

在美國,每年大約有8.5億人次訪問博物館。美國各種階層的人都有機會參觀博物館,每週眾多博物館志願者會為各個博物館提供將近100萬小時的公共服務。因此,在北美,父母們都認為,博物館不僅為孩子提供了遊樂的場地,也提供了各種補充教育的機會。

隨著近年來博物館相繼免費開放,越來越多的父母也常常利用假期,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可是,有的父母卻不知道如何帶孩子參觀博物館。曾經也有媽媽告訴我說“我高高興興地帶孩子去了博物館,但孩子除了對動物標本感興趣之外,貌似對其他什麼都不感興趣,進去之後沒過多久就吵著要出來,讓我很無奈。” 那麼去博物館到底看什麼?怎麼看?

1

提前做好功課


在我看來,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父母首先要提前做好功課,弄清楚展館的定位,此外還要聽取孩子的意見,看他們的興趣所在。瑪希婭附近的城市哈利法克斯有幾個非常值得一看的博物館。有一次,我們去那裡。出發之前,我問兒子:“我們去玩的地方有一個自然博物館和科技館,你想去哪個?”兒子問:“自然博物館裡有什麼好看的?” 我回答:“自然博物館中有恐龍化石和爬行類動物等的標本”。“科技館呢?”,兒子接著問, “科技館中有可以把你整個身體包圍起來的泡泡,有你可以行走的大型吊橋,有各種樂高拼裝玩具,你還可以參與制作過山車”。一聽到那兩個博物館中都有自己喜歡的項目,兒子便毫不猶豫地告訴我,他兩個地方都想去。

去去就回?!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到底暗含哪些門道?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戰。通常在帶孩子去參觀博物館之前,建議都要上那個博物館的官方網站先查看一下,瞭解博物館主要的展覽內容、珍藏品介紹、臨時特定展覽的信息、以及有沒有兒童體驗館 、餐飲休息處等等情況。這樣既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安排自己參觀的時間,又可以提前瞭解博物館展品的信息,同時也便於準備一些生動的故事或描述激起孩子參觀博物館的興趣。

2

順應孩子天性參觀博物館

很多時候,父母覺得,既然帶孩子去博物館,就一定要好好利用每一分鐘,一次逛個夠,逛個全,否則就是虧本。其實,孩子能夠專注的時間有限,一般來說,兒童能夠專注於同一活動的時間約為1-2個小時。因此,如果發現孩子對參觀表現出乏味的情形,父母應避免強迫孩子繼續參觀,帶孩子離開博物館,否則一旦孩子對博物館產生厭倦的心理,那麼再讓孩子去博物館就更難。父母可以動動腦筋,利用孩子好動的特徵,用一些互動小遊戲提高孩子參觀博物館的興致。

去去就回?!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到底暗含哪些門道?

兒子4歲起喜歡龍,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讀書要看龍的書,用的物品也要有龍的裝飾。因此,那一年我們回國,我告訴兒子,可以去上海博物館找龍。兒子一聽,立馬要求我帶他去上海博物館。一到博物館,看到博物館中果然有大量龍圖案和裝飾,他非常興奮。於是我藉機提議:我們來比一比,看誰找到的龍更多?兒子歡呼著積極響應。於是,我們倆從青銅器館出發,經過陶瓷、書法、繪畫等各個展廳,兒子連錢幣館都不肯放棄,因為他怕錯失了找更多龍的機會。於是,從上午10點到下午博物館關門,我們在博物館呆了整整一天。最後瑪希婭累得都走不動了,兒子還是不肯罷休,他興致勃勃地想要把所有的“龍”都找出來。

以後幾次回國,兒子都會主動提出要去上海博物館找龍,至今我們去上海博物館已經7次了。而每次去,他都能找到前幾次錯過的龍圖案。而且,在找龍圖案的過程中,他也學會了如何區分不同展品上龍的特點:青銅器上龍的圖案有正面和側面等樣式。正面的龍紋常以鼻為中線,鼻子兩側是眼睛,龍身向兩側延伸;側面的龍紋則以一條長長的龍身和一個龍爪表示。而瓷器上龍的形式富於變化,龍的身體常常呈橋形拱起,多有五個短小而尖利的龍爪,四個爪指在前,一個指在後等。觀察得特別細緻入微。

3

博物館之外的學習

帶孩子參觀博物館為的是給孩子文化啟蒙,因此,父母在此過程中也不要給孩子提過多的要求,強迫孩子學習。父母可以使用一點小心計,利用孩子好玩的心理和特點,用遊戲調動孩子身心,從各方面全程參與,在玩中接受知識,而不是被動地告知他必須從博物館中受到什麼教育、獲取什麼知識。

去去就回?!帶孩子參觀博物館到底暗含哪些門道?

而且,據我所知,參觀博物館後,許多父母都會要求孩子寫遊博物館記。孩子參觀博物館本是一件愉悅身心的活動,如果給孩子加壓,勢必會減少孩子觀賞遊玩的樂趣。不寫遊記,也並不代表孩子就不能從參觀博物館中汲取養分。

博物館之旅結束之後,就兒子在博物館中所觸及到的知識讓他通過閱讀、查找資料,再次進行擴展和鞏固,加深孩子對博物館中展品的認識和理解。所以,每次和兒子從博物館找完龍回來,我們常常就在博物館中發現的龍做各種不同的提問。“中國的皇帝為什麼穿龍袍”?“龍袍是不是都是明黃色的?如果不是,有哪些顏色”?“中國龍和歐洲龍有什麼區別”?“中國龍代表了什麼?歐洲龍又有什麼寓意”?等等。通過“問”和“答”,提高了孩子分析和探究問題的能力,也擴大了孩子的知識面。

其實,在孩子獲取知識的道路上,博物館可以是一個引子,一個火種,只要利用得當,博物館可以為孩子開啟更多知識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