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駕駛艙細節曝光後,才知道原來這麼先進,部分技術比C-17還好

近日,網絡上首次曝光了運-20大型運輸機的駕駛艙照片,看上去非常先進,不僅可以與波音787、A350這些最先進客機的駕駛艙相媲美,而且還配備了衍射式平視顯示器,再加上其它先進航電技術,給人一種滿滿黑科技的感覺。

新一代玻璃化座艙

運-20配備了新一代玻璃化座艙,基於光纖的高速數據總線的國產綜合航電系統,將前端傳感器獲取的信息,迅速傳遞給綜合處理系統,進而實現了飛行控制、數據處理、通信導航、發動機數據的一體化處理。

運-20駕駛艙細節曝光後,才知道原來這麼先進,部分技術比C-17還好

較之空軍裝備的多為傳統指針式儀表,讓飛行員看得眼花繚亂,操控時手忙腳亂的伊爾-76運輸機,運-20的多功能彩屏顯示器,界面美觀友好、參數清晰明瞭、信息查詢靈活,系統採用鍵盤+觸摸方式作為輸入控制單元,可以很方便地進行人機對話,極大地緩解了飛行員操控時的精神壓力,比操控伊爾-76要舒適多了。

雖然我軍早在研製運-8三類平臺時就在運輸機上採用了一體化綜合航電系統,但那應該是第一代產品,很多技術還不夠完善,使用的傳感器大多還是模擬式的,需要先轉換成數字信號才能通過數據總線輸入機載計算機,雖然比之前老運-8的機械式座艙有了質的提升,但總體技術水平仍不夠先進。

到研製運-20時,我們在數字化航電系統方面的研究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不僅自身的整體電子工業水平上來了,還積累了大量的使用經驗,並通過C919項目與國外著名航空設備研製企業合作,獲取了國際上最先進的座艙設計技術。兼收幷蓄再發揚光大,就有了運-20上的新一代玻璃化座艙。

運-20駕駛艙細節曝光後,才知道原來這麼先進,部分技術比C-17還好

運-20的座艙內部,能看到該機配備了衍射平顯

光纖數據總線和平顯

運-20採用了基於全雙工交換式以太網技術的綜合航空電子系統,它採用綜合處理系統替代原來的飛機上面各專業計算機,系統實現了模塊化結構,可以根據需要增加或者擴展功能。

另外,傳統的數據總線例如1553B總線已經不能適應要求,所以運-20應該採用了基於光纖的高速數據總線,它能夠把前端傳感器獲取的信息迅速傳遞給綜合處理系統,提高飛機航空電子系統綜合能力和處理能力,進而實現了飛行控制、數據處理、通信導航等方面一體化。運-20綜合處理系統的人機交互界面由多塊大尺寸多功能顯示器組成,飛行員可以方便從屏幕獲取飛機狀態、飛行和發動機參數等信息。

運-20玻璃化座艙的另一個亮點是安裝了平視顯示器(HUD),HUD是利用光學反射的原理,將重要的飛行相關資訊投射在一片玻璃上面。這片玻璃位於座艙前端,高度大致與飛行員的眼睛成水平,投射的文字和影像調整在焦距無限遠的距離上面,這樣當飛行員透過HUD往前方看的時候,能夠輕易的將外界的景象與HUD顯示的資料融合在一起。

運-20駕駛艙細節曝光後,才知道原來這麼先進,部分技術比C-17還好

平視顯示器顯示的飛行參數

平視顯示器投射的信息主要與飛行安全有關,譬如飛行高度,飛行速度,航向,垂直速率變化,飛機傾斜角度等。使用於戰鬥環境時,還會加上目標資料,武器與發射相關資料等,這些顯示的資料能夠根據不同狀況而變換。比如運-20上的平顯除了飛行參數外,還可以顯示著陸引導標示、空投引導標示燈信息。

運-20使用的平顯是目前該領域最高水平的衍射平顯,也叫廣角全息平顯,像汽車上的遮陽板一樣安裝在飛行員的抬頭位置,不用時摺疊上去,使用時自動放下,像鏡子一樣放在飛行員面前,讓飛行員無需低頭觀察儀表板就能夠獲取飛行信息。這一點比C-17好很多,其使用的反射式平視顯示器結構複雜,對震動敏感,體積也大,所以無法設計成摺疊式,只能固定在儀表臺上,不管用不用都杵在飛行員面前。

除了衍射平顯,運-20還配備了視景增強系統和國產新一代高速數據鏈,可以接收來自預警機、自動化指揮系統信息,增強機組人員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提高運輸機執行任務的能力。

運-20駕駛艙細節曝光後,才知道原來這麼先進,部分技術比C-17還好

C-17使用的還是結構複雜的反射式平顯,無法摺疊收起

從整體上來看,運-20的航空電子系統已經達到當今最先進的水平,尤其令人自豪的是運-20航空電子系統實現了硬、軟件的全國產化,標誌著國產航空電子系統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為國產作戰飛機不斷進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