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滿嘴是愛,但面容滿目猙獰,你的語言也許比你的棍棒更傷人。

熬著熬著,這平淡的一週終於過完了,久違的週末彷彿來的是那麼的不情願,這一週的我宛如復讀機一樣的重新來過一般,依舊是那麼的平淡無味,但是這一週的網絡卻從不得不安寧。

從西安女司機奔馳車維權,到商業大佬們站隊996,再到上海17歲男孩不忍母親的責備,衝動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可以準確的說,我長這麼大,第一次這麼關心社會的新聞,第一次去關注並思考。

其中,讓我感同深受並讓我揮之不去的消息就是17歲男孩在不忍母親的責備下跳橋一事,說實話我真的很惋惜也很難過,但當我再看到網絡中的迂腐噴子們還在這件事情上責備這個孩子的時候,我真的是忍不住了,我真的想問問問,世界是冰冷到什麼地步了,在一個年輕生命的消亡後,盡然不是惋惜而是責備。

你滿嘴是愛,但面容滿目猙獰,你的語言也許比你的棍棒更傷人。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的衝動,讓這個家以後蒙上了永遠消失不去的陰影,甚至在責備這個孩子這麼做給父母帶來的痛苦父母承受不起,但說這些話的人何曾想過,思考過,為什麼要以一個成年人的心理承受範圍去衡量一個未成年人的心理。

也許,對你來說,芝麻大點的小事和悲傷,但在孩子眼中,那就是一座無法撼動的山,你可以拐彎抹角,虛偽無常的活著,但是,對於還是一張白紙的孩子來說,想得通才有路,想不通就沒有路,但是所謂的家長,並沒有做到修路的責任,而是用言語拿起了掘路的鏟子,無情的剷掉了鋪路的地基。

家長,呵呵,說到底他們真的不能稱作為家長,在中國,其實最讓人無奈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是個混蛋你還要去順著一個混蛋的思維活著,作為子女,無論你優秀與否,無論你是錯誤還是正確,但是在這些混蛋父母的眼中,這些都不重要,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他才是真正的是對的。

你滿嘴是愛,但面容滿目猙獰,你的語言也許比你的棍棒更傷人。

在這件事情上,孩子也許錯了,但是他的錯誤佔比不到10%,剩下的90%都是這位母親的錯,再多的後悔也無法倒流時光,再多的淚水也無法已經發生過事實,錯誤的教育終究會發酵,你埋下的惡果終將自己品嚐苦澀。

我也是在一個劣質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人,我承認我很多事情都失敗了,有的時候我也在質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我也在很多不眠之夜反思過自己的原因,我渴望成功,每一次失敗都讓我更加渴望成功,我的渴望就像餓了好久的狼,飢腸轆轆從未放過讓自己飽食的任何機會。

你滿嘴是愛,但面容滿目猙獰,你的語言也許比你的棍棒更傷人。

說實話,從小到大,我的家庭被我混賬的父親弄得是雞飛狗跳,家不和萬事不興,他是一個體罰加惡語相向得人,當時得我想著自己會帶著不滿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時,他會不會感到後悔,因為在我那時得腦海中想:這也是我唯一一個可以向他抗爭的辦法了,實話實說,我想讓他對我做的得到無盡的後悔和懲罰。

我曾經站在過自家的樓頂上想過我消失的樣子,但是我還是有寄託的,我在想,我的消失也許會讓我善良的母親得到傷害,我在想,如果我消失了,我的母親以後沒有人保護,我承認我退縮了,我將這

你滿嘴是愛,但面容滿目猙獰,你的語言也許比你的棍棒更傷人。

份恨埋在了心裡,說實話,沒有這份恨沒有這份愛,當時的選擇定會不同。

有種傷疤,是疼一輩子都好不了的,你棍棒下的我的淤血也會會散,你惡語交加的嘴臉,卻永恆的刻在了我的心上,長大後,家裡其他人讓我和父親表現得親一點,那你為什麼不問問我為什麼和他不親!

曾經有一個三年級的孩子,他被勒令寫了一份保證書,保證這次考試必須考到95分以上,寫完後,父親問他如果做不到的話,怎麼辦?

孩子無奈也不知怎麼回答,唯唯諾諾的說:“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父親滿意的拿著保證書,驕傲的說:“好”

後來的成績也記得不太清楚了,總之孩子沒有考到95分,孩子唯唯諾諾的拿著不到95分的捲紙回到了家中,開門進家看到父親的皮鞋後,渾身繃緊,因為他連最後一點想晚點接受制裁的時間都沒有了。

父親問他:“考了多少分”?

孩子回答:“.............................沒夠95.”

父親:“跪下”

孩子應聲跪下,開始發抖,然後無盡的慌張,父親找到了當時寫好的保證書,帶著威嚴氣勢洶洶的走了過來並說到:“來,把這吃了”

孩子恐慌的望著他的父親,以為是一句玩笑,父親青筋暴起,大聲罵道:“給老子吃了它”。

孩子眼淚被嚇得奪眶而出,接過保證書,開始吃了起來,一邊聽著父親的數落。

吃完後,父親告訴他,來,趴下,褲子脫了,它拿起了手中的掃床的刷子把,告訴這三年級的兒子:“打了幾下自己數著”

這是一個對我來說已經淡如水的故事,這種故事很多很多,它既不是最猛烈的,也不是最簡單的。

有時候,家人的惡毒是讓你無法找人傾訴的你痛不欲生,在所有人看來,一家人,所有的所作所為都可以被原諒,你不原諒就是你的不孝,就是你的錯誤,不管是道德上還是心理上。

中國有太多太多的孩子飽受著所謂的“關愛”,所謂的“親情”,我無時無刻都在崇尚和羨慕電視裡的宣傳片中,家庭的溫暖,我也暗自發誓,如果我有一天為人父母,別的所有,我都會降低標準,唯有家庭的凝聚和溫暖,才是我無盡想要去追求的。

你滿嘴是愛,但面容滿目猙獰,你的語言也許比你的棍棒更傷人。

很多人都會說,現在的孩子不敢管,不好管,那麼說這些話的噴子們先看看自己,自己的工作是否乾的優秀,自己是否在一個制度中安份守己,自己是否在接受自己不想遵守的社會制度,有沒有牴觸之情。

我就在想,一個馬路上可以隨隨便便停車的女人,有什麼資格去批評和管教一個17歲的孩童,她除了是母親以外,她還有什麼資格去評論別人和教育別人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