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臨終立了份遺囑,八兒三女因此無一人混黑道,個個樸實有為

杜月笙一生共有八子三女,分別是大太太沈月英所生長子杜維藩;二太太陳幗英生所生杜維桓、杜維翰、杜維寧三子;三太太孫佩豪所生杜維屏、杜維新兩子;四太太姚玉蘭所生四子女,兒子杜維善、杜維嵩,女兒杜美如、杜美霞;五太太孟小冬養女杜美娟。然而他們在杜月笙的言傳身教下,卻無一走上黑道。

1951年,昔日的上海灘大佬杜月笙,迎來了他人生的最後時刻。當時,杜月笙已經避居香港,早就沒有昔日一呼百應的威風。


杜月笙臨終立了份遺囑,八兒三女因此無一人混黑道,個個樸實有為


從當年8月2日開始,杜月笙幾乎再也沒下過病榻,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壞。然而到了8月4日清晨,杜月笙一覺醒來,突然感覺神志清醒,呼吸也順暢了。正當家人欣喜萬分,以為杜月笙渡過了鬼門關之時,杜月笙的一席話卻讓大夥兒的心,都涼到了谷底。他的新婚妻子孟小冬更是掩面而泣,失魂落魄地逃出了房間。

看著家人們的悲泣,杜月笙只是嘆了口氣,他淡淡地對自己的親信陸京士說:

“我的喪事一定要從簡,但是有一點必須要記住,我必須穿著我的舊長衫入殮。”

對此,杜月笙解釋道:

“這是我穿了大半輩子的衣服,死去也要這麼穿!”


杜月笙臨終立了份遺囑,八兒三女因此無一人混黑道,個個樸實有為


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杜月笙為何一生如此執著於長衫,甚至到了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也一定要穿著長衫下葬呢?在筆者看來,他的遺囑隱藏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杜月笙是個苦孩子,4歲那年,他的母親便辭世了,6歲那年,父親也跟著撒手人寰了。之後不久,他的妹妹也被送了人。之後杜月笙發達了,曾經花費很大力氣尋找自己的妹妹,但最終還是事與願違。

因為窮困,杜月笙只讀了半年私塾。與那些耽於玩樂、主動輟學的孩子不同,杜月笙之所以離開學校,完全是因為貧窮。杜月笙曾這樣回憶童年:

“當時一個月學費只有五角錢,可惜因為家裡實在太窮了,讀到第五個月,實在繳不出學費,只好停學。”

離開學校後,杜月笙在上海灘四處闖蕩,再也沒法接觸到知識。而文盲,成為杜月笙一生中最大的痛。


杜月笙臨終立了份遺囑,八兒三女因此無一人混黑道,個個樸實有為


杜月笙一生走得是黑道,但是他卻無時無刻地嚮往陽光。如果給他再選擇一次人生,我相信他寧願不做上海灘大佬,而是做一個普普通通的文人。而杜月笙對於知識、文化以及體面的渴望,最終投射到他的衣著之上。

民國時期,上海灘大佬橫行。其他的黑幫大佬,一般都有一套標準化的臉譜,他們穿金戴銀,滿臉橫肉,袒胸露腹,說話粗俗不堪。而杜月笙呢?他發跡之後,立即脫去了自己當“癟三”時的短衫,而改穿長袍馬褂,一年四季,他都不脫。

杜月笙當大佬之前,也和其他流氓一樣,都言語粗俗,髒話張口就來。但是他發財之後,儘量改掉了自己的粗口,說話儘量文雅、得體。即使對於自己的徒子徒孫們,杜月笙也嚴格要求,即使在盛夏時節,也必須打扮得體。

杜月笙對於文明、知識的嚮往,絕不停留於表面。於是他經常利用各種機會,到處拉攏文人墨客,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為了化解文人對他的歧視與戒心,杜月笙總是卑辭厚禮,恭恭敬敬。因為他知道,這些自詡清流的知識分子最強調尊重,在拉攏時必須採用一種迂迴的方式,巧妙利用各種方式施恩於人,等到情面累積到一定程度,對方自然會與你傾心結交。


