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家的小康生活 | 75歲老教師王家瑞的“硬核”退休生活

“連續8年開設社區暑期培訓班,免費為孩子教授書法.......”8月10日中午,蘇州相城北橋街道75歲退休教師王家瑞吃完午飯,來不及休息便急忙趕到社區活動中心,鋪好筆墨紙硯,等著孩子們來上書法課。“有20多個孩子跟我學書法呢。”王家瑞說,“陪著孩子一起練習,我就很開心,看到他們有進步,我就更開心了。”

蘇州人家的小康生活 | 75歲老教師王家瑞的“硬核”退休生活

王家瑞捐遺

在盛南社區,只要提起退休老教師王家瑞,幾乎是無人不曉,無人不知。退休後,王家瑞憑藉自己的努力,不斷開啟“第二職業”“第三職業”……為居民排憂解難,帶領著社區居民一起精彩生活,演繹出了“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真實模樣,成為了被居民們紛紛圈粉的“硬核”大爺。

王家瑞一家是盛南社區裡有名的書香家庭,四世同堂的他生活過得幸福又充實。“我父親是私塾老師,在父親的影響下,我也成為了一名教師,現在大兒子和小孫女也是教師。”王家瑞說,一家人能在一起為教育事業忙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2005年,王家瑞退休後也一刻也沒閒著,先後參與了莊基村“村史陳列館”、盛南社區“崇德館”等展館的編寫工作,並積極同社區青少年結成對子,成為了一名“幫教員”和“校外輔導員”。

蘇州人家的小康生活 | 75歲老教師王家瑞的“硬核”退休生活

王家瑞一家人

幾年來,王家瑞還積極為社區的文化建設出謀劃策,為豐富居民的業餘文化生活,他先後組建了“星夢”廣場健身舞蹈隊、“歡樂一家親”腰鼓隊、“星萃”蓮湘隊、“星辰”乒乓球隊和“廉政”書法組5支文體隊伍,使社區居民的文體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現在大家吃喝不愁了,精神生活也不能落下。”王家瑞說,“努力讓生活在盛南社區的居民過上熱鬧、豐富的業餘生活是我的奮鬥目標。”

在王家瑞的帶領下,社區還連續8年籌辦了“盛南春晚”。如今,每年的“盛南春晚”已成為了居民們的大盛會。上到70歲,下至7歲,居民們每到“春晚”年前都踴躍報名,提前預約。春晚正式演出的小年夜,社區的報告廳內經常是被圍得水洩不通,“一場演出有300多人觀看,好多人都是站著觀看。”

2016年至今,王家瑞還與其他老黨員組織社區老年人外出旅遊共13次,累計參與人數500餘人次,使老人們走出棋牌室,走進大自然,瞭解中國發展的新面貌。

蘇州人家的小康生活 | 75歲老教師王家瑞的“硬核”退休生活

王家瑞教孩子們學書法

為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揪心事,王家瑞還主動擔任了老黨員暖心室志願者,調解鄰里矛盾;每週定期接待來訪群眾,傾聽群眾心聲,並每月為出行不便的老人提供代繳三費(水、電、氣)。有一對婆媳關係不好,王家瑞和老伴上門做工作,平時留心找她們聊一聊,如今已是一團和氣;開展垃圾分類,有老人不理解不配合,王家瑞站在垃圾桶前做工作,手把手教老人們怎麼分垃圾……

“社區發展好,百姓日子才會好,大家奮鬥的勁頭就回更大了!”王家瑞說。2016年,夫妻還雙雙簽署捐遺協議,成為捐遺志願者。“原先我兩兒子讀書,自己工資又不高,日子過得很清苦。”王家瑞說,改革開放後,生活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現在我一個月退休能到拿到7000多元,孩子們的收入也節節上升,日子真是越來越紅火,越來越有奔頭。

“先有國家才有小家,我的小家愛國家!”聽著廣場上歡快的旋律,王家瑞深有感觸地說,“孩子們讓我無後顧之憂,趁著身體還硬朗,在過好幸福晚年的同時,還要發揮餘熱,為社會做貢獻。”擔任清風大講堂的志願宣講員、倡導移風易俗……王家瑞充實、多彩的晚年生活正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柴軍虎 通訊員 瞿妍

校對 蘇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