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希拉里做過美國國務卿,當過聯邦參議員,還是美國前第一夫人。她是美國政治史上最重要的女性,也是一位非常有爭議的人物

有人評價她:“對於希拉里,人們或愛或恨,但絕沒有中間路線”。討厭她的人,說她虛偽、心狠手辣、喜歡玩伎倆。支持她的人,認為她勇敢,智慧,是女強人。

不論怎麼說,這個女人都是很有影響力的。希拉里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她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她和克林頓的婚姻如何?

今天來講講她的故事。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01

希拉里·克林頓原名叫希拉里·黛安·羅德姆,1947年10月26日出生於美國芝加哥,父親當過兵,退役後辦了一家小紡織廠,母親是家庭主婦。她是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

她父親是家裡的權威,很強勢,為人嚴苛,會不分場合地冷嘲熱諷、貶低孩子、妻子,平時最喜歡談的話題就是政治。她母親童年的時候,被家人拋棄,成長過程很是艱難,不過困難終究沒有把她打倒,反而養成了足夠強大的內心,性格也溫順。

他們家整體的家庭氛圍是嚴肅的,父母經常會發生爭吵。但很顯然,她母親是隱忍的一方,也是讓家庭保持平衡的關鍵人。

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夫妻倆意見很是統一,都認為要堅守紀律、要勤奮勇敢、要獨立自主。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她父親讓孩子去煤礦、貧民區體驗生活,還讓孩子做家務、幫忙修房子,當“工人”,給鄰居看孩子掙零花錢。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體會生活的不易,也早早地給孩子灌輸想要創造更好的生活,就需要堅定的信念和強烈的目標感。

不得不說,父母的處事作風、性格、教育,家庭環境對希拉里的成長、日後價值觀的形成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希拉里6歲開始上學,她勤奮好學,成績優秀,頗受老師的喜愛。10歲的時候,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昇天,她覺得自己的國家也要趕緊跟上步伐,出於愛國熱情,她的人生理想就是成為一名宇航員,還給航天局寫信,不過對方告知不需要女宇航員。

因為受父親影響,希拉里整個學生生涯,都“絕對關心”政治。13歲的時候,因發現總統選舉有舞弊現象,還特意打電話到市長辦公室抗議。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16歲的時候,她和同學被老師帶著聽了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所以,不出意料的,大學時期,她主修的是政治學。

大學四年,她積極在學校參與各種政治活動,表現非常出色。大一進入學校青年共和黨俱樂部的領導層,大二當選俱樂部的主席,大三當選學校學生自治會主席,大三暑假作為共和黨人,被派往國會組織機構實習(也因此後面轉而支持民主黨)。大學畢業時,作為學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致辭。

畢業典禮的演講,她對參議員的觀點逐條進行了全面徹底而精確的反駁,她的表現贏得了很多人的關注,上了好幾份有影響力的雜誌週刊頭條,成了全國的名人,她的演講被稱為“她這一代的聲音。”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這是希拉里第一次體會成為政治領袖是什麼樣的。這個時候的希拉里,是個理想主義者,對國家有濃厚的責任感。

對希拉里來說,從政就要去讀法學院,於是她就向耶魯大學提出了申請。那會,美國很多有志青年會選擇讀耶魯,其中也包括比爾·克林頓。

02

在耶魯法學院,希拉里是明星人物,比爾·克林頓也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曾作為優秀學生被肯尼迪總統接見,讀高中的時候,身邊就有人覺得他將來有能力入主白宮。

兩個都很耀眼的人,並不認識。後來經人介紹互相認識的時候,兩人沒有什麼感覺,頂多算是點頭之交。他們的同學從來沒有想過兩人會在一起,那會,他們也都各自有男女朋友。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直到1971年春,在學校的圖書館,兩人的目光相撞,擦出了愛的火花。

希拉里被克林頓的領袖魅力所折服,克林頓對與自己一樣優秀的希拉里也很痴迷。

1973年希拉里從耶魯大學法學院博士畢業,克林頓向希拉里求婚,希拉里並沒有答應,因為克林頓很花心。

之後,克林頓回老家阿肯色州,希拉里則在華盛頓找了一份工作,並參加了律師資格考試。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這一年,希拉里26歲。經推薦,她參與了“水門事件”的調查和針對總統尼克松彈劾的調查小組工作。

後面我們知道尼克松因此下臺,希拉里則因工作表現出色,備受好評。可以說,希拉里的未來此時看上去很有前途。

這一年,對克林頓來說,也意義非凡,因為他參加了國會議員的競選,並且勝出。克林頓再次跟希拉里求婚。

這一次,希拉里同意了。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當希拉里把消息告訴朋友後,朋友紛紛勸她不要這麼做,讓她不要去鄉下。

希拉里放著在大城市的大好前途不要,除了她說的,“只有bill能讓我開懷大笑,我深深地愛上了克林頓”,以及她朋友說的,“她被克林頓迷得神魂顛倒”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在華盛頓的律師考試沒有通過,而在阿肯色州的考試通過了。

就像她說的,“我想也許考試成績告訴了我一些東西。”

就這樣,希拉里來到了阿肯色州,1975年10月11日,兩人舉行了婚禮。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03

