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五十,要懂得“服老”


人過五十,要懂得“服老”

很多人過了50歲之後,雖然感到精力、體力大不如前,但是他們仍然不服老,認為把老將扶上馬,還能再戰一場。

但是人是抵不過自然規律的,每個人都會變老,每個人也都將向命運和歲月妥協。

但是這種妥協決不是負面的,承認自己老去,向歲月點頭和解,這意味著與自己生命的和解,也意味著自己終於可以坦然安心的享受餘生的快樂時光。

人過五十,要懂得“服老”。

人過五十,要懂得“服老”

01

人才50歲之前總是把目標定得非常長遠,希望自己能夠在事業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更顯赫的權勢和地位。

但是在50歲之後,就要把心態放平,學會放下,學會接受。

有些事情改變不了的,那麼就由他去吧;有些事情太過於煩憂的,那就坦然放下吧;有些目標總是無法達成的,那就不妨認輸吧。

爭名奪利早已不是這個年齡段的主旋律,找回自己內心的平靜隨和,獲得家庭的和睦友愛,才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目的。

我們接受命運和歲月給我們的宣判,並不是舉手投降,而是順應自然規律並從中找到內心的自由。所以這是一種積極的而非消極的心態。

畢竟人總是繃著一股弦,一直不放鬆,總有一天琴絃會斷,到時候反而是過猶不及。

如果一直抓住名利、權力不放,那麼終其一生都會束縛在其中,找不到內心真正的歸宿,也得不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人過五十,要懂得“服老”

02

有一位朋友的父親是一家企業的老闆,50多歲的年紀看起來依舊神采奕奕,說話做事有條理不慌不亂,所以很難讓人想到他已經50多歲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成功人士、事業強人,在前段時間卻被檢查出來直腸癌,從病發到去世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

不只是我的朋友,就連我們這些認識他的人都無法接受。

那樣一個體面健談、意氣風發的人就這樣走了,讓人覺得猝不及防、心裡哀痛,但是卻也無可奈何。

我們每個人都不知道歲月和命運會給我們怎樣的宣判,我們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臨,但是我們能做到的就是過好今天的日子,讓明天不留遺憾。

人過五十,要懂得“服老”

03

我們總是在說來日方長,而實際上在50歲之後的人生中,來日並不方長了。

我們即使能夠壽終正寢,也已經走過了大半的人生之路。並且50歲之後的人生總是充滿未知數,我們不知道今天睡下之後,明天還是不是能夠正常起得來?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離死亡很近。

這就要求我們要儘自己的全力,把自己的今天過好,而不是寄託在明天,因為當你把享受生命放在明天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明天還會不會來臨。

愛的時候儘量去愛,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把自己更多的時間精力都花費在自己最重要的人和事上。

看一看風景、享受一下溫情,這才是生命最本質的意義。

我們都在講究延時滿足的時候,要明白有些時候延時的滿足不是滿足,因為你大可能永遠等不來滿足的那一刻了。

所以活在當下,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快樂、幸福、滿足,那麼你就無愧於自己這一生了。

人過五十,要懂得“服老”

小麥說:

很多人到了50歲,仍然認為自己有很多抱負沒有施展、有偉大的夢想沒有實現、有既定的成就沒有達成。

他們依然毫不猶豫的犧牲掉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犧牲掉自己享受生活的時光,投身在沒有休止的事業和功名利祿中。

但是這些事情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盡頭,你終其一生留下的也許只是遺憾。所以,一個真正有理性智慧的人,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他們前半生奮鬥於事業,後半生為自己而活。只有這樣,他們能才能夠獲得內心的圓滿,也才會此生無憾。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