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拾貝,為啥被稱為“割韭菜”?“割韭菜”的古往今來

  •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往往一個簡單的名詞透露出的意味深長是其他民族語言和文化所不能比擬的。文化的深厚土壤和個性中不願名言的特質,讓我們用一些簡單的詞就可以表達深刻的意義。這很有趣!這也是很多老外在學習中華文化時"犯迷糊"的重要原因。
  • 今兒,就讓我們來看看"韭菜"的前世今生。試著瞭解"韭菜"、理解"韭菜"、爭取做一支合格的"韭菜"或者永遠不做"韭菜"。
  • 啥是韭菜?
  • 誰是韭菜?
  • 誰又不是韭菜呢?
文化拾貝,為啥被稱為“割韭菜”?“割韭菜”的古往今來

"韭菜"的源起

韭菜原產於我國。我國最早關於韭菜的記載要從《山海經》說起。《山海經》注"丹燻之山","北單之山"(今內蒙古),"崍山"(今四川),"雞山"(今湖南或雲南),"邊春之山","視山"(未知),"其山多韭"。意思就是在我國的華北,西北,東北等地方都有野韭菜分佈。

《詩經·幽風·七月》中有這樣一段話"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四之日其蚤,。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釋義]:夏曆十二月鑿取冰塊,正月搬進冰窖中。二月初開始祭祖先的儀式,獻上韭菜和羊羔。九月霜降天氣轉冷,十月清掃打穀場。兩樽美酒敬獻賓客,宰殺羊羔待客。登上主人的廟堂,共同舉杯敬主人,齊聲高呼壽無疆。

文化拾貝,為啥被稱為“割韭菜”?“割韭菜”的古往今來

這是一段描述當時奴隸們辛苦勞作的詩句。人們從年初一直勞碌到年終,日復一日的辛苦勞作,耕田收麥、鑿冰打獵,到了年終還要殺羊制酒,為主人獻上美味佳餚。一年到頭只有這個時候可以踏足權貴的宮殿,高呼祝福、祈求來年。

詩經的這段提到了"獻羔祭韭",獻上羊羔和韭菜。當時的韭菜和羊羔一樣是獻祭的重要祭品。WHY?原因很簡單,韭菜的特點就是割了又長,生生不息。寓意就是充滿生機、延綿不絕。

到這,明白了什麼嗎?在這段描寫艱辛的句子裡,韭菜的寓意是正面的、體面的,並不是現在俗稱的被割的"韭菜",讓我們再來看看"韭菜"在古代的描述。

文化拾貝,為啥被稱為“割韭菜”?“割韭菜”的古往今來


韭菜在古代

在中醫裡,韭菜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叫"壯陽草",還有人把韭菜稱為"洗腸草",不但如此,韭菜還有很多名字。韭菜還叫草鍾乳、起陽草、長生草,又稱扁菜。韭菜入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文化拾貝,為啥被稱為“割韭菜”?“割韭菜”的古往今來

東漢時期,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多次提到"韭",也就是韭菜。韭菜的"韭"字屬於象形字,字的下部"一"代表的是土地,上面的"非"在小篆的書寫下非常想旺盛生長的韭菜葉子。在《說文韭部》的解釋為:"菜名,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意思是說韭菜這種蔬菜種植之後就能夠長久反覆的收割。

宋代官修韻書《廣韻有韻》當中解釋到"韭",俗稱韮。在我國古代的漢字有很多異體字,這些異體字雖然寫法上不一樣,但是意義上是一樣的。之所以將韭菜的"韭"上面加上一個"草"字頭,是因為韭菜屬於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能夠連續收割。

文化拾貝,為啥被稱為“割韭菜”?“割韭菜”的古往今來

晉代《風土記》中也有記載:"正元日,俗人拜壽,上五辛盤。五辛者,以發五腑之氣也。"意思是說正月初一古人有拜壽的習俗,屆時要用到"五辛","五辛"的作用是祛除五腑雜氣。用春季的新韭菜來祭祀也有讓先人品嚐新鮮春味,去除過去一年當中汙濁之氣的意思。

文化拾貝,為啥被稱為“割韭菜”?“割韭菜”的古往今來

但韭菜也因為自己特殊的氣味。也會有一些禁忌。佛家和道家都明言不可食用韭菜,估計是擔心味道被神靈厭惡。在南北朝時的道教文獻《正一法文修真旨要》當中就把"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胡荽"五種蔬菜列為"五辛",不可食用。

文化拾貝,為啥被稱為“割韭菜”?“割韭菜”的古往今來

此外,春秋時期的《夏小正》當中記載"正月囿有韭",說明我國種植韭菜的歷史至少2500年以上。《漢書·召信臣傳》當中有當時冬季在室內生火種植韭菜以供食用的記載(溫室)。《齊民要術》、《王禎農書》等農業著作當中都有關於韭菜種植技術的記載。這樣看來韭菜真的是很容易栽種生長的食材。

文化拾貝,為啥被稱為“割韭菜”?“割韭菜”的古往今來


"割韭菜"的今生

那"韭菜"又如何變成了如今的模樣呢?眾所周知,這個和"股市"有關。

股市中的"韭菜"是指一部分股民不得已的割肉放血、虧本離場,新生力量又爭先恐後的投入進來,就像韭菜一樣,割一茬很快又長一茬,一茬又一茬......源源不斷、生生不息。這樣的群體被稱為"韭菜"。

而"割韭菜"呢?一般形容機構、基金、大戶拋售股票導致股票市場或個股大跌,為其迎來新的建倉盈利的機會,重創散戶,如此循環往復操作,實現週而復始。就稱其為"割韭菜"。

文化拾貝,為啥被稱為“割韭菜”?“割韭菜”的古往今來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回看昨日,人事茫茫,道阻且長。"

——摘自香帥的《金錢永不眠》

這裡不是金融公號,就不深究這裡的是非曲直了。但"韭菜"悲催的象徵意義躍然紙上。最近股市又一次炙手可熱起來,人們爭先恐後、義無反顧的開始了又一輪扎堆行動。這時候,難免有一個聲音從並不遙遠的地方傳來,"當心被割韭菜啊!"

文化拾貝,為啥被稱為“割韭菜”?“割韭菜”的古往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