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肉雞抗應激能力的技術措施

(一)肉雞出現應激的原因

1.生理方面。主要是肉雞的物質代謝與蛋白質合成出現的應激,該應激能夠大大降低雞體適應能力,對肉雞飼養條件和營養要求更為嚴格,如果飼料內出現營養上的不平衡、雞飼料內有含黴菌毒素、雞飼料顏色以及氣味的改變等都會直接影響到肉雞的進食和吸收功能,進而出現應激。

2.環境方面。肉雞由於受到外部環境的不良刺激,導致體內出現生理異常性變化,比如雞舍內的溫度過低或者是過高、晝夜溫差大、通風效果差、噪聲、潮溼等,以及老鼠等動物的侵擾等,都會導致肉雞體內生理上出現異常變化。

提高肉雞抗應激能力的技術措施


3.病理方面。因為肉雞出現病原感染、疾病,導致肉雞體內的生理方面變化異常,出現多種生理上的失調,環境一改變就會出現應激,並因為肉雞體質的降低,生長速度明顯減緩或者是停止,活動能力大大減弱,還容易受到其他正常雞的“欺負”,出現應激,甚至是加重病情。

4.管理方面。因為管理人員對肉雞群的管理出現不當,導致肉雞生理出現異常變化,比如不定時間的餵養、肉雞飼養密度大、轉群、接種疫苗、更換飼料、運輸、外傷、糞便不及時清理等。

(二)肉雞應激的危害

肉雞出現應激後,肉雞採食量降低,飼料實際轉化效率降低,肉雞生長放緩,增重比例下降,雞體發育不良。此外,肉雞出現應激後,維生素需求量大增,出現維生素缺乏,肉雞免疫力降低,雞群整體發病率提升,甚至會出現不同程度肉雞死亡。有些肉雞雞群還會出現啄傷口、啄肛門、啄蛋等,導致殘次肉雞數量增加,商品價值降低,肉雞飼養戶的經濟效益降低。

提高肉雞抗應激能力的技術措施


(三)如何提高肉雞抗應激能力

1.提供良好的飼養條件,減少多重應激。從肉雞生長的特點出發,給肉雞提供乾淨、安靜的生長環境,在肉雞飼養的過程中,配套相關的生產設備,為肉雞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以及良好的肉雞飼料。此外,還應該減少多重應激。對於肉雞來講,單一性的應激是容易耐受的,但是同時或者說是持續發生多種應激就會出現嚴重影響。比如肉雞飼養密度大,相互之間擁擠,免疫接種對整個雞群所造成的應激,都需要及時調控好通風量,避免因為通風不良導致的雞舍內的潮溼與空氣汙濁等,避免環境不良出現的應激。

2.參照生產規程來開展管理。

一是確保整個生產管理程序的穩定性,在肉雞的加料、加水、消毒等相關生產環節,都應該做到按次序、定時來進行,做到不能缺料、缺水,不能經常更換肉雞飼養員。

二是保持環境條件的穩定性。比如固定開關燈時間,夏季做好降溫工作,冬季做好保暖工作,防止高低溫對肉雞產生的不良影響。在氣溫變化較大的秋季、冬季都應該及時採取調控措施 ;在雷雨季節也需要做好防止暴風雨侵擾的工作。

三是避免出現驚群現象。在肉雞生產區內,禁止鳴笛、禁止大喊大叫,在雞舍內也可大喊大叫,並且門窗的開關應該固定,在飼養的整個過程中,動作一定要輕緩。

四是飼料更換應該有一個過渡階段。肉雞飼料更換的時候,飼養人員應該有 5 天的過渡期,這樣才能確保肉雞能順利適應。

提高肉雞抗應激能力的技術措施


3.根據不同季節進行相應的飼養管理,及時防治疾病。高溫季節。肉雞飼養管理應該注意做到降溫防暑,並適當提升肉雞採食量。冬季應該做到延長肉雞供溫時間,提升相關的保溫效果,充分考慮雞舍通風量,減少空氣質量變差,中午前後適當提升換氣時間並增加通風量,遇到寒潮侵襲時,採取適當保溫措施,遇到大雪天,應該備好墊草、飼料以及常用藥品,並防止大雪將雞舍頂棚壓塌。

治療肉雞的疾病應該能做到及早發現,早治療、早確診、早控制,儘量減少疾病所產生的應激,確保肉雞能健康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