婚後,獨立自主的希拉里保留了自己的孃家姓,在律所當起了律師,有自己的事業,在阿肯色州,希拉里就是個異類。

希拉里是克林頓競選司法部長、州長之所以能成功,希拉里這個最得力的助手,功勞很大。

而克林頓2年州長到期後,競選失敗,失敗最大的原因也出在希拉里的身上。因為在當地人看來,女人就該好好在家相夫教子,而希拉里不但不這麼做,還不肯跟夫姓,這實在不能讓人接受。

再者,他們認為女人就該有女人的樣子,該做個賢妻良母,而希拉里顯然不是這樣,她穿衣打扮,說話方式,連發型都跟顯得格格不入。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總之,當地人認為希拉里不符合阿肯色州長夫人的形象。

於是,她把名字改成了希拉里·克林頓,摘下了眼鏡,染了頭髮,穿衣服也稍微注意了一些,還化了一點妝,學會了一點南方口音,不大聲說話。

最終,希拉里幫丈夫奪回了州長之位。

這個時候,她在政治和政策上越來越熟練,克林頓也越來越依靠希拉里。

出任州長十年後,克林頓宣佈競選總統。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要說的是,這麼多年來,克林頓花心的毛病一直沒有改,希拉里以為丈夫不過是逢場作戲,所以一直堅定地站在丈夫的身邊。


但是,宣佈競選總統開始沒多久,就有個女人聲稱與克林頓之間的情人關係已經維持了12年。克林頓的聲譽受到了影響。

希拉里怎麼做的呢?她找私家偵探搜對方黑料,證明對方不可信。最終,克林頓能夠成功度過危機。

接著,克林頓的資金不夠,希拉里再次發揮作用,拉來了很多的競選資金。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希拉里果敢、強勢,曝光率越來越高。很快,競爭對手就把矛頭轉移到她身上,大肆批評這個強勢的妻子。克林頓的支持率有所下降。

為了丈夫的前途,她立刻就做出了改變。她開始以賢妻良母,以家庭為重心的形象出現在民眾的視野。

這一改變,效果立竿見影。在競選中被迫做出改變的希拉里,處境贏得了婦女們的同情和支持。

就這樣,1992年,46歲的克林頓競選美國總統。希拉里則成了美國第一夫人。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04

希拉里是個野心勃勃,對權力有很強渴望的女人。克林頓上位才兩個月,她就被任命為醫療改革的負責人,在白宮還有專門辦公的房間。

結果,民眾不買賬,克林頓的支持率迅速降低,連總統辦公室的人,都開始把指責指向了她。

希拉里意識到,就像在阿肯色州一樣,她身上的一些特質,一些人並不喜歡。

為了讓丈夫贏得連任,她退出總統辦公室,並再次改變自己,站在丈夫旁邊。這起了作用,在她的幫助下,克林頓在1996年贏得連任。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克林頓這輩子,好像總是跟“門”過不去,比如旅行門,檔案門,高爾夫門,哈勃門,印度尼西亞門,拉鍊門,特赦門。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拉鍊門。

話說,有天希拉里還在睡夢中,她親愛的丈夫把她叫醒,說有件事很奇怪,有個叫莫尼卡·萊溫斯基的前白宮實習生,硬說跟自己發生了性關係。希拉里一再跟丈夫確認,到底是不是真的,她丈夫面不改色、堅定的說,是假的,要相信他。

希拉里真的相信了。“關於這件事,當時我比任何人都要相信我的丈夫”。於是,她就像往常一樣替丈夫出頭,立場堅定的表示,這事子虛烏有。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結果,幾個月後,克林頓成了唯一一個在全美國人面前,就性醜聞道歉的總統。

希拉里在公眾面前顏面盡失,無論是作為妻子,作為母親,作為夥伴,這都是奇恥大辱。希拉里心裡肯定恨死克林頓了。

不得不說,克林頓絕對是個時間管理大師,他和莫妮卡在辦公室偷情的時候,希拉里基本都在白宮。

但是,在克林頓面對彈劾的時候,她還是選擇了顧大局,選擇站出來支持自己的丈夫。她因這件事表現出的大度、堅強,公眾形象大為提高。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05

之後,克林頓離開白宮,希拉里走向了臺前,她從希拉里·克林頓變成了希拉里。她也早已不是年輕時的理想主義者,手段和心機也不可同日而語,最後成了人們口中的“巫婆”。

可能有人會疑惑,既然丈夫一直出軌,她為什麼不選擇離婚?

其實也好理解,一個是因為她和丈夫早已成了政治利益共同體,她和丈夫的關係是夫妻,更是夥伴。另一個就是,母親對她的影響,她母親曾告訴她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離婚。當然這主要是出於對他們女兒的考量。

就像她在自傳裡說的“我曾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萊溫斯基事件後,我還和克林頓在一起?我只能說,是對克林頓數十年的愛、對女兒的撫育、對父母的贍養、擁有共同的朋友和信仰等,使我們沒有分開。”


希拉里:活成了自己年輕時討厭的樣子,跟丈夫是夫妻,更是夥伴


參考來源:

書籍:

《親歷歷史:希拉里回憶錄》

《希拉里傳: 掌權美國的女人》卡爾·伯恩斯坦

《希拉里: 為總統而生》丹尼爾·哈伯

《希拉里傳》

紀錄片:《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