杜月笙臨終立了份遺囑,八兒三女因此無一人混黑道,個個樸實有為


章太炎,他不僅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學富五車的大儒。章太炎為人眼高於頂、狷狂無比、行事乖張,因此有“章瘋子”之稱。以出身和學識來說,章太炎和杜月笙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然而令人稱奇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章太炎,卻偏偏對胸無點墨的杜月笙推崇備至。

甚至杜月笙的名字,也是章太炎親自改的。在以前,杜月笙本名叫“月生”。而章太炎卻說:“你的名字太單薄了,我給你取一個。”隨後,章太炎引經據典,將杜月生改名為“杜鏞”,號月笙。這個名字典出於《尚書》,取自於“笙鏞”一詞。章太炎只是稍加改動,就讓杜月笙的名字變得典雅莊重、富有文化氣息。

杜月笙在叫好之餘,立即掏出2000銀元的支票,拍在了章太炎的桌上。其後,杜月笙每月都會派人給章太炎送錢。就這樣,以章太炎為首的文化名人,紛紛進入杜府,成為杜月笙的座上客。

在與文人結交的同時,杜月笙還花費高價延聘名師,給自己補習文化。他每天都會讓人給自己朗讀《智囊》《史記》《資治通鑑》等歷史典籍,從春秋起,經秦、漢、唐、宋、元、明,直到大清,兩千年曆史聽了個滾瓜爛熟。這一習慣,幾十年沒有改變。同時還每天身體力行,練習書法,還真練出了一手過得去的字。


杜月笙臨終立了份遺囑,八兒三女因此無一人混黑道,個個樸實有為


在文化的薰陶下,杜月笙的外在內在氣質脫胎換骨。著名老報人徐鑄成回憶他年輕時第一次見到杜月笙的情景時說,他原本以為此人定會是青面獠牙,見了面才知道原來是位言談舉止都很斯文的瘦削老人。

杜月笙對於文化的渴望,還體現在他對兒女的教育之上。杜月笙一生共有八子三女,分別是大太太沈月英所生長子杜維藩;二太太陳幗英生所生杜維桓、杜維翰、杜維寧三子;三太太孫佩豪所生杜維屏、杜維新兩子;四太太姚玉蘭所生四子女,兒子杜維善、杜維嵩,女兒杜美如、杜美霞;五太太孟小冬養女杜美娟。

杜月笙在死前曾多次囑託,兒女們不得重走黑道之路。而他的兒女均沒有步其後塵,走上黑道之路。為了教育孩子,杜月笙煞費苦心。他讓兒女們上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他的兒女杜美如曾回憶,兒女考試若沒考好,杜月笙甚至會親自動手打人。在杜月笙的教導之下,他的11個兒女,他們或從政,或從商,或者做著外交官的夫人。都幹著乾淨而正經的工作。在各行各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卻用一生治癒。從潛意識裡來說,杜月笙其實並不想當壞人,也不想走黑道。但是他的童年,卻將他逼上梁山,成為一個流氓的頭頭。杜月笙雖然沉淪於泥淖,但仍嚮往著陽光。因此數十年如一日,竭力地洗滌自己身上的汙垢。雖然他的心願並未實現,但好歹,他的兒女們還是幫他完成了。

不得不說,杜月笙的一生真是傳奇的一生。他出入黑白兩道,利用他的狠勁和過人的情商,在風雲詭譎的上海灘混得風生水起。誠然,杜月笙形象並不算太好,但是他的為人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因為學會他的高情商,在社會上,大家絕對將無往不利。


杜月笙臨終立了份遺囑,八兒三女因此無一人混黑道,個個樸實有為

因此,我向大家推薦《杜月笙全傳》一書。本書囊括了杜月笙的一生,從少年學徒水果月生到叱吒上海灘再到香港逝世,是一本值得珍藏和閱讀的杜月笙傳記。同時,本書還附送《戴笠全傳》和《黃金榮全傳》。

這三套書不過69元,好書值得分享可以說是極其划算,好書值得分享,有喜歡可以點擊下方鏈接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