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因“說不清話”,被幼兒園勸退,原因值得家長深思

妙妙(化名)今年4歲了,但是卻沒有去幼兒園,親戚們都感到很奇怪,以為爸媽的教育方式比較潮流,畢竟到6歲才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的例子,也並不少。

但是妙妙的父母卻是有苦難言,每當被問起為什麼不送去幼兒園的時候,父母總是尷尬的笑笑。

原來,在學校,老師發現妙妙和其他小朋友明顯不一樣。

☑️只會說一些簡單的疊詞

☑️認知、理解能力差

☑️不和小朋友玩,自己玩自己的

☑️上課也不聽指令……

只會說疊詞,這不是1歲多寶寶的語言發育水平嗎?

除了妙妙,其實還有很多語言落後的孩子

2歲多還只會“嗚嗚”叫

3歲還只會用哭來表達需求

快4歲了還僅僅只會叫爸爸媽媽


4歲孩子因“說不清話”,被幼兒園勸退,原因值得家長深思


家長教也教不會

這才心急如焚地帶孩子來醫院檢查評估

01

4歲語言能力才相當於1歲

語言落後背後的原因沒那麼簡單

孩子發育得好不好,有很多種表現,語言發育就是其中之一。

可別小看語言發育遲緩!這可不是“你家娃先會說話,我家再等等”這麼簡單。

還可能是一些疾病或功能失調錶現出來的症狀,然而這個事實卻是很多家長都不願意相信的。

比如發育遲緩、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損傷、聽力障礙、智力低下、語言表達障礙、自閉症譜系障礙等。

這些都會嚴重阻礙孩子的語言發育。

孩子的語言發育,不僅指語言表達(生成或使用語言的能力),還包括理解語言的能力和姿勢溝通(非言語溝通,點頭、搖頭、面部及眼神交流溝通)等。

那麼如何及早發現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呢?

家長們可以對照這張圖看看


4歲孩子因“說不清話”,被幼兒園勸退,原因值得家長深思


當孩子出現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語言水平時,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尋求專業醫生查出真正原因,建立正確的治療和康復方案。

特別是像妙妙這樣,語言差距大,接受能力差的孩子,進行單純的家庭訓練對孩子的幫助並不大。

北斗星兒科門診言語康復治療案例

患者甜甜,功能性構音障礙(分不清g/k音)

02

“學霸”和“學渣”的

差距之一就是語言能力

家長們一定要知道:

0~2歲是兒童語言理解階段,而2~3歲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而這個黃金期,一生只有一次!


4歲孩子因“說不清話”,被幼兒園勸退,原因值得家長深思


如果孩子錯過語言發育的黃金期,那麼他的語言發育,以及之後學齡期的學習成績、閱讀等都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與同齡孩子各方面能力差距究竟有多大?

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

人類發展學家貝蒂·哈特(Betty Hart)和託德·里斯利(Todd Risley)在1995年做過的一項經典研究發現:

那些3歲時能說會道、詞彙量大的孩子,小學的成績也更好,尤其是在聽、說、讀三方面。


4歲孩子因“說不清話”,被幼兒園勸退,原因值得家長深思


由此可見,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某種程度上來已經輸在了起跑線。

家長越晚重視孩子的語言問題,越晚培養,差距就越難彌補。

語言能力的高低會直接關係到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寫作能力、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的優劣。


4歲孩子因“說不清話”,被幼兒園勸退,原因值得家長深思

03

溝通困難、沉默寡言

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影響深遠

我們都知道,好口才越來越被認為是現代人的必備能力。能清晰地表達、有效地溝通、能說會道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機會的青睞。

相反,語言發展時期如果沒有正確引導,很容易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溝通困難、變成性格內向、沉默寡言的“邊緣人”,不被理解,更難融入到集體中。

這也難怪家長們在面對孩子“說話晚”“說話不清楚”“口吃”等情況時如此捉急。


4歲孩子因“說不清話”,被幼兒園勸退,原因值得家長深思


這次你可以不再為寶寶說話晚、說話少、說話不清楚等而擔憂了!10月18日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發起,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北斗星兒童醫院等15家權威醫療機構,將在武商世貿購物廣場開展兒童言語義診!

適合人群:說話晚、吐字不清晰、聽與理解困難以及認知障礙、語言溝通能力差、詞彙量少、句子簡單、回答問題反應差、執行指令困難、流暢度障礙(兒童口吃)、自閉症患者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